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装
《文化遗产法》
这一综合性的主要文章集涵盖了与有形文化材料(如考古和土著文物、美术、沉船和文化遗址)和非物质遗产(如传统知识和遗传信息)有关的广泛的国际法律问题。具体议题包括定义和归属、文物和遗址现场保护、文物非法贩运和遣返、非物质遗产保护等问题。特别注意教科文组织条约和其他国际文书的适用条款以及有关的国际私法规则。结语部分重点讨论了通过诉讼和其他方式解决文化遗产纠纷的问题。连同纳夫齐格教授的介绍,这本权威的卷将对学生和专业人士都非常有价值。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一综合性的主要文章集涵盖了与有形文化材料(如考古和土著文物、美术、沉船和文化遗址)和非物质遗产(如传统知识和遗传信息)有关的广泛的国际法律问题。具体议题包括定义和归属、文物和遗址现场保护、文物非法贩运和遣返、非物质遗产保护等问题。特别注意教科文组织条约和其他国际文书的适用条款以及有关的国际私法规则。结语部分重点讨论了通过诉讼和其他方式解决文化遗产纠纷的问题。连同纳夫齐格教授的介绍,这本权威的卷将对学生和专业人士都非常有价值。
贡献者
26篇文章,从1969年到2009年
贡献者包括:K. Appiah, P. Bator, C. Coggins, L. Elliott, C. Forrest, P. Gerstenblith, L. Kaye, J. Merryman, L. Prott, A. Rau
贡献者包括:K. Appiah, P. Bator, C. Coggins, L. Elliott, C. Forrest, P. Gerstenblith, L. Kaye, J. Merryman, L. Prott, A. Rau
内容
内容:
确认
James A.R. Nafziger
第一部分定义和基础
1.林德尔V.普洛特和帕特里克J.奥基夫(1992),“‘文化遗产’还是‘文化财产’?””
2.Janet Blake(2000),“关于文化遗产的定义”
3.里卡多·j·埃利亚(1997),《考古资源的掠夺、收集和破坏》
4.克莱门西·柯金斯(1969),《前哥伦布时代文物的非法贩运》
5.罗斯玛丽·j·库姆(1993),《文化的属性和拥有身份的政治:文化挪用争议中的本土主张》
6.夸梅·安东尼·阿皮亚(2006),《这是谁的文化?》”
家族企业的控制结构
A.国际公法
1.物件及地点
7.约翰·亨利·梅瑞曼(1986),《文化财产的两种思考方式》
8.林德尔·v·普洛特(2005),《文物的国际运动》
9.Folarin Shyllon(2000-2),《非洲国家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统一国际法会公约恢复文物及仲裁的作用》
10.Sabine von Schorlemer(2008),“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易北河谷和德累斯顿的思考Waldschlösschen桥”
11.Natasha A. Affolder(2009),《国际条约的私人生活》
12.图里奥·斯科瓦齐(2001),《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13.克雷格·福雷斯特(2002),《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新国际制度》
14.James A.R. Nafziger(2003),“海事法庭在与历史沉船相关的诉讼中不断演变的角色”
15.Francesco Francioni和Federico Lenzerini(2003),《巴米扬大佛的毁灭与国际法》
16.Mary E. Footer和Christoph Beat Graber(2000),“贸易自由化和文化政策”
2.非物质文化遗产
17.Robert K. Paterson和Dennis S. Karjala(2003-04),《超越知识产权解决土著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8.James D. Nason和Joakim Peter(2009),“让戎不犯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楚克传统知识产权的识别和保护”
19.Lisa M. Elliott(2009),“古代DNA的产权:文化重要性对遗传信息所有权的影响”
B.国际私法
20.保罗·m·巴托(1982),《国际艺术贸易论文集》
21.帕特丽夏·杨布罗德·雷汉(2001),《混乱的调色板:被盗艺术品的原始所有者和善意购买者之间诉讼中的法律冲突》
22.Kurt Siehr(2008),《商业交易与国际私法下国家豁免的丧失》
C.市场监管
23.Patty Gerstenblith(2007),“控制国际古物市场:减少危害,保护过去”
第三部分争议解决
24.诺曼·帕尔默(2000),《博物馆与大屠杀:诉讼的徒劳》
25.Lawrence M. Kaye(2006),“文化遗产纠纷的避免与解决:大屠杀期间被掠夺艺术品的恢复”
26.Alan Scott Rau(1999),“艺术纠纷调解”
确认
James A.R. Nafziger
第一部分定义和基础
1.林德尔V.普洛特和帕特里克J.奥基夫(1992),“‘文化遗产’还是‘文化财产’?””
2.Janet Blake(2000),“关于文化遗产的定义”
3.里卡多·j·埃利亚(1997),《考古资源的掠夺、收集和破坏》
4.克莱门西·柯金斯(1969),《前哥伦布时代文物的非法贩运》
5.罗斯玛丽·j·库姆(1993),《文化的属性和拥有身份的政治:文化挪用争议中的本土主张》
6.夸梅·安东尼·阿皮亚(2006),《这是谁的文化?》”
家族企业的控制结构
A.国际公法
1.物件及地点
7.约翰·亨利·梅瑞曼(1986),《文化财产的两种思考方式》
8.林德尔·v·普洛特(2005),《文物的国际运动》
9.Folarin Shyllon(2000-2),《非洲国家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统一国际法会公约恢复文物及仲裁的作用》
10.Sabine von Schorlemer(2008),“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易北河谷和德累斯顿的思考Waldschlösschen桥”
11.Natasha A. Affolder(2009),《国际条约的私人生活》
12.图里奥·斯科瓦齐(2001),《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13.克雷格·福雷斯特(2002),《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新国际制度》
14.James A.R. Nafziger(2003),“海事法庭在与历史沉船相关的诉讼中不断演变的角色”
15.Francesco Francioni和Federico Lenzerini(2003),《巴米扬大佛的毁灭与国际法》
16.Mary E. Footer和Christoph Beat Graber(2000),“贸易自由化和文化政策”
2.非物质文化遗产
17.Robert K. Paterson和Dennis S. Karjala(2003-04),《超越知识产权解决土著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8.James D. Nason和Joakim Peter(2009),“让戎不犯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楚克传统知识产权的识别和保护”
19.Lisa M. Elliott(2009),“古代DNA的产权:文化重要性对遗传信息所有权的影响”
B.国际私法
20.保罗·m·巴托(1982),《国际艺术贸易论文集》
21.帕特丽夏·杨布罗德·雷汉(2001),《混乱的调色板:被盗艺术品的原始所有者和善意购买者之间诉讼中的法律冲突》
22.Kurt Siehr(2008),《商业交易与国际私法下国家豁免的丧失》
C.市场监管
23.Patty Gerstenblith(2007),“控制国际古物市场:减少危害,保护过去”
第三部分争议解决
24.诺曼·帕尔默(2000),《博物馆与大屠杀:诉讼的徒劳》
25.Lawrence M. Kaye(2006),“文化遗产纠纷的避免与解决:大屠杀期间被掠夺艺术品的恢复”
26.Alan Scott Rau(1999),“艺术纠纷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