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协定

精装

国际环境协定

9781788118644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编辑:Peter H. Sand,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前世界银行环境事务法律顾问
出版时间:2019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78811 864 程度:928页
在过去的50年里,国际环境条约的制定呈指数级增长,达到了“条约拥堵”的地步——目前共有1300多个多边(全球和区域)协议,近3000个双边协议正在生效。本卷中汇集的开创性文章从各种学科角度阐述了这一现象:国际法、政治学和“生态经济学”。本合集的目的是比较分析,以便根据它们的历史演变、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有效性,以及它们在彼此的制度“相互作用”中可能得到的教训,确定跨国环境制度的共同特征和共同问题。

有了编辑的原创介绍,这一卷将成为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资源。

版权及权限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在过去的50年里,国际环境条约的制定呈指数级增长,达到了“条约拥堵”的地步——目前共有1300多个多边(全球和区域)协议,近3000个双边协议正在生效。本卷中汇集的开创性文章从各种学科角度阐述了这一现象:国际法、政治学和“生态经济学”。本合集的目的是比较分析,以便根据它们的历史演变、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有效性,以及它们在彼此的制度“相互作用”中可能得到的教训,确定跨国环境制度的共同特征和共同问题。

有了编辑的原创介绍,这一卷将成为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资源。
贡献者
31篇文章,时间跨度从1992年到2018年
贡献者包括:D. Anton, L. Boisson de Chazournes, E. Brown Weiss, T. Kuokkanen, N. Matz-Lück, R. Mitchell, A. nolkemper, S. Oberthür, A. Wiersema, O. Young
内容
内容:

前言

简介:国际环境协议
第一部分历史演变
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筹备委员会(1992年),《现有协定和文书概览及其后续行动》,联合国大会,A/CONF。151/PC/103, 3 - 4月,1-18日

2.伊迪丝·布朗·韦斯(1993),《国际环境法:当代问题和世界新秩序的出现》,《乔治敦法律杂志》,第81期,675-710页

3.罗纳德·b·米切尔(2003),《国际环境协议:其特征、形成和影响的调查》,《环境与资源年度评论》,11月28日,429-61

4.Robin R. Churchill和Geir Ulfstein(2000),“多边环境协议中的自治制度安排:国际法中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美国国际法杂志》,94(4),10月,623-59

5.Annecoos Wiersema(2009),“新的国际立法者?”多边环境协定缔约方会议”,《密歇根国际法杂志》,31 (1),231-87

6.Laurence Boisson de Chazournes(2009),“及时的环境条约”,环境政策与法律,39 (6),293-8

7.金洛炫(2013),“多边环境协议体系的新兴网络结构”,《全球环境变化》,第23期,第980-91页

8.Walid Marrouch和Amrita Ray Chaudhuri(2015),《国际环境协议:注定失败还是注定成功?》文献综述”,《国际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评论》,9(3-4),9月,245-319

9.托德·桑德勒(2016),《环境合作:国际环境协议的对比》,《牛津经济论文》,69 (2),345-64

10.Peter H. Sand(1996),“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工具:大棒、胡萝卜和游戏”,《印度国际法杂志》,36(2),4月- 6月,1-16

第二部分效力和遵守
11.Helmut Breitmeier, Arild Underdal和Oran R. Young(2011),“国际环境制度的有效性:定量研究结果的比较和对比”,《国际研究评论》,13(4),12月,579-605

12.帕特里克·萨克尔(1997),《多边环境协定的遵守制度——进展报告》,《环境政策与法律》,27 (4),304-7

13.伊迪丝·布朗·韦斯(1999),《理解遵守国际环境协议:贝克的十几个神话》,里士满大学法律评论,32 (5),1555-89

14.Markus Ehrmann(2002),“国际环境条约中的合规控制程序”,《科罗拉多国际环境法与政策杂志》,13 (2),377-443

15.André Nollkaemper(2003),“国际环境法中的合规控制:跨越国家法律秩序的界限”,《国际环境法年鉴》,13(1),12月,165-86

16.Teall Crossen(2004),“多边环境协议和遵守连续体”,乔治城国际环境法评论,16,473-500

17.W.布拉德尼·钱伯斯(2004),“对国际环境条约法律效力的更好理解”,《乔治敦国际环境法评论》,第16期,501-32页

18.Gregory Rose(2011),《多边环境协议的相互联系:国际合规合作》,见Lee Paddock、Du群、Louis J. Kotzé, David L. Markell、Kenneth J. Markowitz和Durwood Zaelke(编),《环境法的合规与执行:更有效的执行》,第一章,英国切尔腾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Edward Elgar出版社,3-33

19.Suh-Yong Chung(2004),“公约-议定书方法适合解决区域海洋污染吗?”《重新审视巴塞罗那公约体系》,《宾夕法尼亚州立环境法评论》,13 (1),85-103

20.Tuomas Kuokkanen(2006),“多边环境协议下的合规机制设计”,《国际环境立法与外交评论》,第4期,27-36

21.Peter H. Sand(2016),“多边环境协议的有效性:理论与实践”,《国际环境立法与外交评论》,第16期,1-25

第三部分,分割和协同
22.Donald K. Anton(2013),“当代国际环境法中的“条约拥堵””,见Shawkat Alam、Jahid Hossain Bhuiyan、Tareq M.R. Chowdhury和Erika J. Techerais(编),《劳特利奇国际环境法手册》第36章,伦敦,英国:劳特利奇,651-65

23.Rüdiger Wolfrum和Nele Matz(2000),“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相互作用”,马克斯·普朗克联合国年鉴,4(1),2月,445-80

24.Nele Matz(2005),“混乱还是连贯?”-《通过各种法律文书实施和执行迁徙物种保护》,Zeitschrift für ausländisches öffentliches Recht und Völkerrecht/《海德堡国际法杂志》,65,197-215

25.Konrad von Moltke(2005),“作为世界环境组织替代品的国际环境协议集群”,见Frank Biermann和Steffen Bauer编著的《世界环境组织:有效国际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还是威胁?》,第7章,奥尔德肖特,英国:阿什盖特,175-204

26.Sebastian Oberthür(2002),“多边环境协议的集群:潜力和局限性”,《国际环境协议:政治、法律和经济》,2(4),12月,317-40

27.Annette Cowie, Uwe A. Schneider和Luca Montanarella(2007),“现有多边环境协议在实施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中的潜在协同作用”,《环境科学与政策》,10(4),6月,335-52

28.Kerstin Stendahl(2007),《加强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国际环境立法与外交评论》,第7期,127-41

29.jovieoctavio Velázquez Gomar(2016),“多边环境协议中的环境政策整合:以生物多样性为例”,《国际环境协议:政治、法律和经济》,16(4),8月,525-41

30.约翰·卡特·摩根三世(2016),“国际环境法的碎片化和协同作用:一个问题和21世纪的解决模式”,《佛蒙特州环境法杂志》,18(1),秋季,134-72

第四部分超越领土义务
31.Markus Vordermayer(2018),“多边环境协定的域外适用”,《哈佛国际法杂志》,59(1),冬季,59 - 124

指数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