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复杂性经济学
经济学中的复杂动力学来自于非线性系统,这些系统不收敛于一个固定点、一个极限环,也不因内生因素而指数级爆炸或内爆。它们来自控制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或各种现代复杂性理论,包括具有异质、相互作用的主体的模型。这个主要的三卷集呈现了最重要的论文领域的复杂性在经济学。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经济学中的复杂动力学来自于非线性系统,这些系统不收敛于一个固定点、一个极限环,也不因内生因素而指数级爆炸或内爆。它们来自控制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或各种现代复杂性理论,包括具有异质、相互作用的主体的模型。这个主要的三卷集呈现了最重要的论文领域的复杂性在经济学。
主题包括:第一卷:哲学和方法论概述;社会互动与学习动力;竞争市场动态;不完全竞争动力学;第二卷:宏观经济波动和增长;金融市场;国际和转型经济动态;第三卷:城市和区域系统;演化经济动力学;和Ecologic-Economic系统。
《经济学复杂性》是一本权威的、无价的参考资料,适用于所有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人。
主题包括:第一卷:哲学和方法论概述;社会互动与学习动力;竞争市场动态;不完全竞争动力学;第二卷:宏观经济波动和增长;金融市场;国际和转型经济动态;第三卷:城市和区域系统;演化经济动力学;和Ecologic-Economic系统。
《经济学复杂性》是一本权威的、无价的参考资料,适用于所有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人。
的一致好评
“认识到物理和生物学中复杂系统的重要性,导致了对它们在经济系统中的研究,通常特征是由一大批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控制。”很明显,这些现象是可以观察到的,并不一定与标准的经济推理不一致。罗瑟教授收集了大量的论文,其中一些来自不易获得的来源,它们展示了复杂系统理论在各种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这本文集对发展新的和必要的经济学思想将是无价的。”
- Kenneth J. Arrow,斯坦福大学,美国
- Kenneth J. Arrow,斯坦福大学,美国
贡献者
65篇文章,从1953年到2002年
贡献者包括:J.阿里弗维奇,W.B.亚瑟,R.艾克斯特尔,W.A.布洛克,R.H.戴,S.N.杜劳夫,D.K.福利,A.基尔曼,T.C.谢林,H.A.西蒙
贡献者包括:J.阿里弗维奇,W.B.亚瑟,R.艾克斯特尔,W.A.布洛克,R.H.戴,S.N.杜劳夫,D.K.福利,A.基尔曼,T.C.谢林,H.A.西蒙
内容
内容:
第一卷:方法论,相互作用的因素和微观经济模型
确认
小j·巴克利·罗瑟
第一部分哲学和方法论概述
1.Herbert A. Simon(1962),“复杂性的建筑”
2.彼得·s·阿尔宾(1982),《经济预测、计算和命题的元逻辑》
3.唐·拉沃伊(1989),《经济混乱还是自发秩序?》新科学观对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4.J. Barkley Rosser Jr.(1999),《论复杂经济动态的复杂性》
第二部分社会互动与学习动力
5.Hans Föllmer(1974),“具有许多相互作用主体的随机经济”
6.劳伦斯·e·布鲁姆(1993),《战略互动的统计力学》
7.艾伦·基尔曼(1993),《蚂蚁、理性和招聘》
8.William A. Brock和Cars H. Hommes(1997),“通往随机性的理性路径”
9.肯·科尔曼、约翰·h·米勒和斯科特·e·佩奇(1997),《蒂伯特模型中的政治制度和排序》
10.让-米歇尔·格兰蒙特(1998),“期望的形成和大型社会经济系统的稳定性”
11.Cars Hommes和Gerhard Sorger(1998),“一致期望均衡”
12.格奥尔格·c·哈特曼和奥托·e·罗斯勒(1998),“耦合耀斑吸引子-经济建模的离散原型”
13.William A. Brock和Steven N. Durlauf(2001),《社会互动的离散选择》
第三部分,竞争市场动态
14.马克·格兰诺维特和罗兰·宋(1986),“消费者需求中的人际效应阈值模型”
15.卡尔·基亚雷拉(1988),“蛛网模型:它的不稳定性和混沌的开始”
16.Duncan K. Foley(1994),“市场的统计均衡理论”
17.唐纳德·萨里(1995),“简单经济学的数学复杂性”
18.Jacob K. Goeree, Cars Hommes和Claus Weddepohl(1998),“离散Tâtonnement模型的稳定性和复杂动力学”
第四部分不完全竞争动力学
19.David Rand(1978),“游戏中的奇异现象和双寡头模式”
20.G.博南诺(1987),《垄断均衡与灾难理论》
21.T. Puu(1991),“双寡头定价中的混乱”
22.Michael Kopel(1996),“古诺双寡头模型中的简单和复杂调整动力学”
23.Gian Italo Bischi, Laura Gardini和Michael Kopel(2000),“市场份额吸引模型中的全球分岐分析”
24.Robert L. Axtell(2001),“美国公司规模的Zipf分布”
25.Robert L. Axtell(2002),“多智能体团队的非合作动力学”
名称索引
第二卷: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学
确认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波动与增长
1.R.H. Strotz, J.C. mccanulty和J.B. Naines, Jr.(1953),“古德温的商业周期非线性理论:一种电子模拟解决方案”
2.杰·w·福雷斯特(1977),《增长周期》
3.哈尔·r·瓦里安(1979),《灾难理论与商业周期》
4.Hans-Walter Lorenz(1992),“确定性经济系统中的多吸引子、复杂盆地边界和瞬态运动”
5.Per Bak, Kan Chen, José Scheinkman和Michael Woodford(1993),“来自独立部门冲击的聚集波动:生产和库存动态模型中的自组织临界”
6.Steven N. Durlauf(1993),《非遍历性经济增长》
7.青木正尾(1995),“交互因子的经济波动:动态和随机外部性”
8.Leo Kaas(1998),“在动态宏观经济模型中稳定混沌”
第二部分金融市场
9.塞曼(1974),《论股票交易所的不稳定行为》
10.戴(Richard H. Day)和黄卫红(1990),《牛市、熊市和市场绵羊》
11.Michael Stutzer(1994),《资产价格的统计力学》
12.W. Brian Arthur, John H. Holland, Blake LeBaron, Richard Palmer和Paul Tayler(1997),“人工股票市场中内生预期下的资产定价”
13.陈树恒,Thomas Lux和Michele Marchesi(2001),“人工金融市场非线性结构的测试”
14.Laurent Calvet和Adlai Fisher(2001),“多重分形波动率的预测”
第三部分,国际和转型经济动态
15.保罗·克鲁格曼(1984),《美元的国际角色:理论与展望》
16.Jasmina Arifovic(1996),“遗传算法和实验经济中的汇率行为”
17.J. Barkley Rosser, Jr.和Marina Vcherashnaya Rosser(1997),“复杂动力学和系统变化:事情如何变得非常糟糕”
18.James B. Ramsey和张志峰(1997),“用波形字典分析外汇数据”
19.Richard E. Baldwin, Philippe Martin和Gianmarco I.P. Ottaviano(2001),《全球收入分化、贸易和工业化:增长起飞的地理》
20.J. Barkley Rosser, Marina Vcherashnaya Rosser, Stephen J. Guastello和Robert W. Bond, Jr.(2001),“混沌滞后和系统性经济转型:苏联投资模式”
21.Paul De Grauwe和Marianna Grimaldi(2002),“外汇市场的复杂性”
名称索引
第三卷:城市经济模型,进化经济学和生态经济系统
确认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城市和区域体系
1.托马斯·c·谢林(1971),《种族隔离的动态模型》
2.Tönu Puu(1981),“连续区域模型中的灾难性结构变化”
3.Peter M. Allen, Guy Engelen和Michele Sanglier(1986),“城市系统空间演化的通用动态模型”
4.Wolfgang Weidlich和Günter Haag(1987),“空间集聚过程的动态相变模型”
5.保罗·克鲁格曼(1997),《经济如何在空间中自我组织:新经济地理学概论》
6.藤田正久、保罗·克鲁格曼和森友哉(1999),《论等级城市体系的演化》
第二部分:进化的经济动力
7.理查德·m·古德温(1986),“经济作为一个进化的脉动器”
8.w·布莱恩·亚瑟(1989),“竞争技术、增长回报和历史事件的锁定”
9.Richard H. Day和Jean-Luc Walter(1989),“长期的经济增长:人口、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多阶段相互作用”
10.Dean Foster和Peyton Young(1990),《随机进化博弈动力学》
11.克里斯蒂安·林德格伦(1997),“博弈论模型中的进化动力学”
12.Ken Binmore和Larry Samuelson(1999),“进化漂移和平衡选择”
第三部分生态经济系统
13.狄克逊·d·琼斯和卡尔·j·沃尔特斯(1976),“灾难理论与渔业监管”
14.James E. Conklin和William C. Kolberg(1994),《大比目鱼的混乱?》”
15.J. Barkley Rosser, Jr. Carl Folke, Folke Günther, Heikki Isomaki, Charles Perrings和Tönu Puu(1994),“多层层次系统的不连续变化”
16.加德纳·布朗和乔纳森·拉夫加登(1995),《生态经济:关于收获和增长的笔记》
17.陈志奇(1997):“经济活动会导致气候混乱吗?”全球变暖的经济分析
18.S.R. Carpenter, D. Ludwig和W.A. Brock(1999),“面临潜在不可逆转变化的湖泊富营养化管理”
19.J. Barkley Rosser, Jr.(2001),“复杂生态-经济动态和环境政策”
名称索引
第一卷:方法论,相互作用的因素和微观经济模型
确认
小j·巴克利·罗瑟
第一部分哲学和方法论概述
1.Herbert A. Simon(1962),“复杂性的建筑”
2.彼得·s·阿尔宾(1982),《经济预测、计算和命题的元逻辑》
3.唐·拉沃伊(1989),《经济混乱还是自发秩序?》新科学观对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4.J. Barkley Rosser Jr.(1999),《论复杂经济动态的复杂性》
第二部分社会互动与学习动力
5.Hans Föllmer(1974),“具有许多相互作用主体的随机经济”
6.劳伦斯·e·布鲁姆(1993),《战略互动的统计力学》
7.艾伦·基尔曼(1993),《蚂蚁、理性和招聘》
8.William A. Brock和Cars H. Hommes(1997),“通往随机性的理性路径”
9.肯·科尔曼、约翰·h·米勒和斯科特·e·佩奇(1997),《蒂伯特模型中的政治制度和排序》
10.让-米歇尔·格兰蒙特(1998),“期望的形成和大型社会经济系统的稳定性”
11.Cars Hommes和Gerhard Sorger(1998),“一致期望均衡”
12.格奥尔格·c·哈特曼和奥托·e·罗斯勒(1998),“耦合耀斑吸引子-经济建模的离散原型”
13.William A. Brock和Steven N. Durlauf(2001),《社会互动的离散选择》
第三部分,竞争市场动态
14.马克·格兰诺维特和罗兰·宋(1986),“消费者需求中的人际效应阈值模型”
15.卡尔·基亚雷拉(1988),“蛛网模型:它的不稳定性和混沌的开始”
16.Duncan K. Foley(1994),“市场的统计均衡理论”
17.唐纳德·萨里(1995),“简单经济学的数学复杂性”
18.Jacob K. Goeree, Cars Hommes和Claus Weddepohl(1998),“离散Tâtonnement模型的稳定性和复杂动力学”
第四部分不完全竞争动力学
19.David Rand(1978),“游戏中的奇异现象和双寡头模式”
20.G.博南诺(1987),《垄断均衡与灾难理论》
21.T. Puu(1991),“双寡头定价中的混乱”
22.Michael Kopel(1996),“古诺双寡头模型中的简单和复杂调整动力学”
23.Gian Italo Bischi, Laura Gardini和Michael Kopel(2000),“市场份额吸引模型中的全球分岐分析”
24.Robert L. Axtell(2001),“美国公司规模的Zipf分布”
25.Robert L. Axtell(2002),“多智能体团队的非合作动力学”
名称索引
第二卷: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学
确认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波动与增长
1.R.H. Strotz, J.C. mccanulty和J.B. Naines, Jr.(1953),“古德温的商业周期非线性理论:一种电子模拟解决方案”
2.杰·w·福雷斯特(1977),《增长周期》
3.哈尔·r·瓦里安(1979),《灾难理论与商业周期》
4.Hans-Walter Lorenz(1992),“确定性经济系统中的多吸引子、复杂盆地边界和瞬态运动”
5.Per Bak, Kan Chen, José Scheinkman和Michael Woodford(1993),“来自独立部门冲击的聚集波动:生产和库存动态模型中的自组织临界”
6.Steven N. Durlauf(1993),《非遍历性经济增长》
7.青木正尾(1995),“交互因子的经济波动:动态和随机外部性”
8.Leo Kaas(1998),“在动态宏观经济模型中稳定混沌”
第二部分金融市场
9.塞曼(1974),《论股票交易所的不稳定行为》
10.戴(Richard H. Day)和黄卫红(1990),《牛市、熊市和市场绵羊》
11.Michael Stutzer(1994),《资产价格的统计力学》
12.W. Brian Arthur, John H. Holland, Blake LeBaron, Richard Palmer和Paul Tayler(1997),“人工股票市场中内生预期下的资产定价”
13.陈树恒,Thomas Lux和Michele Marchesi(2001),“人工金融市场非线性结构的测试”
14.Laurent Calvet和Adlai Fisher(2001),“多重分形波动率的预测”
第三部分,国际和转型经济动态
15.保罗·克鲁格曼(1984),《美元的国际角色:理论与展望》
16.Jasmina Arifovic(1996),“遗传算法和实验经济中的汇率行为”
17.J. Barkley Rosser, Jr.和Marina Vcherashnaya Rosser(1997),“复杂动力学和系统变化:事情如何变得非常糟糕”
18.James B. Ramsey和张志峰(1997),“用波形字典分析外汇数据”
19.Richard E. Baldwin, Philippe Martin和Gianmarco I.P. Ottaviano(2001),《全球收入分化、贸易和工业化:增长起飞的地理》
20.J. Barkley Rosser, Marina Vcherashnaya Rosser, Stephen J. Guastello和Robert W. Bond, Jr.(2001),“混沌滞后和系统性经济转型:苏联投资模式”
21.Paul De Grauwe和Marianna Grimaldi(2002),“外汇市场的复杂性”
名称索引
第三卷:城市经济模型,进化经济学和生态经济系统
确认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城市和区域体系
1.托马斯·c·谢林(1971),《种族隔离的动态模型》
2.Tönu Puu(1981),“连续区域模型中的灾难性结构变化”
3.Peter M. Allen, Guy Engelen和Michele Sanglier(1986),“城市系统空间演化的通用动态模型”
4.Wolfgang Weidlich和Günter Haag(1987),“空间集聚过程的动态相变模型”
5.保罗·克鲁格曼(1997),《经济如何在空间中自我组织:新经济地理学概论》
6.藤田正久、保罗·克鲁格曼和森友哉(1999),《论等级城市体系的演化》
第二部分:进化的经济动力
7.理查德·m·古德温(1986),“经济作为一个进化的脉动器”
8.w·布莱恩·亚瑟(1989),“竞争技术、增长回报和历史事件的锁定”
9.Richard H. Day和Jean-Luc Walter(1989),“长期的经济增长:人口、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多阶段相互作用”
10.Dean Foster和Peyton Young(1990),《随机进化博弈动力学》
11.克里斯蒂安·林德格伦(1997),“博弈论模型中的进化动力学”
12.Ken Binmore和Larry Samuelson(1999),“进化漂移和平衡选择”
第三部分生态经济系统
13.狄克逊·d·琼斯和卡尔·j·沃尔特斯(1976),“灾难理论与渔业监管”
14.James E. Conklin和William C. Kolberg(1994),《大比目鱼的混乱?》”
15.J. Barkley Rosser, Jr. Carl Folke, Folke Günther, Heikki Isomaki, Charles Perrings和Tönu Puu(1994),“多层层次系统的不连续变化”
16.加德纳·布朗和乔纳森·拉夫加登(1995),《生态经济:关于收获和增长的笔记》
17.陈志奇(1997):“经济活动会导致气候混乱吗?”全球变暖的经济分析
18.S.R. Carpenter, D. Ludwig和W.A. Brock(1999),“面临潜在不可逆转变化的湖泊富营养化管理”
19.J. Barkley Rosser, Jr.(2001),“复杂生态-经济动态和环境政策”
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