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

精装

生物经济

9781782548539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编辑:Andrew W. Lo, Charles E. and Susan T. Harris,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主任,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张瑞勋
出版时间:2018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78254 853 9 程度:1632页
这两卷集汇集了一个独特的收集在生物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关键出版物,两个学科共享一个共同的主题:智人。从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开始——他对人口增长导致的大规模饥荒的可怕预测影响了查尔斯·达尔文——经济学家们在他们的模型和方法中经常使用生物学论据。本文集总结了这些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行为生态学、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神经经济学和行为基因组学方面的文章。加上编辑的原创介绍,这本重要的研究文集将吸引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和实践者,他们希望对经济人的局限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版权及许可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两卷集汇集了一个独特的收集在生物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关键出版物,两个学科共享一个共同的主题:智人。从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开始——他对人口增长导致的大规模饥荒的可怕预测影响了查尔斯·达尔文——经济学家们在他们的模型和方法中经常使用生物学论据。本文集总结了这些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行为生态学、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神经经济学和行为基因组学方面的文章。加上编辑的原创介绍,这本重要的研究文集将吸引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和实践者,他们希望对经济人的局限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的一致好评
生物学和经济学有很多话要说,但奇怪的是,双方似乎都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事实。Lo和Zhang通过收集将生物学思想应用于经济学的关键论文,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服务。主题范围从该领域的深刻历史到最近的市场动态演化模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希望,这些著作将鼓励生物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
——H. Allen Orr,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贡献者
74篇文章,时间从1830年到2014年
作者包括:A. Alchian, K.J. Arrow, J.D. Farmer, J. Hirshleifer, S.A. Levin, A.J. Robson, J.A. Schumpeter, J.M. Smith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致谢

介绍:罗Andrew W.,张瑞勋

第一部分基础
1.马尔萨斯Rev. t.r. Malthus(1830),“论人口”,载于《人口原理概论》,伦敦,英国:约翰·默里,第1-77页

2.Joseph A. Schumpeter(1947),“经济史上的创造性反应”,《经济史杂志》,第七期,11月,149-59页

3.Armen A. Alchian(1950),“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杂志》,58(3),6月,211-21页

4.J. Hirshleifer(1977),“生物学视角下的经济学”,《法律与经济学杂志》,20(1),4月1 - 52日

5.Richard R. Nelson(1995),“关于经济变化的最新进化理论”,《经济文献杂志》,第33期(1),3月,48-90页

第二部分:社会生物学
6.W. D. Hamilton(1964),“社会行为的遗传进化I和II”,《理论生物学杂志》,7(1),7月,1 - 16,17 - 52

7.Robert L. Trivers(1971),“互惠利他主义的进化”,《生物学季刊》,46(1),3月,35-57页。[23]

8.Richard D. Alexander(1974),“社会行为的进化”,《生态学与系统学年鉴》,11月5日,325-83页

9.David Sloan Wilson和Elliott Sober(1994),“在人类行为科学中重新引入群体选择”,《行为与脑科学》,17(4),12月,585-608,参考文献

10.Herbert Gintis, Samuel Bowles, Robert Boyd和Ernst Fehr(2003),“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进化与人类行为》,24(3),5月,153-72页

11.Joseph Henrich(2004),“文化群体选择、共同进化过程和大规模合作”,《经济行为与组织:进化与利他主义》,53(1),1月,3-35页

12.Martin A. Nowak(2006),“合作进化的五个规则”,《科学》,314(5805),12月,1560-63

13.David Sloan Wilson和Edward O. Wilson(2007),“重新思考社会生物学的理论基础”,《生物学季刊》,82(4),12月,327-48页

第三部分:进化心理学与行为生态学
14.Erika R. Behrend和M. E. Bitterman(1961),“鱼的概率匹配”,《美国心理学杂志》,74(4),12月,542-51页

15.R. J. Herrnstein(1961),“作为强化频率函数的相对和绝对强度”,《行为实验分析杂志》,4(3),7月,267-72页

16.Colin W. Clark(1973),“过度开发的经济学”,Science, 181 (4100), August, 630-34

17.Colin W. Clark和Marc Mangel(1986),“群体觅食的进化优势”,《理论种群生物学》,30(1),8月,45-75页

18.Lawrence D. Harder和Leslie A. Real(1987),“为什么大黄蜂会规避风险?”,生态学,68 (4),August, 1104 - 1108

19.Leda Cosmides和John Tooby(1994),“比理性更好:进化心理学和看不见的手”,《美国经济评论:论文集》,84(2),5月,327-32

20.Herbert Gintis(2007),“适应性思维的回顾:进化心理学和对人性的持续探索”,《生物经济学杂志》,9(2),8月,191-9

21.亚伯拉罕·贝尔,张海平,e -L。Florin, Shelley M. Payne, Eshel Ben-Jacob和Harry L. Swinney(2009),“兄弟菌落之间的致命竞争”,《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06(2),1月,428-33页

22.Kenneth J. Arrow和Simon A. Levin(2009),“随机子代数的代际资源转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06(33),8月,13702-6

23.Thomas J. Brennan和Andrew W. Lo(2011),“行为的起源”,《金融季刊》,第1期,3月,55-108页

第四部分,效用的生物学基础
24.Ingemar Hansson和Charles Stuart(1990),“马尔萨斯偏好选择”,《美国经济评论》,80(3),6月,529-44页

25.Alan R. Rogers(1994),“自然选择下的时间偏好进化”,《美国经济评论》,84(3),6月,460-81页

26.Arthur J. Robson(1996),“预期效用和非预期效用的生物学基础”,《经济理论杂志》,68(2),2月,397-424页

27.Arthur J. Robson(2001),“经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经济文献杂志》,XXXIX(1), 3月,11-33

28.Rose McDermott, James H. Fowler和Oleg Smirnov(2008),“前景理论偏好的进化起源”,《政治杂志》,70(2),4月,335-50页

29.Arthur J. Robson和Larry Samuelson(2009),“具有总不确定性的时间偏好演化”,《美国经济评论》,99 (5),December, 1925 - 1953

30.张瑞勋,Thomas J. Brennan和Andrew W. Lo(2014),“风险规避的起源”,《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11(50),12月,1777 - 82

第五部分理性与智慧
31.Herbert A. Simon(1955),“理性选择的行为模型”,《经济学季刊》,69(1),2月,99-118页

32.J. Maynard Smith(1984),“博弈论和行为进化”,《行为与脑科学》,7(1),3月,95-101,参考文献

33.Alan Kirman(1993),“蚂蚁、理性和招聘”,《经济学季刊》,108(1),2月,137-56页

34.Michael Waldman(1994),“系统错误和自然选择理论”,《美国经济评论》,84(3),6月,482-97页

35.Theodore C. Bergstrom(2002),“社会行为的进化:个体和群体选择”,《经济展望杂志》,16(2),春季版,67-88页

36.Larry Samuelson(2002),“进化和博弈论”,《经济展望杂志》,16(2),春季,47-66页

37.Thomas J. Brennan和Andrew W. Lo(2012),“有限理性和智力的进化模型”,PLOS ONE, 7(11), 11月1-8日

38.Andrew W. Lo(2013),“有限理性与智能的起源”,《美国哲学学会学报》,157(3),9月,269-80页

39.Terence C. Burnham(2013):“对新古典主义和行为经济学的新达尔文主义综合”,《经济行为与组织》第90期(增刊),第113 - 127页

指数






内容

卷二世

致谢

由编辑对两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金融市场
1.Lawrence Blume和David Easley(1992),“进化与市场行为”,《经济理论杂志》,58(1),10月,9-40页

2.J. Doyne Farmer和Andrew W. Lo(1999),“金融前沿:演化与有效市场”,《国家科学院学报》,96 (18),19991 - 19991

3.J. Doyne Farmer(2002),“市场力量、生态和进化”,《工业与企业变革》,11(5),11月,895-953页

4.Mark J. Kamstra, Lisa A. Kramer和Maurice D. Levi(2003),“冬季忧郁:一个悲伤的股市周期”,《美国经济评论》93(1),3月,324-43页

5.David Hirshleifer和Tyler Shumway(2003),“Good Day Sunshine:股票收益和天气”,《金融杂志》,第8期(3),June, 1009-32

6.卢志强(2004),“自适应市场假说:进化视角下的市场效率”,《证券投资管理杂志》,30(5),第15-29页

7.列昂尼德·科根、斯蒂芬·a·罗斯、王江和马克·m·韦斯特菲尔德(2006),“非理性交易者的价格影响与生存”,《金融杂志》,第11期,第195-229页

8.William A. Brock, Cars H. Hommes和Florian O. Wagener(2005),“多种交易者类型的市场演化动力学”,《数学经济学杂志:演化金融特刊》,41(1-2),2月,7-42页

9.Andrew W. Lo, Dmitry V. Repin和Brett N. Steenbarger(2005),“金融市场中的恐惧和贪婪:日内交易者的临床研究”,《美国经济评论》,95(2),5月,352-9

10.George Sugihara, Robert May,叶浩,谢志豪,Ethan Deyle, Michael Fogarty和Stephan Munch(2012),“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因果关系检测”,《科学》,338(6106),10月,496-500

11.Andrew W. Lo(2012),“适应性市场与新世界秩序”,《金融分析师杂志》,68(2),3 - 4月,18-29,勘误表

第二部分:企业和制度的演变
12.Sidney G. Winter, Jr.(1964),《经济“自然选择”与企业理论》,《耶鲁经济论文集》,第4卷第1期,春,225-72页

13.Carsten Herrmann-Pillath(1991),“历史上制度变迁的达尔文主义经济分析框架”,《社会与生物结构杂志》,14(2),127-48页

14.罗国英(1995),“进化与市场竞争”,《经济理论》第67期,10月,223-50页

15.Jeroen C. J. M. van den Bergh和John M. Gowdy(2009),“经济行为、制度和组织的群体选择视角”,《经济行为与组织》,72(1),10月,1 - 20页


第三部分神经科学
16.Hans C. Breiter, Itzhak Aharon, Daniel Kahneman, Anders Dale和Peter Shizgal(2001),“对货币收益和损失的预期和经验的神经反应的功能成像”,《神经元》,30(2),5月,619-39

17.Andrew W. Lo和Dmitry V. Repin(2002),“实时金融风险处理的心理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杂志》,14(3),4月,323-39

18.Camelia M. Kuhnen和Brian Knutson(2005),“金融风险承担的神经基础”,《神经元》,47(5),9月,763-70页

19.Benedetto De Martino, Dharshan Kumaran, Ben Seymour和Raymond J. Dolan(2006),“人脑中的框架、偏见和理性决策”,《科学》,313,(5787),August, 684-7

20.Ernst Fehr和Colin F. Camerer(2007),“社会神经经济学:社会偏好的神经回路”,《认知科学趋势》,11(10),10月,419-27页

21.Sabrina M. Tom, Craig R. Fox, Christopher Trepel和Russell A. Poldrack(2007),“风险下决策中损失厌恶的神经基础”,《科学》,315(5811),1月,515-18

22.Peter Bossaerts(2009),“决策神经科学对金融决策的启示”,《金融经济评论》,第1期,383-88,C1-C3, 389-404

23.Ernst Fehr和Antonio Rangel(2011),“经济选择的神经经济学基础——最新进展”,《经济展望杂志》,25 (4),Fall, 3-30

24.Andrew W. Lo(2013),“恐惧、贪婪和金融危机:认知神经科学视角”,载于Jean-Pierre Fouque和Joseph A. Langsam(编辑),系统性风险手册,第八部分,第23章,纽约,纽约,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622-62

第四部分激素
25.Paul J. Zak, Robert Kurzban和William T. Matzner(2005),“催产素与人类可信度相关”,《激素与行为》,48(5),12月,522 - 27页

26.Terence C. Burnham(2007),“高睾酮男性拒绝低最后通牒游戏”,《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生物科学》,274(1623),9月,2327-30

27.Coren L. Apicella, Anna Dreber, Benjamin Campbell, Peter B. Gray, Moshe Hoffman和Anthony C. Little(2008),“睾丸激素和金融风险偏好”,《进化与人类行为》,29(6),11月,384-90页

28.J. M. Coates和J. Herbert(2008),“伦敦交易大厅的内源性类固醇和金融风险承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05(16),4月,6167-72页

29.Benjamin C. Campbell, Anna Dreber, Coren L. Apicella, Dan T. A. Eisenberg, Peter B. Gray, Anthony C. Little, Justin R. Garcia, Richard S. Zamore和J. Koji Lum(2010),“年轻人的睾丸激素暴露,多巴胺能奖励和感觉寻求”,《生理与行为》99 (4),March, 451-6

30.Anna Dreber, David G. Rand, Nils Wernerfelt, Justin R. Garcia, Miguel G. Vilar, J. Koji Lum和Richard Zeckhauser(2011),“不同领域的多巴胺和风险选择:在严重桥牌比赛玩家中的发现”,《风险与不确定性杂志》,43(1),8月19-38页

第五部分基因组学
31.Anna Dreber, Coren L. Apicella, Dan T. A. Eisenberg, Justin R. Garcia, Richard S. Zamore, J. Koji Lum和Benjamin C. Campbell(2009),“多巴胺受体D4基因(DRD4)的7R多态性与男性金融冒险相关”,《进化与人类行为》,30 (2),March, 85-92

32.Amir Barnea, Henrik Cronqvist和Stephan Siegel(2010),“先天还是后天:是什么决定了投资者的行为?”,《金融经济研究》,第3期,12月,583-604

33.David Cesarini, Magnus Johannesson, Paul Lichtenstein, Örjan sandwall和Björn Wallace(2010),“财务决策中的遗传变异”,《金融杂志》,LXV(5), 10月,1725-54

34.David Cesarini, Magnus Johannesson, Patrik K. E. Magnusson和Björn Wallace(2012),“行为异常的行为遗传学”,《管理科学》58(1),1月,21-34页

35.Daniel J. Benjamin, David Cesarini, Christopher F. Chabris, Edward L. Glaeser, David I. Laibson, Vilmundur Guđnason, Tamara B. Harris, Lenore J. Launer, Shaun Purcell, Albert Vernon Smith, Magnus Johannesson, Patrik . E. Magnusson, Jonathan P. Beauchamp, Nicholas A. Christakis, Craig S. Atwood, Benjamin Hebert, Jeremy Freese, Robert M. Hauser, Taissa S. Hauser, Alexander Grankvist, Christina M. Hultman和Paul Lichtenstein(2012),“基因经济学的承诺和陷阱”,《经济研究》第4期

36.Henrik Cronqvist和Stephan Siegel(2014),“投资偏见的遗传学”,《金融经济学杂志》,113 (2),August, 215-34

指数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