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

精装

贸易自由化

9781788111492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管理学教授罗曼·瓦齐亚(Romain Wacziarg)主编
出版时间:2018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78811 149 2 程度:1640页
这本引人注目的两卷本文集展示了对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生产率、劳动力市场结果和经济不平等影响的经济分析的主要文学贡献。在考察强调来自比较优势的贸易收益的经典理论的同时,本选择也包含了最近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其中任何来自贸易的潜在收益都可能来自竞争效应或知识的国际传播。实证贡献提供了关于这些不同理论的解释力的证据,包括关于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工资和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研究,以及关于贸易对企业生产率、进入和退出影响的证据。由编辑的原始介绍开头,收集将是一个宝贵的研究资源,学者,从业者和那些吸引到这个迷人的话题。


版权及许可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本引人注目的两卷本文集展示了对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生产率、劳动力市场结果和经济不平等影响的经济分析的主要文学贡献。在考察强调来自比较优势的贸易收益的经典理论的同时,本选择也包含了最近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其中任何来自贸易的潜在收益都可能来自竞争效应或知识的国际传播。实证贡献提供了关于这些不同理论的解释力的证据,包括关于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工资和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研究,以及关于贸易对企业生产率、进入和退出影响的证据。由编辑的原始介绍开头,收集将是一个宝贵的研究资源,学者,从业者和那些吸引到这个迷人的话题。
贡献者
47篇文章,时间从1939年到2017年
作者包括:D. Autor, J. Eaton, S. Edwards, E. Helpman, P. Krugman, M. Melitz, D. Rodrik, P. Romer, J. Sachs, P. Samuelson
内容
内容:

致谢

罗曼·瓦齐亚介绍

第一部分:古典贸易理论与贸易收益
1.Paul A. Samuelson(1939),“国际贸易的收益”,加拿大经济与政治科学杂志,5(2),5月,195-205

2.Wolfgang F. Stolper和Paul A. Samuelson(1941),“保护和实际工资”,《经济研究评论》,9(1),11月,58-73

3.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cher和Paul a . Samuelson(1977),“具有商品连续体的李嘉图模型中的比较优势、贸易和支付”,《美国经济评论》67(5),12月,823-39页

4.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cher和Paul a . Samuelson(1980),“基于商品连续体的Heckscher-Ohlin贸易理论”,《经济学季刊》,95 (2),September, 2003 - 24

5.Edward E. Leamer(1980),“具有调整成本模型的福利计算和关税削减的最优阶段”,《国际经济学杂志》,10(1),2月,21-36页

6.Jonathan Eaton和Samuel Kortum(2002),“技术、地理和贸易”,《计量经济学》,70(5),1741-79年9月

7.Arnaud Costinot, Dave Donaldson, Jonathan Vogel和Iván Werning(2015),“比较优势和最优贸易政策”,《经济学季刊》,130(2),2月,659-702

第二部分:不完全竞争下静态和动态贸易模式下贸易自由化的收益
8.Paul R. Krugman(1979),“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杂志》,第9卷第4期,11月,第469-79页

9.Paul R. Krugman(1981),“产业内专业化和贸易收益”,《政治经济学杂志》,89(5),10月,959-73页

10.Gene M. Grossman和Elhanan Helpman(1990),“比较优势与长期增长”,《美国经济评论》,80(4),9月,796-815

11.Luis A. Rivera-Batiz和Paul M. Romer(1991),“经济一体化与内生增长”,《经济学季刊》,106(2),5月,531-55页

12.Alwyn Young(1991),“在实践中学习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效应”,《经济学季刊》,106(2),5月,369-405

第三部分贸易与增长
13.Sebastian Edwards(1992),“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取向、扭曲和增长”,《发展经济学杂志》,39(1),7月,31-57页

14.Dan Ben-David(1993),“均衡交换:贸易自由化与收入趋同”,《经济学季刊》,108(3),8月,653-79

15.Jeffrey D. Sachs和Andrew Warner(1995),“经济改革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布鲁金斯学会经济活动论文集》,1(25),1月,1 - 64页。[64]

16.Ann Harrison(1996),“开放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时间序列、跨国分析”,《发展经济学杂志》,48(2),3月,419-47页

17.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1998),《开放、生产力和增长:我们到底知道什么?》,《经济杂志》,108 (447),March, 383-98

18.杰弗里·弗兰克尔和大卫·罗默(1999),“贸易导致增长吗?”,《美国经济评论》,89(3),6月,379-99页

19.艾伯托·f·Ades和爱德华·l·格莱泽(1999),“增长、收益递增和市场规模的证据”,《经济季刊》第114期,8月,1025-45页

20.Alberto Alesina, Enrico Spolaore和Romain Wacziarg(2000),“经济一体化与政治解体”,《美国经济评论》,90 (5),September, 1276-96

21.Romain Wacziarg(2001),“衡量贸易的动态收益”,《世界银行经济评论》,15(3),10月,393-429

22.Francisco Rodríguez和Dani Rodrik(2000),“贸易政策和经济增长:怀疑者对跨国证据的指导”,NBER宏观经济年鉴2000年1月15日,261-330页

23.Enrico Spolaore和Romain Wacziarg(2005),“边界与增长”,《经济增长杂志》,第10期,12月,331-86页

24.Christian Broda和David E. Weinstein(2006),“全球化和多样性的收益”,《经济学季刊》,121(2),5月,541-85页

25.Romain Wacziarg和Karen Horn Welch(2008),“贸易自由化与增长:新证据”,《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2(2),6月,187-231页



卷二世

内容

致谢

编者对这两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贸易、劳动力市场和不平等
1.Ana L. Revenga(1992),“输出工作?”进口竞争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j],《经济研究》,第1期,2月,255-84

2.Romain Wacziarg和Jessica Seddon Wallack(2004),“贸易自由化和跨部门劳工运动”,《国际经济学杂志》,64(2),12月,411-39页

3.Erhan Artuç, Shubham Chaudhuri和John McLaren(2010),“贸易冲击和劳动力调整:结构性实证方法”,《美国经济评论》,100(3),6月,1008-45

4.Donald R. Davis和James Harrigan(2011),“好工作、坏工作和贸易自由化”,《国际经济学杂志》,84(1),3月26-36页

5.David H. Autor, David Dorn和Gordon H. Hanson(2013),“中国综合症:进口竞争对美国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美国经济评论》,103(6),10月,2121-68

6.Rafael Dix-Careiro(2014),“贸易自由化和劳动力市场动态”,《计量经济学》,82(3),5月,825-85

7.Pablo D. Fajgelbaum和Amit K. Khandelwal(2016),“衡量贸易的不平等收益”,《经济学季刊》,131(3),3月,1113-80

8.Elhanan Helpman, Oleg Itskhoki, mark - andreas Muendler, Stephen J. Redding(2017),“贸易与不平等:从理论到估计”,《经济研究评论》,84(1),6月,357-405

第二部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层面的影响:理论
9.Paul R. Krugman(1980),“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贸易模式”,《美国经济评论》,第70期第5期,12月,950-959页

10.Marc J. Melitz(2003),“贸易对产业内再配置和总体产业生产率的影响”,《计量经济学》,71(6),11月,1695-725

11.Andrew B. Bernard, Stephen J. Redding和Peter K. Schott(2007),“比较优势与异质企业”,《经济研究评论》74(1),1月31-66页

12.Marc J. Melitz和Gianmarco I.P. Ottaviano(2008),“市场规模、贸易和生产率”,《经济研究评论》第75期,1月,第295-316页
13.Andrew Atkeson和Ariel Toms Burstein(2010),“创新、企业动态与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杂志》,118(3),6月,433-84页

14.Elhanan Helpman, Oleg Itaskhoki和Stephen Redding(2010),“全球经济中的不平等和失业”,《计量经济学》,78(4),7月,1239-83

15.科斯塔斯·阿科拉基斯、阿诺·科斯蒂诺和安德里萨斯Rodríguez-Clare(2012),“新贸易模式,旧收益?”,《美国经济评论》,102 (1)July, 94-130

第三部分:自由化对企业生产率、加价、进入和退出的影响:实证研究
16.Nina Pavcnik(2002),“贸易自由化、出口和生产率提高:来自智利工厂的证据”,《经济研究评论》,69(1),1月,245-76页

17.Andrew B. Bernard, Jonathan Eaton, J. Bradford Jensen和Samuel Kortum(2003),“国际贸易中的工厂和生产率”,《美国经济评论》93(4),9月,1268-1290

18.Pinelopi Koujianou Goldberg, Amit Kumar Khandelwal, Nina Pavcnik和Petia Topalova(2010),“进口中间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自印度的证据”,《经济学季刊》,125(4),11月,1727-67

19.Andrew B. Bernard, Stephen J. Redding和Peter K. Schott(2011),“多产品企业与贸易自由化”,《经济学季刊》126(3),7月,1271-318

20.Jan De Loecker(2011),“产品差异化、多产品企业和估计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率的影响”,《计量经济学》,79(5),9月,1407-451

21.Paula Bustos(2011),“贸易自由化、出口和技术升级:南方共同市场对阿根廷企业影响的证据”,《美国经济评论》,101(1),2月,304-40

22.Jan De Loecker和Frederic Warzynski(2012),“加价与企业层面出口状况”,《美国经济评论》102(6),10月,2437-71

指数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