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法

精装

国际劳动法

9781783476022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
由Barbara J. Fick,Notre Dame法学院大学副教授,美国副教授
发布日期:2016年 ISBN:978 1 78347 602 2 程度:904 PP.
这种及时的卷提供了各种精选的精选文章,可分析和辩论国际劳工法领域的主要主题。该集合特别集中注意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组织)在通过和执行劳工标准方面的中心作用,以及构成《劳工组织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基础的劳工组织公约的规范内容。其他条款严格审议了非劳工组织执行劳工标准的机制,并评估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一组文章反映了国际劳工法的未来以及如何受国际劳工组织宣言,对全球经济体制中劳动力市场性质的对话的影响。

版权和许可

推荐图书管理员

你的资料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信息
这个及时的卷提供了一个选择的开创性文章,分析和辩论当前的关键主题在国际劳工法领域的分析和辩论当前的关键主题。该集合特别集中注意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组织)在通过和执行劳工标准方面的中心作用,以及构成《劳工组织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基础的劳工组织公约的规范内容。其他条款严格审议了非劳工组织执行劳工标准的机制,并评估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一组文章反映了国际劳工法的未来以及如何受国际劳工组织宣言,对全球经济体制中劳动力市场性质的对话的影响。
在国际劳工法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集合特别集中注意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组织)在通过和执行劳工标准方面的中心作用,以及构成《劳工组织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基础的劳工组织公约的规范内容。其他条款严格审议了非劳工组织执行劳工标准的机制,并评估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一组文章反映了国际劳工法的未来以及如何受国际劳工组织宣言,对全球经济体制中劳动力市场性质的对话的影响。

这篇论文集合的领先权力编辑,以及Fick教授的原始介绍,将是关于国际劳工法主题的学术,研究人员和从业者的宝贵借鉴来源。

贡献者
27篇文章,约会于1977年至2013年
贡献者包括:P. Alston,B. Creigution,H. Dunning,L. Hoders,J. Hodges-Aeberhard,A.Marx,F. Maupain,H.Nielsen,E. Weisban,J. Witte,J. Wite
内容
内容:

芭芭拉·j·菲克

第一部分是国际劳工组织在国际劳动法政权中的作用
1.Laurence R. Helfer(2006),“理解国际组织的变化:国际劳工组织的全球化和创新”,Vanderbilt Law Review, 59(3), 4月,649 -726

2.尼古拉斯·瓦尔蒂科斯(1977),“比较法与国际劳工组织”,《比较劳动法》,第2,273-88页

3. Francis Maupain(1999),“国际劳工处争议的解决”,国际经济法,2(2),6月,273-93

4.Alfred Wisskirchen(2005),“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制定和监督活动:法律问题和实践经验”,《国际劳工评论》,144(3),9月253-89日

5.爱德华WEISBAND(2000),“话语多边主义:国际劳工组织劳动标准监测制度的全球基准,羞耻和学习,国际研究季刊,44(4),12月,643-66

第二部分核心劳工权利的实质内容
6. Harold Dunning(1998),“联合会自由和组织权的公约”的起源,国际劳工审查,137(2),149-67

7.简·霍奇斯-埃伯哈德(1989),《第87号公约第2条中的组织权利:工人“毫无区别”是什么意思?,《国际劳工评论》,128 (2),177-94

8. Jane Hodges-Aeberhard和Alberto Odero de Dios(1987年),关于罢工自由委员会委员会的原则,国际劳动评论,126(5),9月至10月,543-63

9.李·斯普斯顿(2013年),“国际劳工组织监管制度危机:罢工权争议”,国际比较劳工法和工业关系,29(2),199-218

10. Bernard Gernigon,Alberto Odero和Horacio Guido(2000),“国际劳工组织关于集体谈判的原则”,国际劳工审查,139(1),3月3日,33-5

11. Henrik Karl Nielsen(1994),“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11号公约歧视概念,国际和比较法季度,43(4),10月,827-56

12.迈克凯德(2009年),21世纪强迫劳动,反奴隶制国际和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1-21

13. Breen Creighton(1997),'打击童工:国际劳工标准的作用,比较劳动法,18,362-96

14. Karl Hanson和Arne Vandaele(2003年),“工作儿童和国际劳务法”,国际儿童权利杂志,11(1),73-146

国际劳工组织以外的第二部分执法机制
15. Margaret Levi, Christopher Adolph, Daniel Berliner, Aaron Erlich, Anne Greenleaf, Milli Lake and Jennifer Noveck (2013), ‘Align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Why, When and How to Uphold Labor Standards’,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38

16. Jan Martin Witte(2008年),“在实现核心劳工标准方面,”​​促进核心劳动标准“的行为和标准守则的潜在和限制:自愿守则和社会条款的潜在和限制。文献述评,第4章,德国埃斯克(Eschborn):Deutsche GesellschaftFürTechnischeZusammenarbeit(GTZ)GmbH,52-76

17. Akel Marx和Jan Wouters(2013年),“私人法规重新设计执法 - 国际劳动治理的案例”,第126号工作文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11月1日至20日

18. LEYLA DAVARNEJAD(​​2011),'在软法的阴影下:在经合组织跨国企业指南下处理企业社会责任争议,2011(2),351-85

19. Brian W. Burkett(2011),“国际框架协议”:新兴国际监管方法或通过欧洲现象?',加拿大劳动和就业法,16,81-114

20.Renée-Claude Drouin(2010),通过国际框架协议(促进基本劳工人权:实际结果和挑战),比较劳动法和政策杂志,31(3),591-636

21. Jan Martin Witte(2008年),'贸易杠杆吗?通过社会条款,实现核心劳动标准的潜在和限制促进核心劳动力标准:自愿法典和社会条款的潜在和限制。介绍了文献,第3章,博尔博恩,德国:Deutsche GesellschaftFür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GTZ)GmbH,23-50

22. Franz Christian Ebert和Anne Posthuma(2010年),“贸易安排的劳动力规定:当前趋势和观点”,国际劳工组织讨论文件205,1-35

23. Lance Compa和Jeffrey S. Vogt(2001),“普遍偏好制度中的劳动权利:一个20年的审查”,比较劳动法和政策杂志,22(2-3),199-238

第四部分是对核心劳工权利和国际劳工法未来的思考
24.菲利普·阿尔斯顿(2004年),“核心劳工标准”和国际劳工权利制度的转型,欧洲国际法杂志,15(3),6月,457- 521

25. Brian A. Langille(2005),'核心劳工权利 - 真实的故事(答复阿尔斯顿)',欧洲国际法杂志,16(3),6月,409-37

26. Kevin Kolben(2010年),“劳动权利为人权?”,弗吉尼亚州国际法杂志,50(2),449-84

27. Harry W. Arthurs (2012), ‘Making Bricks Without Straw: The Creation of a Transnational Labour Regime’, in Gráinne de Búrca, Claire Kirkpatrick and Joanne Scott (eds), Critical Leg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 Governance: Liber Amicorum David M. Trubek, Chapter 7, Oxford, UK: Hart Publishing, 129–42

指数
我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