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历史上的中央银行
央行的作用和表现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界人士的关键关切。战后的共识认为,中央银行参与了自由裁量的经济管理,而现在,关于控制货币增长和制止通货膨胀的最佳手段的争论已经取代了这一观点。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央行的作用和表现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界人士的关键关切。战后的共识认为,中央银行参与了自由裁量的经济管理,而现在,关于控制货币增长和制止通货膨胀的最佳手段的争论已经取代了这一观点。
这本重要的参考书为制定和经营中央银行的最适当方法的整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视角。它借鉴了从17世纪到现在的贡献,强调了银行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选定的论文和论文的广泛利用各种不同的经验在许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和包容两个世纪的讨论央行的角色作为政府的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和仲裁者的货币增长。
这本重要的参考书为制定和经营中央银行的最适当方法的整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视角。它借鉴了从17世纪到现在的贡献,强调了银行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选定的论文和论文的广泛利用各种不同的经验在许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和包容两个世纪的讨论央行的角色作为政府的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和仲裁者的货币增长。
的一致好评
他说,这本引人入胜的参考书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历史视角,来探讨如何以最适当的方式组建和运作一家中央银行。
——银行业
——银行业
贡献者
从1695年到1986年的24篇文章
作者包括:F. Baring, I. Fisher, M. Godfrey, J.M. Keynes, D. Kinley, O.M.W. Sprague, R. Torrens
作者包括:F. Baring, I. Fisher, M. Godfrey, J.M. Keynes, D. Kinley, O.M.W. Sprague, R. Torrens
内容
体积我
中央银行的功能
确认
介绍
第一部分:政府的银行
1.迈克尔·戈弗雷(1695),《英格兰银行简记》,第1-8页。
2.W. Lexis(1910),《关于国家银行特权的更新》。
3.坂谷男爵、S. Naruse和O.M.W. Sprague(1911),《日本银行体系》(The Banking System of Japan)。
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13),《印度银行业》。
第二部分:货币管理
5.亨利·桑顿(1939),《对大不列颠纸债的性质和影响的探究》(1802),f.a.v .哈耶克编辑的导言,第103-16、122-4、227-9、286-94页。
6.R.S. Sayers(1957),《1953年的英格兰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 in 1953)。
7.E.P. Neufeld(1958),《加拿大央行的中央银行方法》(The Bank of Canada’s Approach to Central Banking)。
第二部分:最后贷款人
8.巴林爵士(179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和国家纸币流通的观察》。
9.汤姆森·汉基(1876),《与货币和英格兰银行有关的银行业务》。
10.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 1866),《什么是恐慌及其可能的迁移》(What a Panic is and How it Might be migration)。
11.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 1919),《银行的储备管理》(The Bank's Administration of The Reserve)。
12.大卫·金利(1910),《危机中财政救济的结论》和《摘要》。
13.O.M.W.斯普拉格(1910),《财政与恐慌》(The Treasury and The Panic)。
14.Maurice Patron(1910),《法国银行与危机》(The Bank of France and Crises)。
15.Pierluigi Ciocca和Gianni Toniolo(1984),《意大利的工业和金融,1918-1940》。
16.维拉·史密斯(Vera C. Smith, 1936),《联邦储备系统建立之前的美国讨论》。
17.维拉·c·史密斯(Vera C. Smith, 1936),《重新考虑支持中央银行的论点》(The Arguments in Favour of Central Banking Reconsidered)。
18.劳伦斯·怀特(Lawrence H. White, 1984),《今日自由银行的相关性》(The Relevance of Free Banking Today)。
19.亚历山大博士Erdély(1910),《新的瑞士中央纸币银行》。
20.弗雷德·赫希(Fred Hirsch, 1977),《白芝薰问题》(The Bagehot Problem)。
21.Harry G. Johnson(1968),《货币管理中的效率问题》。
22.C.A.E.古德哈特(C.A.E. Goodhart, 1987),《银行为什么需要一个中央银行?》”
名称索引
卷二世
性能
确认
第一部分:利益冲突
1.查尔斯·a·科南特(Charles A. Conant),《美国银行》(The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2.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 1919),《英格兰银行准备金管理原则》(The Principles Which Should Regulate The Amount of Banking Reserve To Be Kept By The Bank of England)
3.吉尔巴特(J.W. Gilbart, 1907),《赤裸危机及其教训》(The Baring Crisis and its Lessons)。
4.L.S. Pressnell(1968),《黄金储备、银行储备和1890年的赤裸裸危机》。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表现
5.卡尔-路德维希·霍尔特弗里希(Carl-Ludwig Holtfrerich, 1986),《德意志银行的信贷政策》。
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925),《丘吉尔先生的经济后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Mr. churchill)。
7.欧文·费雪(1927),《联邦储备系统的活动》。
8.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1963),《大紧缩,1929-33》。
9.R.S. Sayers(1949),《从近期英美经验看中央银行》(Central Banking in the Light of Recent British and American Experience)。
10.海曼·明斯基(Hyman P. Minsky, 1957),《中央银行和货币市场变化》(Central Banking and monetary Market Changes)。
名称索引
第三卷
自由裁量权和自治
确认
1.威廉·帕特森(1694),《英格兰意向银行简介》,第1-18页。
2.托伦斯(1837),《致墨尔本子爵阁下的信:最近货币市场混乱的原因和银行改革》。
3.托马斯·图克(1844),《货币原则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应用回顾》。
4.泰勒(F.M. Taylor)(1896),“我们是否需要一种弹性货币?””
5.保罗·m·沃伯格(Paul M. Warburg, 1911),《美国联合储备银行》(A United Reserve Bank of United States)。
6.Lloyd W. Mints(1945),《1913年以来的银行业文献综述》(A Brief Survey of Banking Literature Since 1913)
7.R.S. Sayers(1957),《中央银行的理论基础》(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entral Banking)。
8.欧文·布雷彻(Irving Brecher, 1957),《中央银行争议的终结》(The End of The Central Bank Controversy)。
9.欧文·费雪(1934),《如何稳定:交换方程》。
10.亨利·c·西蒙斯(1936),《货币政策中的规则与权威》。
11.米尔顿·弗里德曼(1948),《经济稳定的货币和财政框架》。
12.米尔顿·弗里德曼(1962)的《应该有一个独立的货币管理局吗?》”
13.米尔顿·弗里德曼(1982),《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
14.雅各布·瓦伊纳(1962),《金融管理局的必要和可取的自由裁量权范围》。
名称索引
中央银行的功能
确认
介绍
第一部分:政府的银行
1.迈克尔·戈弗雷(1695),《英格兰银行简记》,第1-8页。
2.W. Lexis(1910),《关于国家银行特权的更新》。
3.坂谷男爵、S. Naruse和O.M.W. Sprague(1911),《日本银行体系》(The Banking System of Japan)。
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13),《印度银行业》。
第二部分:货币管理
5.亨利·桑顿(1939),《对大不列颠纸债的性质和影响的探究》(1802),f.a.v .哈耶克编辑的导言,第103-16、122-4、227-9、286-94页。
6.R.S. Sayers(1957),《1953年的英格兰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 in 1953)。
7.E.P. Neufeld(1958),《加拿大央行的中央银行方法》(The Bank of Canada’s Approach to Central Banking)。
第二部分:最后贷款人
8.巴林爵士(179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和国家纸币流通的观察》。
9.汤姆森·汉基(1876),《与货币和英格兰银行有关的银行业务》。
10.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 1866),《什么是恐慌及其可能的迁移》(What a Panic is and How it Might be migration)。
11.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 1919),《银行的储备管理》(The Bank's Administration of The Reserve)。
12.大卫·金利(1910),《危机中财政救济的结论》和《摘要》。
13.O.M.W.斯普拉格(1910),《财政与恐慌》(The Treasury and The Panic)。
14.Maurice Patron(1910),《法国银行与危机》(The Bank of France and Crises)。
15.Pierluigi Ciocca和Gianni Toniolo(1984),《意大利的工业和金融,1918-1940》。
16.维拉·史密斯(Vera C. Smith, 1936),《联邦储备系统建立之前的美国讨论》。
17.维拉·c·史密斯(Vera C. Smith, 1936),《重新考虑支持中央银行的论点》(The Arguments in Favour of Central Banking Reconsidered)。
18.劳伦斯·怀特(Lawrence H. White, 1984),《今日自由银行的相关性》(The Relevance of Free Banking Today)。
19.亚历山大博士Erdély(1910),《新的瑞士中央纸币银行》。
20.弗雷德·赫希(Fred Hirsch, 1977),《白芝薰问题》(The Bagehot Problem)。
21.Harry G. Johnson(1968),《货币管理中的效率问题》。
22.C.A.E.古德哈特(C.A.E. Goodhart, 1987),《银行为什么需要一个中央银行?》”
名称索引
卷二世
性能
确认
第一部分:利益冲突
1.查尔斯·a·科南特(Charles A. Conant),《美国银行》(The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2.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 1919),《英格兰银行准备金管理原则》(The Principles Which Should Regulate The Amount of Banking Reserve To Be Kept By The Bank of England)
3.吉尔巴特(J.W. Gilbart, 1907),《赤裸危机及其教训》(The Baring Crisis and its Lessons)。
4.L.S. Pressnell(1968),《黄金储备、银行储备和1890年的赤裸裸危机》。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表现
5.卡尔-路德维希·霍尔特弗里希(Carl-Ludwig Holtfrerich, 1986),《德意志银行的信贷政策》。
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925),《丘吉尔先生的经济后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Mr. churchill)。
7.欧文·费雪(1927),《联邦储备系统的活动》。
8.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1963),《大紧缩,1929-33》。
9.R.S. Sayers(1949),《从近期英美经验看中央银行》(Central Banking in the Light of Recent British and American Experience)。
10.海曼·明斯基(Hyman P. Minsky, 1957),《中央银行和货币市场变化》(Central Banking and monetary Market Changes)。
名称索引
第三卷
自由裁量权和自治
确认
1.威廉·帕特森(1694),《英格兰意向银行简介》,第1-18页。
2.托伦斯(1837),《致墨尔本子爵阁下的信:最近货币市场混乱的原因和银行改革》。
3.托马斯·图克(1844),《货币原则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应用回顾》。
4.泰勒(F.M. Taylor)(1896),“我们是否需要一种弹性货币?””
5.保罗·m·沃伯格(Paul M. Warburg, 1911),《美国联合储备银行》(A United Reserve Bank of United States)。
6.Lloyd W. Mints(1945),《1913年以来的银行业文献综述》(A Brief Survey of Banking Literature Since 1913)
7.R.S. Sayers(1957),《中央银行的理论基础》(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entral Banking)。
8.欧文·布雷彻(Irving Brecher, 1957),《中央银行争议的终结》(The End of The Central Bank Controversy)。
9.欧文·费雪(1934),《如何稳定:交换方程》。
10.亨利·c·西蒙斯(1936),《货币政策中的规则与权威》。
11.米尔顿·弗里德曼(1948),《经济稳定的货币和财政框架》。
12.米尔顿·弗里德曼(1962)的《应该有一个独立的货币管理局吗?》”
13.米尔顿·弗里德曼(1982),《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
14.雅各布·瓦伊纳(1962),《金融管理局的必要和可取的自由裁量权范围》。
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