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法

精装

国际环境法

9781783476701 Edward Elgar发布
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学院名誉教授、格里菲斯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Donald K. Anton编辑
出版时间:2021 国际标准书号:978 1 78347 670 1 程度:c 1592页
这两卷集包含了国际环境法(IEL)领域的杰出学者、实践者和决策者的主要文章的代表性选择。安东教授的贡献主要有三条:第一,论文探讨了跨国环境问题的挑战和环境法的性质,包括基本原则和概念、行为者、遵守和执行。其次,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包括大气、海洋和有害物质,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和应用。最后,本书探讨了国际经济法与其他国际法律制度,包括国际贸易和人权的相互作用。所有的贡献都反映了广泛的观点多样性,涵盖了IEL目前讨论的最重要的关键领域。

版权和权限

向图书管理员推荐

你的资料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细节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信息
这两卷集包含了国际环境法(IEL)领域的杰出学者、实践者和决策者的主要文章的代表性选择。安东教授的贡献主要有三条:第一,论文探讨了跨国环境问题的挑战和环境法的性质,包括基本原则和概念、行为者、遵守和执行。其次,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包括大气、海洋和有害物质,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和应用。最后,本书探讨了国际经济法与其他国际法律制度,包括国际贸易和人权的相互作用。所有的贡献都反映了广泛的观点多样性,涵盖了IEL目前讨论的最重要的关键领域。

除了编辑的原创性介绍,这本文集对对国际环境法感兴趣的学者、研究人员、实践者和学生来说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贡献者
35篇文章,从1978年到2014年
贡献者包括:D. Bodansky, J. Brunnée, D. Esty, S. McCaffrey, P.H. Sand, P. Sands, C. Stone, C. Tinker, E. Weiss
内容
内容:

介绍Donald K. Anton

第一部分概述了挑战和国际法反应的出现
1.Manfred Lachs(1990),“环境的挑战”,国际和比较法季刊,39663-69

2.奥斯卡施卡特(1991),“国际环境法的出现”,国际事务,44,457-93

3. Edith Brown Weiss(1993),'国际环境法:当代问题和新世界秩序的出现',乔治城法杂志,81,675-710

4.Timo Koivurova(2014),“国际环境法的基本问题”,载于《国际环境法导论》,第1章,第8-26节(不包括图片或文本框)

第二部分基本原则和概念
5.RüdigerWolfrum(1990),'宗旨和国际环境法原则',33,308-30

6.Philippe Sands & Jacqueline Peel(与Adriana Fabra & Ruth MacKenzie合作)(2012),“一般原则和规则”,《国际环境法原则》,第三版,第6章,187-237

第三部分规范
7.Malgosia A. Fitzmaurice(2001),“国际环境法:法律规则的来源、形成和种类”,载于《国际环境保护》第二章,96-149

8.Pierre-Marie Dupuy(2007年),“习惯国际法和一般原则的形成”,《牛津国际环境法手册》,第19章,449-65(不包括推荐阅读)

9.Jutta Brunnée(2002年),“应对同意:多边环境协定下的立法”,莱顿国际法杂志,15,1-52

10.罗宾R。邱吉尔和盖尔·乌尔夫斯坦(2000),“多边环境协定中的自治制度安排:国际法中一个很少被注意的现象”,《美国国际法杂志》,94(4),623-59

11.Naomi Roht Arriaza(1995),“转移监管点: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全球贸易与环境立法”,生态法季刊,22,479–539

第四部分行动者,机构和治理
12. Kal Raustiala,(1997)国家,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的国际研究季刊,41,719-40

13.Gerhard Loibl(2001),“国际组织在制定国际环境谈判的国际法中的作用——实证研究”,非国家行为者与国际法1,41–66

14.Steven R. Ratner(2001),“公司与人权:法律责任理论”,耶鲁大学法律学报111,443-545

15.Daniel C. Esty和Maria H. Ivanova,(2002)“重振全球环境治理:功能驱动的方法”,载于《全球环境治理:选择和机会》(Daniel C. Esty和Maria H. Ivanova编)第10章,181-203页

16.Nathalie Bernasconi-Osterwalder和David Hunter(2002),“多边开发银行的民主化”,在新“公共”:公众参与的全球化,151-64

17.Ellen Hey(2003),“可持续发展、规范发展和决策的合法性”,《荷兰国际法年鉴》24,3-53

第五部分问题领域和实质法
18.Martti koskenemi(1992),《违反条约还是不遵守?》《关于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思考》,《国际环境法年鉴》,3,123 n -62

19.彼得H. SAND(1996),'制度建设,协助遵守国际环境法:观点'ZeitschriftFürAusländischesÖffentlichesrefhtundvölkerrecht56,774-95

20.Alexander Gillespie(2003),“国际环境法的实施和遵守问题:三个国际制度的现状”,《新西兰环境法杂志》第7期,53-84页

21.Carsten Helm & Detlef Sprinz,(2000)“国际环境制度有效性的测量”,《冲突解决期刊》44,630 - 52

22.罗纳德B. Mitchell,(2002)“评估国际环境制度”全球环境政治2,58-83的定量方法



第II卷

内容:

简介编辑的介绍出现在卷I中

第一部分发布领域和实质法
一个大气
1..Phoebe Okowa (2006), ‘The Legacy of Trail Smelter in the Field of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in Rebecca M. Bratspies and Russell A. Miller (eds), Transboundary Harm in International Law: Lessons from the Trail Smelter Arbitration, Chapter 16, 195–208

2.David D. Caron(1991),“保护平流层臭氧层和国际环境立法的结构”,黑斯廷斯国际和比较法评论,14,755 - 80

3.Daniel Bodansky(2011),“两个建筑的故事:曾经和未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机制”,亚利桑那州法律期刊,43,697 - 712

B海洋
4.莫伊拉·麦康奈尔(Moira L. McConnell)和埃德加·戈尔德(Edgar Gold),“现代海洋法:保护和保存海洋环境的框架”,凯斯西保留地国际法学报,23,83-105

5.乔纳森一世。查尼(1994),“海洋环境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律师,28879-902

6. Lee Kimball(2003),“国际海洋治理”,7-84

7. David Freestone,(2012)“国家管辖区国际海洋和沿海法”27,191-204之外的国际治理,责任,责任和管理

C生物多样性
8. Michael J.Glennon,(1990)'有国际法失败了大象(1990)美国国际法84,1-43

9. Catherine Tinker(1995),“新品种”条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步伐环境法”,191-218

10.大卫R。唐斯(1993),“生物多样性贸易的新外交: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和知识产权”,图罗跨国法杂志,4,1–46

11.Erik J. Molenaar,(2007)“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国际海洋和海岸法期刊》第22期,89-124页

12.Evanson Chege Kamau、Bevis Fedder和Gerd Winter(2010年),“关于获得遗传资源和利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新内容以及对提供国和使用国以及科学界的影响”,法律、环境与发展杂志,6,246–62

D危险物质和技术
13. Katharina Kummer,(1992)'危险废物中跨界交通的国际监管:1989年巴塞尔公约,国际和比较法季度41,530-62

14.Richard W. Emory, Jr.,(2001),“探讨鹿特丹公约对事先知情同意的保护”,科罗拉多国际环境法与政策杂志12,47-70

15.Joel Mintz,(2001年),“为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喝彩: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总结和评估”,乔治敦国际环境法评论,14

16.Henrik Selin,(2014),“全球环境法和有害物质条约的制定:水俣公约和汞减排”,全球环境政治14,1-19

E淡水
17.Stephen McCaffrey,(1994)“国际水道法:目前的问题,未来的趋势”,载于《环境法》,纪念Wolfgang E. Burhenne的论文集,113-35

18.John Scanlon和Alejandro Iza,(2003)《环境流动的国际法律基础》,国际环境法年鉴,14,81–100

19.Patricia Wouters, Sergei Vinogradov & Bjørn-Oliver Magsig,(2008)“水安全、水团结和国际法:一条流经它的河流……”《国际环境法年鉴》19,97-134

F极地地区
20.唐纳德R. Rothwell,(2000)的“极地环保和国际法”:1991年南极议定书“欧洲国际法杂志11,591-614

21. Kees Bastmeijer和Steven Hendel(2009),“保护区概念在保护世界”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南极洲,乌得勒支,法律评价5,61-79

22.Timo Koivurova(2003年),“国际环境法在北极的重要性”,芬兰国际法年鉴14,341–54

23.奥拉夫·施拉姆·斯托克(Olav Schram Stokke),(2009)“保护北极环境:全球和区域制度的相互作用”,《极地法年鉴》第1349 - 70页

第二部分状态相互作用
A贸易、投资和环境
24. Thomas J. Schoenbaum,(1997)'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继续寻求和解'美国国际法杂志91,268-313

25.Konrad von Moltke(2002),“国际投资和可持续性:制度形成的选择”,载于《地球扫描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读本》(Kevin Gallagher和Jacob Werksman编辑),第15章,345–69

B人权与环境
26. Dinah Shelton,(2001)人民权利(Philip Alston,Ed)的“环境权利”。第6,189-258章

27.约翰·h·诺克斯(2009),《气候变化与人权法》,《弗吉尼亚国际法期刊》,第50期,163-218页

C .使用武力与环境
28.Richard Falk,(1992)《环境保护和战争法:关于武装冲突时保护环境的第五项日内瓦公约》第5章,78-95,“战争环境法:导言”

29. Christopher D. Stone, (2000) ‘The Environment in Wartime: An Overview’ in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War: Legal, Economic, and Scientific Perspectives (Jay E. Austin & Carl E. Bruch, eds.) chap 2, 16–38

索引






我的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