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公平的经济学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文献研究了公平因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本研究集包括过去四十年中40个关键的理论和实证贡献,以及在规范经济学中有影响力的相关工作。这些论文表明,公平动机对于理解广泛环境下的人类行为至关重要,如市场、讨价还价和再分配情况。他们记录了人们对公平的看法以及人们对公平的重视程度的巨大差异,展示了对公平的关注是如何在童年时期发展并在大脑中体现出来的。与编辑的原创介绍一起,这本书将是对公平经济学这一迷人领域感兴趣的人有价值的研究工具。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文献研究了公平因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本研究集包括过去四十年中40个关键的理论和实证贡献,以及在规范经济学中有影响力的相关工作。这些论文表明,公平动机对于理解广泛环境下的人类行为至关重要,如市场、讨价还价和再分配情况。他们记录了人们对公平的看法以及人们对公平的重视程度的巨大差异,展示了对公平的关注是如何在童年时期发展并在大脑中体现出来的。与编辑的原创介绍一起,这本书将是对公平经济学这一迷人领域感兴趣的人有价值的研究工具。
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本早就该出版的关于公平的书,而公平是行为经济学中最令人兴奋的话题之一。Alexander Cappelen和Bertil Tungodden在收集这一文献中的重要里程碑方面做得很好。从早期的规范描述到最近的实证进展,这本书组织并呈现了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以便理解经济学家如何思考这个主题。”
——Uri Gneezy,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
——Uri Gneezy,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
贡献者
40篇文章,从1975年到2014年
贡献者包括:G. Akerlof, A. Alesina, C. Camerer, A. Falk, E. Fehr, M. fleurbayey, D. Kahneman, M. Rabin, A. Sen, J. Tirole
贡献者包括:G. Akerlof, A. Alesina, C. Camerer, A. Falk, E. Fehr, M. fleurbayey, D. Kahneman, M. Rabin, A. Sen, J. Tirole
内容
内容:
Alexander W. Cappelen和Bertil Tungodden
第一部分,公平的规范性分析
1.约翰·e·罗默(1986),“资源平等意味着福利平等”,《经济学季刊》,101(4),11月,751-84
2.马克·弗勒贝(1995),“补偿问题的三种解决方案”,《经济理论杂志》,65(2),4月,505-21
3.朱利安·勒·格兰德(1990),“公平与效率:难以捉摸的权衡”,《伦理学》,100(3),4月,554-68
4.詹姆斯·科诺(2003),《世界上最公平的人是谁?》《正义理论的实证分析》,载《经济文献》第4期,第1188-239页
5.哈尔·r·瓦里安(1975),《分配正义、福利经济学和公平理论》,《哲学与公共事务》,4(3),春,223-47
6.阿马蒂亚·森(1979),《什么平等?》,《坦纳关于人类价值的演讲》,1979年5月22日在斯坦福大学发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犹他大学出版社,i-ii, 197-220
第二部分,公平与人类行为
7.马修·拉宾(1993),“将公平纳入博弈论和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83(5),12月,1281-302
8.伊丽莎白·霍夫曼,凯文·麦凯布和弗农·l·史密斯(1996),《独裁者游戏中的社会距离和他人行为》,《美国经济评论》,86(3),6月,653-60
9.恩斯特·费尔和克劳斯·m·施密特(1999),《公平、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经济学季刊》,114(3),8月,817-68
10.詹姆斯·科诺(2000),“公平份额:分配决策中的责任和认知失调”,《美国经济评论》,90(4),9月,1072-91
11.Armin Falk, Ernst Fehr和Urs Fischbacher(2008),“公平的测试理论——意图很重要”,《游戏与经济行为》,62(1),1月,287-303
12.Alexander W. Cappelen, Astri Drange Hole, Erik Ø。Sørensen和Bertil Tungodden(2007),“公平理想的多元主义:一种实验方法”,《美国经济评论》,97(3),6月,818-27
13.加里·e·博尔顿和阿克塞尔·奥肯费尔斯(2000),《ERC:公平、互惠和竞争的理论》,《美国经济评论》,90(1),3月,166-93
14.加里·查尼斯和马修·拉宾(2002),“用简单的测试理解社会偏好”,《经济学季刊》,117(3),8月,817-69
15.Elizabeth Hoffman, Kevin McCabe, Keith Shachat和Vernon Smith(1994),“讨价还价游戏中的偏好、产权和匿名”,《游戏与经济行为》,7(3),11月,346-80
16.德克·恩格尔曼和马丁·斯特罗贝尔(2004),“简单分配实验中的不平等厌恶、效率和最大偏好”,《美国经济评论》,94(4),9月857-69
17.James Andreoni和Lise Vesterlund(2001),“谁是女性?”利他主义的性别差异”,《经济学季刊》,116(1),2月,293-312
18.Raymond Fisman, shaachar Kariv和Daniel Markovits(2007),“个人对给予的偏好”,《美国经济评论》,97(5),1858-76年12月
19.恩斯特·费尔和西蒙Gächter(2000),“公平与报复:互惠经济学”,《经济展望杂志》,14(3),夏季,159-81
第三部分,公平偏好的形成
20.恩斯特·费尔、海伦·伯恩哈德和贝蒂娜·罗肯巴赫(2008),《幼儿中的平等主义》,《自然》,454期,8月28日,1079-83
21.Joseph Henrich, Jean Ensminger, Richard McElreath, Abigail Barr, Clark Barrett, Alexander Bolyanatz, Juan Camilo Cardenas, Michael Gurven, Edwins gako, Natalie Henrich, Carolyn Lesorogol, Frank Marlowe, David Tracer和John Ziker(2010),《市场、宗教、社区规模和公平与惩罚的演变》,科学,327(5972),3月19日,1480-84,勘误表
22.英格维尔Almås,亚历山大·w·卡佩伦,埃里克Ø。Sørensen和Bertil Tungodden(2010),《公平与不平等接受的发展》,《科学》,328(5982),5月28日,1176-78
23.恩斯特·费尔(Ernst Fehr)、Daniela Glätzle-Rützler和马蒂亚斯·萨特(Matthias Sutter)(2013),《平等主义、利他主义、仇恨和狭隘主义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欧洲经济评论》第64期,11月,369-83页
24.马丁·a·诺瓦克、凯伦·m·佩奇和卡尔·西格蒙德(2000),《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与理性》,《科学》289(5485),1773-75年9月8日
第四部分,公平的神经证据
25.Alexander W. Cappelen, Tom Eichele, Kenneth Hugdahl, Karsten Specht, Erik Ø。Sørensen和Bertil Tungodden(2014),“公平理论和公平不平等:神经经济学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11(43),10月28日,15368-72
26.Elizabeth Tricomi, Antonio Rangel, Colin F. Camerer和John P. O ' doherty(2010),“不平等厌恶社会偏好的神经证据”,《自然》,463,2月25日,1089-91,方法
27.徐明,Cédric Anen和Steven R. Quartz(2008),“对与善:分配正义和公平与效率的神经编码”,《科学》,320(5879),5月23日,1092-95
28.Ernst Fehr和Colin F. Camerer(2007),“社会神经经济学:社会偏好的神经回路”,《认知科学趋势》,11(10),10月,419-27
29.Alan G. Sanfey, James K. Rilling, Jessica A. Aronson, Leigh E. Nystrom和Jonathan D. Cohen(2003),《最后通牒博弈中经济决策的神经基础》,《科学》,300(5626),1755-58年6月13日
第五部分公平与讨价还价
30.Linda Babcock和George Loewenstein(1997),“解释讨价还价僵局:自我服务偏见的作用”,《经济展望杂志》,11 (1),Winter, 109-26
31.Robert Forsythe, Joel L. Horowitz, N. E. Savin和Martin Sefton(1994),“简单讨价还价实验中的公平性”,《游戏与经济行为》,6(3),5月,347-69
32.Werner Güth, Rolf Schmittberger和Bernd Schwarze(1982),“最后通牒讨价还价的实验分析”,《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3(4),12月,367-88
第六部分公平与再分配
33.阿尔贝托·阿莱西纳和乔治-马里奥斯·安杰莱托斯(2005),《公平与再分配》,《美国经济评论》,95(4),9月,960-80
34.罗兰Bénabou和让·梯若尔(2006),“公平世界和再分配政治的信仰”,《经济学季刊》,121(2),5月,699-746
35.Christina Fong(2001),“社会偏好、自我利益与再分配需求”,《公共经济学杂志》,82(2),11月,225-46
36.Marc Fleurbaey和François Maniquet(2006),“公平所得税”,《经济研究评论》,73(1),1月,55-83
37.鲁本·杜兰特,路易斯·普特曼和Joël van der Weele(2014),“再分配偏好与公平感知:一项实验研究”,《欧洲经济学会杂志》,12(4),8月,1059-86
第七部分公平与市场
38.丹尼尔·卡尼曼,杰克·l·克内奇和理查德·塞勒(1986),《公平作为对逐利的约束:市场中的权利》,《美国经济评论》,76(4),9月,728-41
39.恩斯特·费尔、格奥尔格·基尔施泰格和阿诺·里德尔(1993),《公平会阻止市场出清吗?》《实验调查》,《经济学季刊》,108(2),5月,437-59
40.George A. Akerlof和Janet L. Yellen(1990),“公平工资-努力假设与失业”,《经济学季刊》,CV(2), 5月,255-83
指数
Alexander W. Cappelen和Bertil Tungodden
第一部分,公平的规范性分析
1.约翰·e·罗默(1986),“资源平等意味着福利平等”,《经济学季刊》,101(4),11月,751-84
2.马克·弗勒贝(1995),“补偿问题的三种解决方案”,《经济理论杂志》,65(2),4月,505-21
3.朱利安·勒·格兰德(1990),“公平与效率:难以捉摸的权衡”,《伦理学》,100(3),4月,554-68
4.詹姆斯·科诺(2003),《世界上最公平的人是谁?》《正义理论的实证分析》,载《经济文献》第4期,第1188-239页
5.哈尔·r·瓦里安(1975),《分配正义、福利经济学和公平理论》,《哲学与公共事务》,4(3),春,223-47
6.阿马蒂亚·森(1979),《什么平等?》,《坦纳关于人类价值的演讲》,1979年5月22日在斯坦福大学发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犹他大学出版社,i-ii, 197-220
第二部分,公平与人类行为
7.马修·拉宾(1993),“将公平纳入博弈论和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83(5),12月,1281-302
8.伊丽莎白·霍夫曼,凯文·麦凯布和弗农·l·史密斯(1996),《独裁者游戏中的社会距离和他人行为》,《美国经济评论》,86(3),6月,653-60
9.恩斯特·费尔和克劳斯·m·施密特(1999),《公平、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经济学季刊》,114(3),8月,817-68
10.詹姆斯·科诺(2000),“公平份额:分配决策中的责任和认知失调”,《美国经济评论》,90(4),9月,1072-91
11.Armin Falk, Ernst Fehr和Urs Fischbacher(2008),“公平的测试理论——意图很重要”,《游戏与经济行为》,62(1),1月,287-303
12.Alexander W. Cappelen, Astri Drange Hole, Erik Ø。Sørensen和Bertil Tungodden(2007),“公平理想的多元主义:一种实验方法”,《美国经济评论》,97(3),6月,818-27
13.加里·e·博尔顿和阿克塞尔·奥肯费尔斯(2000),《ERC:公平、互惠和竞争的理论》,《美国经济评论》,90(1),3月,166-93
14.加里·查尼斯和马修·拉宾(2002),“用简单的测试理解社会偏好”,《经济学季刊》,117(3),8月,817-69
15.Elizabeth Hoffman, Kevin McCabe, Keith Shachat和Vernon Smith(1994),“讨价还价游戏中的偏好、产权和匿名”,《游戏与经济行为》,7(3),11月,346-80
16.德克·恩格尔曼和马丁·斯特罗贝尔(2004),“简单分配实验中的不平等厌恶、效率和最大偏好”,《美国经济评论》,94(4),9月857-69
17.James Andreoni和Lise Vesterlund(2001),“谁是女性?”利他主义的性别差异”,《经济学季刊》,116(1),2月,293-312
18.Raymond Fisman, shaachar Kariv和Daniel Markovits(2007),“个人对给予的偏好”,《美国经济评论》,97(5),1858-76年12月
19.恩斯特·费尔和西蒙Gächter(2000),“公平与报复:互惠经济学”,《经济展望杂志》,14(3),夏季,159-81
第三部分,公平偏好的形成
20.恩斯特·费尔、海伦·伯恩哈德和贝蒂娜·罗肯巴赫(2008),《幼儿中的平等主义》,《自然》,454期,8月28日,1079-83
21.Joseph Henrich, Jean Ensminger, Richard McElreath, Abigail Barr, Clark Barrett, Alexander Bolyanatz, Juan Camilo Cardenas, Michael Gurven, Edwins gako, Natalie Henrich, Carolyn Lesorogol, Frank Marlowe, David Tracer和John Ziker(2010),《市场、宗教、社区规模和公平与惩罚的演变》,科学,327(5972),3月19日,1480-84,勘误表
22.英格维尔Almås,亚历山大·w·卡佩伦,埃里克Ø。Sørensen和Bertil Tungodden(2010),《公平与不平等接受的发展》,《科学》,328(5982),5月28日,1176-78
23.恩斯特·费尔(Ernst Fehr)、Daniela Glätzle-Rützler和马蒂亚斯·萨特(Matthias Sutter)(2013),《平等主义、利他主义、仇恨和狭隘主义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欧洲经济评论》第64期,11月,369-83页
24.马丁·a·诺瓦克、凯伦·m·佩奇和卡尔·西格蒙德(2000),《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与理性》,《科学》289(5485),1773-75年9月8日
第四部分,公平的神经证据
25.Alexander W. Cappelen, Tom Eichele, Kenneth Hugdahl, Karsten Specht, Erik Ø。Sørensen和Bertil Tungodden(2014),“公平理论和公平不平等:神经经济学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11(43),10月28日,15368-72
26.Elizabeth Tricomi, Antonio Rangel, Colin F. Camerer和John P. O ' doherty(2010),“不平等厌恶社会偏好的神经证据”,《自然》,463,2月25日,1089-91,方法
27.徐明,Cédric Anen和Steven R. Quartz(2008),“对与善:分配正义和公平与效率的神经编码”,《科学》,320(5879),5月23日,1092-95
28.Ernst Fehr和Colin F. Camerer(2007),“社会神经经济学:社会偏好的神经回路”,《认知科学趋势》,11(10),10月,419-27
29.Alan G. Sanfey, James K. Rilling, Jessica A. Aronson, Leigh E. Nystrom和Jonathan D. Cohen(2003),《最后通牒博弈中经济决策的神经基础》,《科学》,300(5626),1755-58年6月13日
第五部分公平与讨价还价
30.Linda Babcock和George Loewenstein(1997),“解释讨价还价僵局:自我服务偏见的作用”,《经济展望杂志》,11 (1),Winter, 109-26
31.Robert Forsythe, Joel L. Horowitz, N. E. Savin和Martin Sefton(1994),“简单讨价还价实验中的公平性”,《游戏与经济行为》,6(3),5月,347-69
32.Werner Güth, Rolf Schmittberger和Bernd Schwarze(1982),“最后通牒讨价还价的实验分析”,《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3(4),12月,367-88
第六部分公平与再分配
33.阿尔贝托·阿莱西纳和乔治-马里奥斯·安杰莱托斯(2005),《公平与再分配》,《美国经济评论》,95(4),9月,960-80
34.罗兰Bénabou和让·梯若尔(2006),“公平世界和再分配政治的信仰”,《经济学季刊》,121(2),5月,699-746
35.Christina Fong(2001),“社会偏好、自我利益与再分配需求”,《公共经济学杂志》,82(2),11月,225-46
36.Marc Fleurbaey和François Maniquet(2006),“公平所得税”,《经济研究评论》,73(1),1月,55-83
37.鲁本·杜兰特,路易斯·普特曼和Joël van der Weele(2014),“再分配偏好与公平感知:一项实验研究”,《欧洲经济学会杂志》,12(4),8月,1059-86
第七部分公平与市场
38.丹尼尔·卡尼曼,杰克·l·克内奇和理查德·塞勒(1986),《公平作为对逐利的约束:市场中的权利》,《美国经济评论》,76(4),9月,728-41
39.恩斯特·费尔、格奥尔格·基尔施泰格和阿诺·里德尔(1993),《公平会阻止市场出清吗?》《实验调查》,《经济学季刊》,108(2),5月,437-59
40.George A. Akerlof和Janet L. Yellen(1990),“公平工资-努力假设与失业”,《经济学季刊》,CV(2), 5月,255-83
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