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经济学

精装

创意产业经济学

9781785361500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公司
编辑:Jason Potts,澳大利亚墨尔本RMIT区块链创新中心,RMIT大学经济、金融和市场营销学院
出版时间:2016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78536 150 0 程度:968页
这本及时的卷探索了创意产业经济学的新兴领域。波茨教授精选了由知名学者撰写的关键论文,涵盖了这一新学科的演变和发展。讨论的主题包括:经济理论基础、创意经济主体、合同和组织、创意产业动态和创新、创意城市和集群,以及数字新媒体和知识产权。

有了作者的原创介绍,这本深入和深思熟虑的文集将是学术界、学者和从业者宝贵的参考来源。

版权及权限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本及时的卷探索了创意产业经济学的新兴领域。波茨教授精选了由知名学者撰写的关键论文,涵盖了这一新学科的演变和发展。讨论的主题包括:经济理论基础、创意经济主体、合同和组织、创意产业动态和创新、创意城市和集群,以及数字新媒体和知识产权。

有了作者的原创介绍,这本深入和深思熟虑的文集将是学术界、学者和从业者宝贵的参考来源。
贡献者
52篇文章,从1981年到2014年
贡献者包括:R. Caves, T. Cowen, S. Cunningham, R. Florida, J. Hartley, A. Kirman, J. Lerner, J. Quiggin, S. Rosen, U. Witt
内容
内容:

确认

杰森·波茨

第一部分是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个选择
1.Alan Kirman(1993),《蚂蚁、理性与招聘》,《经济学季刊》第108期,2月,137-56

2.Sherwin Rosen(1981),“超级明星的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71(5),12月,845 -58

3.Israel M. Kirzner(1997),“创业发现与竞争市场过程:一种奥地利方法”,《经济文献杂志》,35(1),3月60-85

4.Ulrich Witt(2001),“学习消费——一个关于需求和需求增长的理论”,《进化经济学杂志》,11(1),1月23-36

B市场
5.A.T. Peacock(1994):“福利经济学与艺术的公共补贴”,《文化经济学杂志》,第18期,6月,151-61

6.泰勒·考恩(1996):“我为什么不相信成本-疾病:鲍莫尔评论”,《文化经济学杂志》,20 (3),207-14

7.Tyler Cowen和Alexander Tabarrok(2000),“前卫和流行艺术的经济理论,或高低文化”,《南方经济杂志》,67(2),10月,232-53 [22]

8.布莱恩·卡普兰和泰勒·考恩(2004),《我们是否低估了文化竞争的好处?》,《美国经济评论》,94(2),5月,402-7

9.Richard Swedberg(2006),《文化企业家与创意产业:始于维也纳》,《文化经济学杂志》,第30期,第4期,第243-61页

C值
10.伊丽莎白·克里德(2007):《一个好的政党的经济学:社会机制和艺术/文化的合法化》,《经济与金融杂志》31(3),秋季,386-94

11.迈克尔·赫特(2011),《无限惊喜:关于创意产业价值的稳定》,见Jens Beckert和patrick Aspers(编),《商品价值:经济中的估值和定价》,第9章,英国牛津和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0

第二部分创造性经济主体
学习代理
12.Gary B. Magee(2005),“反思发明:技术创新的认知与经济学”,《经济行为与组织》,57(1),5月29-48

13.R. Alexander Bentley(2009)“创意产业中的时尚与理性”,见Michael J. O ' brien和Stephen J. Shennan(编),《文化系统中的创新:进化人类学的贡献》,第八章,剑桥,MA和伦敦,英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21-26

B社会嵌入代理
14.John Hartley和Lucy Montgomery(2009),“时尚即消费者创业:新兴风险文化、社交网络市场与Vogue在中国的启动”,《中国传播杂志》第2期,3月61-76页

15.John Banks和Jason Potts(2010),“Co - creation Games: A Co - evolutionary Analysis”,《新媒体与社会》,12(2),3月253-70页

16.Jason Potts, John Hartley, John Banks, Jean Burgess, Rachel Cobcroft, Stuart Cunningham和Lucy Montgomery(2008),“消费者共同创造和情境创造性”,《工业与创新》,15(5),10月,459-74

第三部分合同和组织
17.Richard E. Caves(2003),《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契约》,《经济展望杂志》,第17 (2),Spring, 73-84

18.约翰·奎金(2013),“新媒体经济学”,见约翰·哈特利、让·伯吉斯和阿克塞尔·布伦斯(编),《新媒体动力学的伙伴》,第五章,马尔登,麻州:威利-布莱克韦尔,90-103页

19.Arthur De Vany和W. David Walls(1996),“电影工业中的波色-爱因斯坦动力学和自适应契约”,《经济杂志》,106(439),1493-514年11月

20.Arthur S. De Vany和W. David Walls(2004),“电影利润、稳定的Paretian假说和巨星的诅咒”,《经济动态与控制杂志》,28(6),1035-57年3月

第四部分创意产业市场
21.Jason Potts, Simon Cunningham, John Hartley和Paul Ormerod(2008),“社交网络市场:创意产业的新定义”,《文化经济学杂志》,32(3),9月,167-85

22.贾森·波茨(2012),《创新捆绑市场》,《奥地利经济学进展》第16期,291-312页

23.Pierre-Michel Menger(1999),“艺术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社会学评论》,第25期,541-74页

第五部分创意产业动态与创新
进化动力学
24.Martin Kretschmer, George Michael Klimis和Chong Ju Choi(1999),“文化产业的收益增加和社会传染”,《英国管理杂志》,第10(1),9月,S61-S72

25.Peter E. Earl和Jason Potts(2013),“创造性不稳定性假说”,《文化经济学杂志》,37(2),5月153-73

26.克里斯蒂安·汉克(2006),“普通破坏还是创造性破坏?”《版权侵蚀与唱片业的演变》,《版权问题经济研究评论》,第3 (2),29-51

B协同进化动力学
27.Stuart Cunningham(2012),“通过非正式和正式媒体经济的共同进化的新兴创新”,《电视与新媒体》,13(5),9月415-30

28.Hasan Bakhshi和Eric McVittie(2009),“创意供应链联系和创新:创意产业在更广泛的经济中刺激商业创新吗?”,《创新:管理、政策与实践》,11(2),8月,169-89

29.Kathrin Müller, Christian Rammer和Johannes Trüby(2009),“创意产业在产业创新中的作用”,《创新:管理、政策与实践》,11(2),8月,148-68

第六部分,创意城市和集群
30.罗恩·马丁和彼得·桑利(2003),《解构集群:混乱的概念还是政策灵丹妙药?》,《经济地理学报》,第3期,1月5-35日

31.理查德·弗罗里达(2002),《波西米亚与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学报》第2期,第1期,55-71

32.Allen J. Scott(2006),《创业、创新和工业发展:地理和创意领域的重新审视》,《小企业经济学》,26(1),2月1 - 24日

33.Luciana Lazzeretti, Rafael Boix和Francesco Capone(2008),《创意产业聚集吗?》《意大利和西班牙创造性本地生产系统的映射》,《工业与创新》,15(5),10月,549-67

第七部分数字新媒体与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及其不满
34.Michele Boldrin和David Levine(2002),“反知识产权案件”,《美国经济评论》,第92(2),5月,209-12

35.Benjamin Klein, Andres V. Lerner和Kevin M. Murphy(2002),“网络世界中版权“合理使用”的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论文集》,92(2),205-8月

36.Hal R. Varian(2005),《复制与版权》,《经济展望》,19 (2),Spring, 121-38

37.Ruth Towse(2010):“创意、版权与创意产业范式”,《北京大学学报》,63(3),8月,461-78

38.Christian Handke(2012),“数字复制与录音的供应”,《信息经济与政策》,第24期,3月15-29日

B数字特性
39.Mikko Mustonen(2003),“Copyleft - Linux和其他开源软件的经济学”,《信息经济与政策》,15(1),3月,99-121

40.Josh Lerner和Jean Tirole(2002)《开源的一些简单经济学》,《工业经济杂志》,50(2),6月,197-234

41.Erik Brynjolfsson, Ju (Jeffrey) Yu和Michael D. Smith(2002),“数字经济中的消费者盈余:在线书商增加产品种类的价值估算”,《管理科学》,49(11),11月,1580-96

42.Peter Tschmuck(2003),“创意产业有多有创意?”《音乐产业案例》,《艺术管理、法律与社会杂志》,33 (2),Summer, 127-41

43.John Quiggin(2006),“博客、维基与创意创新”,《国际文化研究杂志》,第9卷第4期,12月,481-96页

第八部分,创意产业和更广泛的经济
44.Stuart Cunningham(2002),“从文化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影响”,澳大利亚媒体信息,102,2月,54-65

45.Ann Markusen, Gregory H. Wassall, Douglas DeNatale和Randy Cohen(2008),“定义创造性经济:工业和职业方法”,《经济发展季刊》,22(1),2月24-45

46.彼得·希格斯和斯图尔特·坎宁安(2008),“创意产业映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创意产业杂志》,1 (1),7-30

47.Kate Oakley(2004),“不那么酷的大不列颠: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际文化研究杂志》,第7卷第1期,3月,67-77

48.贾森·波茨(2009),《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创新与新技术经济学》,第18期,第663-73期

49.贾森·波茨和斯图尔特·坎宁安(2008):《创意产业的四种模式》,《国际文化政策杂志》第14期,第3期,第233-47期

50.Francisco Marco-Serrano, Pau Rausell-Koster和Raul Abeledo-Sanchis(2014),“经济发展与创意产业:一个因果关系的故事”,《创意产业杂志》,第7期,81-91

51.贾森·波茨(2009),《创意产业与创新政策》,《创新:管理、政策与实践》第11期,第138-47页

52.Phil Cooke和Lisa De Propris(2011),“欧盟智慧增长的政策议程:创意和文化产业的作用”,《政策研究》,32(4),7月,365-75

指数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