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权和难民法

精装

人权和难民法

9781781009390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
编辑:James C. Hathaway、James E.和Sarah A. Degan美国密歇根大学难民与庇护法项目主任、法学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国际难民法特聘客座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研究员
出版时间:2013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78100 939 0 程度:1464页
这一综合性的主要学术研究审查的优势,并面临的挑战,国际难民法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存在。在海瑟薇教授最初的介绍之后,第一卷讨论了各国同意在国际法中实施难民保护的政治和伦理原因的问题;难民地位的概念界限;以及实施难民权利的系统和结构。第二卷论述了难民法制度面临的当代挑战的性质,并审查了振兴和改革国际难民法的主要建议,以使其在现代情况下保持活力。

版权和许可

推荐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难民法既是对人权缺失的回应,也是恢复人权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这一综合性的主要学术研究审查的优势,并面临的挑战,国际难民法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存在。在海瑟薇教授最初的介绍之后,第一卷讨论了各国同意在国际法中实施难民保护的政治和伦理原因的问题;难民地位的概念界限;以及实施难民权利的系统和结构。第二卷论述了难民法制度面临的当代挑战的性质,并审查了振兴和改革国际难民法的主要建议,以使其在现代情况下保持活力。

这本专题著作将对法律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学者以及从事庇护和有关人权问题工作的律师和其他从业人员产生极大的兴趣。
的一致好评
“詹姆斯·哈撒韦教授在难民法方面的知识领导力鼓舞人心,并将继续提供这些优秀的奖学金。这些书中收集的资源对任何认真从事这一主题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海瑟薇教授再次为难民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值得称赞。”
- Colin Harvey,女王大学贝尔法斯特,英国
贡献者
48篇文章,从1938年到2011年
贡献者包括:A. Betts, M. Gibney, G. Goodwin-Gill, A. Grahl-Madsen, L. Holborn, W. Kalin, P. Mathew, G. Noll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确认

詹姆斯·c·海瑟薇

第一部分祈使句
1.迈克尔·伊格纳蒂夫(1993),《最后的避难所》节选
2.汉娜·阿伦特(1966),摘自《民族国家的衰落和人权的终结》
3.马修·j·吉布尼(1999),《自由民主的国家和对难民的责任》

第二部分概念界限
4.马修·e·普莱斯(Matthew E. Price, 2009),《恢复收容所的政治根源》
5.大卫·a·马丁(1991),《难民的概念:关于定义、政治和稀缺资源的谨慎使用》
6.佩内洛普·马修(2010)《限制诚信:“自举”寻求庇护者和难民保护的排斥》
7.奥黛丽·麦克林(1995),《难民妇女和分类的必要性》
8.Deborah E. Anker(2002),《难民法、性别与人权范式》
9.凯瑟琳·道弗涅和珍妮·米尔班克(2010),《强迫婚姻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中的危害》
10.克里斯汀·沃克(2003),《难民公约的新用途:性取向与难民地位》
11.Karen Musalo(2004),“基于宗教或信仰的保护要求”
12.詹妮弗·摩尔(2001),《问责理论在哪里:第三方难民威胁国际难民保护的二等地位》
13.雨果·斯托里和丽贝卡·华莱士(2001),《难民法理学中的战争与和平》
14.苏珊·阿克拉姆(2001),“在国际法下重新解释巴勒斯坦难民的权利”
15.简·麦克亚当(2006),《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寻求庇护:补充保护的案例》
16.米卡•邦德•兰金(Micah Bond Rankin, 2005),《扩大限制还是缩小范围?》解构30年来非统组织难民定义
17.T. Alexander Aleinikoff(1994),《从“难民法”到“强迫移民法”》

第三部分系统与结构
18.路易斯·w·霍尔本(Louise W. Holborn, 1938),《政治难民的法律地位,1920-1938》
19.吉尔·勒舍尔和詹姆斯·米尔纳(2011),“联合国难民署与难民的全球治理”
20.Marjoleine Zieck(1998),《联合国难民署的特别协议》
21.迈克尔·卡根(2006),《被围攻的守门人:联合国难民署难民身份认定带来的保护挑战》
22.杰奎琳·巴巴(Jacqueline Bhabha, 2002),《国际主义守门人?》庇护倡导与人权之间的紧张关系
23.赛德利爵士(Stephen Sedley, 2002),《政治避难:司法机构能保持独立性吗?》”
24.彼得·肖勒(2006),《只有真相》(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
25.沃尔特Kälin(1986),《混乱的沟通:庇护听证会中的跨文化误解》
26.希拉里·埃文斯·卡梅伦(2010),《难民身份的确定与记忆的极限》
27.Hélène Lambert(2009),《跨国司法对话、协调和欧洲共同庇护体系》

卷二世

确认

编者的导言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流动中的保护
1.Atle Grahl-Madsen(1966),“欧洲庇护传统与难民法的发展”
2.Deborah Perluss和Joan F. Hartman(1985-1986),《临时难民:惯例规范的出现》
3.Kay Hailbronner(1985-1986),《不驱回与“人道主义”难民:习惯国际法还是一厢情愿的法律思维?》”
4.盖伊·古德温-吉尔(Guy S. Goodwin-Gill, 1986),《不驱回与新避难者》
5.杰维斯·科尔斯(Gervase Coles, 1989),《走近今天的难民问题》
6.B.S. Chimni(2004),“从重新安置到非自愿遣返:走向持久解决难民问题的关键历史”
7.安德鲁·沙克诺夫(Andrew shaknve, 1993),《从庇护到遏制》(From Asylum to Containment)
8.比尔·弗里克(1995),《安全天堂:谁的安全?》”
9.米哈埃·巴鲁茨斯基(1996),《强化不准入政策和颠覆难民署: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流离失所和内部援助》(1992-94)
10.梅里尔·史密斯(2004),《收容难民:剥夺权利,浪费人性》
11.芭芭拉·哈勒尔-邦德(1999),《难民作为援助接受者的经历》
12.本·索尔(Ben Saul, 2008),《在全球反恐战争中保护难民》
13.延斯·韦德斯坦-汉森(1999),《不准入政策与保护权利:难民的选择与国家的排斥》
14.罗斯玛丽·拜恩(2003),《两个欧洲的协调与负担再分配》
15.米歇尔·福斯特(2007),《别处的保护:要求难民在另一个州寻求保护的法律影响》
16.Gregor Noll(2003),“特殊的愿景:过境处理中心和保护区提出的法律和理论问题”
17.Thomas Gammeltoft-Hansen(2010),《日益增长的障碍:国际难民法》

第二部分振兴和改革
18.杰克·加维(1985),《走向国际难民法的重新制定》
19.詹姆斯·c·海瑟薇(James C. Hathaway)和r·亚历山大·内夫(R. Alexander Neve)(1997),“让国际难民法再次相关:集体化和解决方案导向保护的建议”
20.杰森·波布乔伊(2010),“同等对待:不歧视原则作为授权平等对待难民和补充保护受益者的工具”
21.亚历山大·贝茨(2010),“生存迁移:一个新的保护框架”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