比较法方法论

精装

比较法方法论

9781785363665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由荷兰蒂尔堡大学普通法学教授Maurice Adams、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全球化教授Jaakko Husa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比较法与国际私法副教授Marieke Oderkerk编辑
出版时间:2017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78536 366 5 程度:1648页
这本重要的两卷文集汇集了与比较法方法论有关的最重要和最有启发性的文章,并提供了广泛而全面的比较法研究的实践、原则、方法和来源。第一卷处理初步考虑,如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一个应该问,以及如何选择对象进行比较和制定研究计划。第二卷侧重于监管、描述和解释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功能主义、定量方法、翻译问题、法律移植和全球挑战的讨论。再加上编辑们的原创介绍,这些介绍构成了文章的框架,并帮助读者成功地浏览它们,这本合集提供了一个平衡的开创性研究机构,这将有利于法律学者、学生和所有正在从事或寻求评估比较法律研究的人。

版权及许可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本重要的两卷文集汇集了与比较法方法论有关的最重要和最有启发性的文章,并提供了广泛而全面的比较法研究的实践、原则、方法和来源。第一卷处理初步考虑,如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一个应该问,以及如何选择对象进行比较和制定研究计划。第二卷侧重于监管、描述和解释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功能主义、定量方法、翻译问题、法律移植和全球挑战的讨论。再加上编辑们的原创介绍,这些介绍构成了文章的框架,并帮助读者成功地浏览它们,这本合集提供了一个平衡的开创性研究机构,这将有利于法律学者、学生和所有正在从事或寻求评估比较法律研究的人。
的一致好评
这个新的汇编是平衡和独特的,它包含了最相关的文章在比较法的方法论领域。由于近年来在这个主题上发表了如此多的专著和文章,因此介绍最重要的贡献是有意义的。特别是,为了教学目的,所提出的不同观点将加强讨论并进一步发展比较法律研究。该文集将成为比较法课程广受欢迎的宝贵资源。”
——Katharina Boele-Woelki,德国Bucerius法学院

贡献者
53篇文章,时间从1961年到2015年
贡献者包括:J. Bell, G. Frankenberg, H.P. Glenn, H. Kötz, P. Legrand, E. Örücü, M. reiman, G. Samuel, M. Van Hoecke, A. Watson, K. Zweigert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致谢

比较法导论方法与方法论:导言
莫里斯·亚当斯,雅科·胡萨和玛丽克·奥德科克

第一部分初步考虑
A.比较法与“法律”方法
1.约翰·贝尔(2011),“法律研究与比较法的独特性”,载于马克·范·霍克主编的《法律研究方法论:什么样的方法适用于什么样的学科?》,第九章,牛津,英国和波特兰,俄勒冈州,美国:哈特出版社,155-76

2.Mathias Reimann(2012),“比较法和邻近学科”,载于Mauro Bussani和Ugo Mattei(编),《剑桥比较法指南》第1部分第1章,美国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3-34页

B.研究目的、问题和方法
3.Jaakko Husa(2006),“今天的比较法方法论:从悖论到灵活性”,《国际比较法评论》,58 (4),1095-117

4.杰弗里·塞缪尔(2014),“问正确的问题”,载于《比较法理论与方法导论》第二章,英国牛津和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哈特出版社,第25-44页

5.弗农·瓦伦丁·帕尔默(2004):“从莱罗托利到兰多:比较法方法论的一些例子”,《国际法学家前沿》第4期,5月,第1 - 2页,第1-29页

6.Mark Van Hoecke(2015),“比较法研究的方法论”,《法律与方法》第5期,1-35页,http://www.lawandmethod.nl/tijdschrift/lawandmethod/2015/12/RENM-D-14-00001.pdf(访问时间为2017年1月24日)

第二部分开始
A.选择对象、国家和案例:可比性
7.Marieke Oderkerk(2001),“语境的重要性:在比较法律研究中选择法律制度”,《荷兰国际法评论》第18期(3),12月,293-318页

8.Ran Hirschl(2005),“比较宪法中的案例选择问题”,《美国比较法杂志》,53(1),冬季,125-55页

B.在哪里找到比较对象:法律渊源
9.Rodolfo Sacco(1991),“法律特征:比较法的动态方法(第二部分之一)”,《美国比较法杂志》,39(1),冬季,1 - 34页

10.Rodolfo Sacco(1991),“法律特征:比较法的动态方法(第二部分)”,《美国比较法杂志》,39 (2),Spring, 343-401

11.Stefan Vogenauer(2006),“比较法中的法律来源和法律方法”,载于Mathias Reimann和Reinhard Zimmermann(编辑),《牛津比较法手册》,第三部分:第27章,纽约,纽约,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869-98

12.David J. Gerber(1998),“系统动力学:走向比较法语言?”《美国比较法学刊》,第46期,秋,719 - 737页

C.研究计划和实例
13.格哈德·丹内曼(2006),《比较法:研究相似还是差异?》’,见Mathias Reimann和Reinhard Zimmermann(编),《牛津比较法手册》第二部分:第11章,纽约,纽约,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383-419

14.John C. Reitz(1998),“如何做比较法”,《美国比较法杂志》第46期,秋,617-36页

15.Esin Örücü(2007),“一个项目:比较法在行动”,Esin Örücü和David Nelken(编辑),比较法:手册,第三部分:第19章,波特兰,OR,美国:Hart Publishing, 435-449

16.Mark Van Hoecke(2004),“深层比较法”,载于《比较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第9章,英国牛津和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Hart出版社,165-95页

17.莫里斯·亚当斯和约翰·格里菲斯(2012),“反对“比较法”:解释异同”,载于莫里斯·亚当斯和雅各布·博姆霍夫(编),比较法的实践与理论,第13章,纽约,纽约,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79-301页

第三部分诉讼
答:调节
18.Jan M. Smits(2006),“比较法及其对国家法律制度的影响”,载于Mathias Reimann和Reinhard Zimmermann(编),《牛津比较法手册》,第二部分:第15章,纽约,纽约,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513-38

19.Jane Stapleton(2007),“比较侵权推理的好处:迷失在翻译中”,《侵权法杂志》,1(3),10月,i-ii, 1 - 45

20.Aleksandar Momirov和Andria naud Fourie(2009),“纵向比较法方法:国际法治概念化的工具”,《伊拉斯谟法律评论》第2期,第291-309页

B.描述法律制度
21.Rudolf B. Schlesinger(1961),“法律体系的共同核心:一个新兴的比较研究主题”,载于Kurt H. Nadelmann, Arthur T. von Mehren和John N. Hazard(编),《20世纪的比较和冲突法:纪念Hessel E. Yntema的法律论文》,第一部分,莱顿,荷兰:A.W. Sythoff, 65-79页

22.John Cartwright和Martijn Hesselink(2008),“引言”和“结论”,载于《欧洲私法中的契约前责任》第一章和第五章,美国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第1 - 17页,449-88页

23.弗农·瓦伦丁·帕尔默(2012),“描述和比较概述”,《世界混合司法管辖区:第三法律家族:第二版,第一部分:第一章》,纽约,纽约,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

C.解释异同
24.James Q. Whitman(2004),“两种西方隐私文化:尊严与自由”,耶鲁法律杂志,113(6),四月,1151-1221

25.Máximo Langer(2004),“从法律移植到法律翻译:辩诉交易的全球化与刑事诉讼中的美国化命题”,《哈佛国际法杂志》,45(1),冬季,1 - 64页


卷二世

致谢

由编辑对两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是当前的一些争论
答:跨学科性
1.Geoffrey Samuel(2013),“比较法及其方法论”,载于Dawn Watkins和Mandy Burton(编),《法律研究方法》第6章,英国阿宾登和美国纽约:Routledge出版社,100-118页

2.Jaakko Husa(2014),“跨学科比较法——Scylla和Charybdis之间?”《法学研究》,第2期,第1 - 6页

3.Karen McAuliffe(2014):《歧义的翻译》,《比较法》第9期,第65-87页

b功能主义
4.Konrad Zweigert和Hein Kötz(1998),“比较法的方法”,载于《比较法导论》第三版第一部分第3章,牛津,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32-47页

5.g nter Frankenberg(1985),“批判性比较:重新思考比较法”,哈佛国际法杂志,26(2),春季,411-55

6.Jaakko Husa(2013),《比较法中的功能方法——无事生非?》《欧洲物权法》,第2期,4月,第4-21页

c语言
7.gerard - ren de Groot(2012),“法律翻译”,载于Jan M. Smits(编),Elgar比比法百科全书:第二版,第43章,切尔滕纳姆,英国和北安普顿,马萨诸塞州,美国:Edward Elgar出版社538-49

8.Max Gluckman(1997),“部落法比较研究中的概念”,载于Laura Nader(主编),《文化与社会中的法律》第四部分,英国伦敦,加州伯克利和洛杉矶,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349-73页

9.保罗·博汉南(1997),“法律人类学中的民族志和比较”,载于劳拉·纳德(主编),《文化与社会中的法律》第四部分,英国伦敦,加州伯克利和洛杉矶,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401-18

D.定量方法
10.Mathias M. Siems(2005),《数字比较法:我们是否需要法律中的统计证据来降低复杂性?》《卡多佐国际法与比较法》,第13期,521-40页

11.Anne Meuwese和Mila Versteeg(2012),“比较宪法的定量方法”,载于Maurice Adams和Jacco Bomhoff(编),比较法的实践与理论,第11章,纽约,纽约,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30-57页

12.Francesco Parisi和Barbara Luppi(2012),“比较法中的定量方法”,载于Pier Giuseppe Monateri(编),《比较法方法》第六部分:第16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Edward Elgar Publishing, 306-16

E.法律家庭、传统和文化
13.Mathias Siems(2014),“绘制世界法律体系”,《比较法》第1部分:第4章,英国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72-94页

14.H. Patrick Glenn(2008),“法律传统的概念”,《女王法律杂志》,第34期,427-45页

15.Esin Örücü(2004),“法律体系的家谱:走向当代方法”,载于Mark Van Hoecke(主编),《认识论和比较法方法论》,第18章,牛津,英国和波特兰,俄勒冈州,美国:Hart出版,359-75

16.David Nelken(2007),“定义和使用法律文化概念”,Esin Örücü和David Nelken(编辑),比较法:手册,第二部分:第5章,波特兰,OR,美国:Hart Publishing, 109-32

17.哈米德·哈拉萨尼(2014):“伊斯兰法作为比较法研究的可比较模式:设计一种方法”,《国际比较法研究》,第3期,第186-202页

18.Teemu Ruskola(2002),“法律东方主义”,《密歇根法律评论》101(1),10月,179-234

F.法律移植
19.艾伦·沃森(1974),“法律移植导论”,载于《法律移植:比较法之路》第4章,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第21-30页

20.Pierre Legrand(1997),“法律移植的不可能性”,《马斯特里赫特欧洲与比较法杂志》,第4期,111-24页。[14]

21.Gunther Teubner(1998),“法律刺激:英国法律中的诚信或统一法律如何在新的分歧中结束”,《现代法律评论》,61(1),1月11-32日。[22]

22.David Nelken(2003),“比较学家和可转移性”,载于Pierre Legrand和Roderick Munday(编辑),比较法律研究:传统和转变,第12章,剑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437-66

G.法律渊源
23.Christopher A. Whytock(2009),“法律起源、功能主义和比较法的未来”,杨百翰大学法律评论,2009 (6),1879-1905

24.John Reitz(2009),“法律渊源、比较法和政治经济学”,《美国比较法杂志》,57 (4),Fall, 847-62页

全球化与跨国化的挑战:相互作用的法律秩序与动态比较
25.Peer Zumbansen(2012),“跨国比较:比较法作为全球治理批判的理论与实践”,载于Maurice Adams和Jacco Bomhoff(编),《比较法的实践与理论》第9章,纽约,纽约,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86-211页

26.Larry catbacker(2008),“跨国公司作为跨国监管的对象和来源”,《国际比较法学刊》,14 (2),499-523

27.Jonathan B. Wiener(2001),“借之于蓝:法律移植与全球环境法的演变”,《生态法季刊》,27 (4),1295-371

28.Gerhard Dannemann(2012),“寻找系统中立性:欧洲合同法规则起草中的方法论问题”,载于Maurice Adams和Jacco Bomhoff(编),比较法的实践与理论,第5章,纽约,纽约,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96-119
指数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