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金融市场与金融脆弱性
这些权威的卷展示了关于金融市场中金融脆弱性的理论和发生率以及应对脆弱性的政策的最重要的出版工作。丛书涵盖了近期央行关于金融脆弱性的讨论和模拟金融脆弱性的模型。其内容包括对我们当前对信贷如何在金融市场中产生的理解、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信贷在社会中运作的方式的重要历史贡献。对于决策者、央行官员以及银行业和金融业的高管来说,这些数据是一种关键资源,他们需要扩展对金融脆弱性的理解,并开发出管理此类困难的工具。专门研究银行和金融经济学的学者将在两卷书中方便地找到有关信贷市场病理的重要研究材料。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些权威的卷展示了关于金融市场中金融脆弱性的理论和发生率以及应对脆弱性的政策的最重要的出版工作。丛书涵盖了近期央行关于金融脆弱性的讨论和模拟金融脆弱性的模型。其内容包括对我们当前对信贷如何在金融市场中产生的理解、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信贷在社会中运作的方式的重要历史贡献。对于决策者、央行官员以及银行业和金融业的高管来说,这些数据是一种关键资源,他们需要扩展对金融脆弱性的理解,并开发出管理此类困难的工具。专门研究银行和金融经济学的学者将在两卷书中方便地找到有关信贷市场病理的重要研究材料。
贡献者
32篇文章,从1873年到2009年
贡献者包括:白芝浩、伯南克、费雪、加尔布雷斯、古德哈特、凯恩斯、金德尔伯格、明斯基、米什金、席勒
贡献者包括:白芝浩、伯南克、费雪、加尔布雷斯、古德哈特、凯恩斯、金德尔伯格、明斯基、米什金、席勒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确认
Jan Toporowski
第一部分,中央银行与银行和资产市场的不稳定
1.威廉·a·艾伦和杰弗里·伍德(2006),《定义和实现金融稳定》
2.罗伯特·m·索洛(1982),《论最后贷款人》
3.亨利·c·西蒙斯(1936),《货币政策中的规则与权威》
第二部分最新模型
4.Douglas W. Diamond和Philip H. Dybvig(1983),《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
5.Albert M. Wojnilower(1980),“信贷紧缩在近代金融史上的核心作用”
6.Charles A.E. Goodhart, Pojanart Sunirand和Dimitrios P. Tsocomos(2004),“一个分析金融脆弱性的模型:应用”
7.富兰克林·艾伦和道格拉斯·盖尔(2004),《金融脆弱性、流动性和资产价格》
8.Sushil Bikhchandani, David Hirshliefer和Ivo Welch(1992),“作为信息瀑布的时尚、时尚、习俗和文化变化理论”
9.Josef Steindl(1990),“投机市场中的预期离散”
第三部分历史讨论
10.沃尔特·白杰浩特([1873]1931),《为什么伦巴第街经常很沉闷,有时却非常兴奋》和《英格兰银行履行其保留良好银行准备金和有效管理其职责的模式的更准确解释》
11.索尔斯坦·凡勃伦(1904),《现代福利理论》
12.罗莎·卢森堡([1913]1951),《国际贷款》
1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13]1973),“序言。银行家在多大程度上要为危机和萧条的交替负责?”
1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2007),“长期预期的状态”
15.欧文·费雪(1933),“大萧条的债务-通缩理论”
16.R.G.霍特雷(1962),“新版前言”
卷二世
确认
编辑对这两卷的介绍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当前框架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1991),“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危机:一个历史的视角”
2.卡洛斯·迪亚斯-亚历杭德罗(1985),“再见,金融压抑,你好,金融崩溃”
3.Asli Demirgüç-Kunt和Enrica Detragiache(1999),“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脆弱性”
4.巴里·艾肯格林、里卡多·豪斯曼和乌戈·帕尼扎(2007),《货币错配、债务不容忍和原罪:为什么它们不一样,为什么重要》
5.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96),《结论:历史的教训》,《附录A》和《附录B》
6.Robert J. Shiller(2001),“自由社会中的投机波动”
7.Jan Kregel(2007),“金融市场的自然不稳定性”,列维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第523号,12月,1-28亿b0
第二部分金融脆弱性与宏观经济
8.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1954]1992),《因果关系》
9.马丁·h·沃尔夫森(1994),《金融危机的商业周期模型》
10.E.P.戴维斯(1992),“系统性风险的经济理论”
第三部分金融脆弱性的宏观经济理论
11.海曼·明斯基(1982),《金融不稳定假说:资本主义过程和经济行为》
12.Philip Arestis和Murray Glickman(2002),《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用明斯基的方式驱散幻觉》
13.约瑟夫·斯坦德尔(1989),《储蓄与债务》
14.本·伯南克和马克·格特勒(1989),“代理成本、净资产和业务波动”
第四部分,社会风险与金融脆弱性
15.Robert J. Shiller(1993),“对冲长期收入流的机制”,“国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市场”和“使之发生”
16.Jan Toporowski(2009),《财务依赖的经济学和文化》
名称索引
体积我
确认
Jan Toporowski
第一部分,中央银行与银行和资产市场的不稳定
1.威廉·a·艾伦和杰弗里·伍德(2006),《定义和实现金融稳定》
2.罗伯特·m·索洛(1982),《论最后贷款人》
3.亨利·c·西蒙斯(1936),《货币政策中的规则与权威》
第二部分最新模型
4.Douglas W. Diamond和Philip H. Dybvig(1983),《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
5.Albert M. Wojnilower(1980),“信贷紧缩在近代金融史上的核心作用”
6.Charles A.E. Goodhart, Pojanart Sunirand和Dimitrios P. Tsocomos(2004),“一个分析金融脆弱性的模型:应用”
7.富兰克林·艾伦和道格拉斯·盖尔(2004),《金融脆弱性、流动性和资产价格》
8.Sushil Bikhchandani, David Hirshliefer和Ivo Welch(1992),“作为信息瀑布的时尚、时尚、习俗和文化变化理论”
9.Josef Steindl(1990),“投机市场中的预期离散”
第三部分历史讨论
10.沃尔特·白杰浩特([1873]1931),《为什么伦巴第街经常很沉闷,有时却非常兴奋》和《英格兰银行履行其保留良好银行准备金和有效管理其职责的模式的更准确解释》
11.索尔斯坦·凡勃伦(1904),《现代福利理论》
12.罗莎·卢森堡([1913]1951),《国际贷款》
1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13]1973),“序言。银行家在多大程度上要为危机和萧条的交替负责?”
1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2007),“长期预期的状态”
15.欧文·费雪(1933),“大萧条的债务-通缩理论”
16.R.G.霍特雷(1962),“新版前言”
卷二世
确认
编辑对这两卷的介绍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当前框架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1991),“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危机:一个历史的视角”
2.卡洛斯·迪亚斯-亚历杭德罗(1985),“再见,金融压抑,你好,金融崩溃”
3.Asli Demirgüç-Kunt和Enrica Detragiache(1999),“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脆弱性”
4.巴里·艾肯格林、里卡多·豪斯曼和乌戈·帕尼扎(2007),《货币错配、债务不容忍和原罪:为什么它们不一样,为什么重要》
5.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96),《结论:历史的教训》,《附录A》和《附录B》
6.Robert J. Shiller(2001),“自由社会中的投机波动”
7.Jan Kregel(2007),“金融市场的自然不稳定性”,列维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第523号,12月,1-28亿b0
第二部分金融脆弱性与宏观经济
8.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1954]1992),《因果关系》
9.马丁·h·沃尔夫森(1994),《金融危机的商业周期模型》
10.E.P.戴维斯(1992),“系统性风险的经济理论”
第三部分金融脆弱性的宏观经济理论
11.海曼·明斯基(1982),《金融不稳定假说:资本主义过程和经济行为》
12.Philip Arestis和Murray Glickman(2002),《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用明斯基的方式驱散幻觉》
13.约瑟夫·斯坦德尔(1989),《储蓄与债务》
14.本·伯南克和马克·格特勒(1989),“代理成本、净资产和业务波动”
第四部分,社会风险与金融脆弱性
15.Robert J. Shiller(1993),“对冲长期收入流的机制”,“国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市场”和“使之发生”
16.Jan Toporowski(2009),《财务依赖的经济学和文化》
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