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营销:现代与经典论文》

精装

《国际营销:现代与经典论文》

9781843766490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由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前市场营销学教授兼研究主任Stanley J. Paliwoda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普利司通国际营销学名誉教授John K. Ryans, Jr.编辑
出版时间:2008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84376 649 0 程度:1888页
这本权威的三卷合集介绍了过去三十年在国际营销领域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和论文。它既包括经典文章,也包括来自新一代顶级研究人员的前沿论文,这些研究人员通过理论严谨和使用最新的研究方法获得信息。

版权及权限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本权威的三卷合集介绍了过去三十年在国际营销领域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和论文。它既包括经典文章,也包括来自新一代顶级研究人员的前沿论文,这些研究人员通过理论严谨和使用最新的研究方法获得信息。

《国际市场营销:现代与经典论文》是一部三卷本的主要著作,材料分为二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力求在概念与经验、解释性与探索性之间取得平衡。

对于学者、研究人员、研究生和从业者来说,这将是在新的全球化世界中应对营销复杂性的必要读物。
的一致好评
帕利沃达教授和瑞安教授整理了一本关于国际营销中批判性写作的重要文集。许多文章被该领域的专家视为经典。广泛的文章涵盖了出口、国际化和其他国际营销中的战略问题,这些问题很少像本出版物中那样得到很好的整合。这本出版物将成为今后国际营销专业学生和学者的重要资源。作者为国际营销做出了巨大贡献。”
- George Tesar, Umeå大学,瑞典
贡献者
从1973年到2006年,101篇文章
贡献者包括:P. Buckley, M. Czinkota, P. Doyle, S. Jain, W. Keegan, T. Levitt, H. Perlmutter, A.C. Samli, K. Simmonds, V. Terpstra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确认

斯坦利·j·帕里沃达和小约翰·k·瑞安

第一部分国际营销介绍
1.彼得·巴克利(2002),《国际商业与国际营销》
2.Michael R. Czinkota和Ikka A. Ronkainen(2003),《国际营销宣言》
3.彼得·道尔(2000),《评估营销的贡献》
4.肯尼斯·西蒙兹(1999),《高管洞察:国际营销——避免七个致命陷阱》
5.弗恩·特普斯特拉(1987),《国际营销的演变》

第二部分国际化
6.S. Tamer Cavusgil(1998),“视角:国际营销中的知识发展”
7.Stephen E. Christophe和Hun Lee(2002),《国际化的重要性:基于市场的评估》
8.Jan Johanson和Jan- erik Vahlne(1990),“国际化的机制”
9.潘毅刚和David K. Tse(2000),“市场进入模式的层次模型”
10.杰里尔·怀特洛克(2002),“国际化理论及其对市场进入的影响”

第三部分全球化
11.C.塞缪尔·克雷格和苏珊·道格拉斯(1996),《全球市场发展战略:一个进化的视角》
12.C.塞缪尔·克雷格和苏珊·道格拉斯(2000),《全球市场的配置优势》
13.克里斯·哈里伯顿和莱因哈德Hünerberg(1987),“市场营销中的全球化争议”
14.Theodore Levitt(1983),《市场的全球化》
15.H.教授(2002),“区域化和全球化之间的业务单位战略”

第四部分出口
16.John W. Cadogan, Charles C. Cui和Erik Kwok Yeung Li(2003),“出口市场行为和出口绩效:竞争强度和技术动荡的调节作用”
17.道格拉斯·道(2000),《关于心理距离和出口市场选择的说明》
18.Anthony C. Koh(1991),“组织特征、营销策略和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
19.Robert E. Morgan和Constantine S. Katsikeas(1997),“出口刺激:出口意愿与出口活动的比较”
20.霍斯特·拉夫和金英汉(1999),“存在信息进入壁垒和不完全竞争的最优出口政策”

第五部分中小企业(中小型企业)
21.吉姆·贝尔、罗德·麦克诺顿、斯蒂芬·杨和戴夫·克里克(2003),《小企业国际化的综合模式》
22.Sylvie Chetty和Desiree Blankenburg Holm(2000),“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网络方法”
23.Nicole Coviello和Hugh Munro(1997),“网络关系和小型软件公司的国际化过程”
24.罗德·b·麦克诺顿(2002),《小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对多种出口渠道的使用》
25.Bill Merrilees和James H. Tiessen(1999),“用案例研究建立可推广的中小企业国际营销模型”

第六部分微型跨国公司:“天生的全球人”
26.Tage Koed Madsen和Per Servais(1997),“出生的全球人的国际化:一个进化过程?””
27.Øystein Moen(2002),“天生的全球人:新一代欧洲小型出口商”
28.本杰明·m·奥维亚特和帕特里夏·菲利普斯·麦克杜格尔(1994),《国际新创企业理论》
29.迈克尔·w·雷尼(1993),《出生在全球》
30.D. Deo Sharma和Anders Blomstermo(2003),“出生全球人的国际化过程:网络视角”

第七部分国际营销策略
31.Rohit Deshpandé, John U. Farley和Frederick E. Webster Jr.(2000),“三位一体的教训:在五个b2b市场中对高绩效公司的推广结果”
32.Subhash C. Jain(1989),“国际营销战略的标准化:一些研究假设”
33.W. Chan Kim和R.A. Mauborgne(1987),《跨文化策略》
34.卡尔·阿瑟·索尔伯格(1997),《全球化市场战略发展分析框架》
35.约拉姆·温德,苏珊·p·道格拉斯和霍华德·v·珀尔马特(1973),《制定国际营销战略指南》

名称索引


卷二世

确认

编者对所有三卷的介绍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国际市场调研和国家市场筛选
1.Poul H. Andersen和Jesper Strandskov(1998),“国际市场选择:认知映射的视角”
2.苏珊·道格拉斯和c·塞缪尔·克雷格(2006),《关于改进国际营销研究的概念基础》
3.Bruce D. Keillor, G. Tomas M. Hult, Robert C. Erffmeyer和Emin Babakus(1996),“NATID:用于国际营销的国家身份测量的开发和应用”
4.Matthew B. Myers, Roger J. Calantone, Thomas J. Page Jr.和Charles R. Taylor(2000),“学术见解:多群体因果模型在评估跨文化测量等价性中的应用”
5.Lloyd C. Russow和Sam C. Okoroafo(1996),“在发展全球筛选模式的道路上”

第二部分国际市场细分
6.Ruth N. Bolton和Matthew B. Myers(2003),“基于价格的全球服务市场细分”
7.Kenneth C. Gehrt和Soyoen Shim(2003),《国际市场的情景细分:日本零食市场》
8.Kristiaan Helsen, Kamel Jedidi和Wayne S. DeSarbo(1993),“利用跨国扩散模式进行国家分割的新方法”
9.Frenkel Ter Hofstede, Jan-Benedict E.M. Steenkamp和Michel Wedel(1999),“基于消费者-产品关系的国际市场细分”
10.Peter G.P. Walters(1997),“全球市场细分:方法和挑战”

第三部分,国际产品政策
11.沃伦·j·基根(1995),《全球产品管理:战略选择》
12.加里·奈特(1999),《国际服务营销:研究回顾,1980-1998》
13.Helen Perks和Veronica Wong(2003),“客座社论:国际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当前的理解和未来的必要性”
14.James Wills, A. Coskun Samli和Lawrence Jacobs(1991),“开发全球产品和营销战略:一个构建和研究议程”
15.Lyn S. Amine(1993),“将消费者行为结构与国际营销战略联系起来:对Wills、Samli和Jacobs的评论及其延伸”
16.A. Coskun Samli, James R. Wills, Jr.和Laurence Jacobs(1993),“开发全球产品和营销战略:一个反驳”

第四部分:标准化还是适应?
17.Henry F.L. Chung(2003),“国际标准化战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公司在大中华市场运营的经验”
18.丹尼斯·m·桑德勒和大卫·沙尼(1992),“全球品牌,但本地广告?”实证调查
19.Saeed Samiee和Kendall Roth(1992),“全球营销标准化对业绩的影响”
20.卡尔·阿瑟·索尔伯格(2000),《教育家的见解:国际营销组合的标准化或适应性:当地子公司/代表的作用》
21.mario Theodosiou和Leonidas C. Leonidou(2003),“国际营销战略的标准化与适应性:实证研究的综合评估”

第五部分国际广告、销售和促销
22.David A. Griffith, Aruna Chandra和John K. ryan, Jr.(2003),“研究促销标准化的复杂性:影响广告信息和包装的因素”
23.William L. James和John S. Hill(1991),《国际广告信息: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个问题)》
24.Jae H. Pae, Saeed Samiee和Susan Tai(2002),“全球广告策略:品牌熟悉度和执行风格的调节作用”
25.Kanya Sirisagul(2000),“全球广告实践:比较研究”
26.Charles R. Taylor和Shintaro Okazaki(2006),“谁更频繁地标准化广告,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美国和日本子公司在欧盟的广告实践比较

第六部分品牌
27.Leslie de Chernatony, Chris Halliburton和Ratna Bernath(1995),“国际品牌:需求还是供应驱动的机会?””
28.Chung Koo Kim和Jay Young Chung(1997),“品牌知名度、国家形象和市场份额:实证研究”
29.Christopher M. Moore, John Fernie和Steve Burt(2000),“品牌无国界:设计师零售商品牌的国际化”
30.Reza Motameni和Manuchehr Shahrokhi(1998),“品牌资产估值:全球视角”
31.Martin S. Roth(1995),“全球市场环境对品牌形象定制和品牌绩效的影响”

第七部分国际定价
32.S. Tamer Cavusgil(1996),《全球市场定价》
33.Terry Clark, Masaaki Kotabe和Dan Rajaratnam(1999),“汇率传递与国际定价策略:一个概念框架和研究命题”
34.马修·b·迈尔斯(1997),“出口产品的定价:为什么管理者对结果不满意?””
35.马修·b·迈尔斯和迈克尔·哈维(2001),《出口渠道定价控制的价值:治理视角》
36.Marios Theodosiou和Constantine S. Katsikeas(2001),《影响跨国公司国际定价战略标准化程度的因素》

名称索引


第三卷

确认

编者对所有三卷的介绍载于第一卷

第一部分营销关系管理
1.Gulden Asugman, Jean L. Johnson和James McCullough(1997),“售后服务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
2.凯瑟琳·黑斯廷斯和查德·佩里(2000),“服务出口商建立关系吗?”一些定性的观点
3.Amal R. Karunaratna和Lester W. Johnson(1997),“启动和维持出口渠道中介关系”
4.托尼·米尔曼(2000),“全球客户管理的概念如何跨文化传播?””
5.George S. Yip和Tammy L. Madsen(1996),“全球客户管理:关系营销的新前沿”

第二部分代理人和中介机构
6.Daniel C. Bello和Ritu Lohtia(1995),“出口渠道设计:国外分销商和代理商的使用”
7.安东尼·e·博德曼、丹尼尔·m·夏皮罗和艾丹·r·维宁(1997),《代理成本在解释外国跨国公司子公司卓越业绩中的作用》
8.凯瑟琳·m·艾森哈特(1989),《代理理论:评估与回顾》
9.保罗·埃利斯(2003),“国际贸易中介机构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吗?”新的研究议程
10.Kendall Roth和Sharon O ' donnell(1996),“外国子公司薪酬策略:一个代理理论的视角”

第三部分,国际营销渠道
11.艾琳·安德森和安妮·t·考夫兰(1987),《通过独立或综合分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和扩张》
12.Preet S. Aulakh和Masaaki Kotabe(1997),“国外市场渠道整合的前因和绩效影响”
13.Ramesh T. Iyer和John S. Hill(1996),“国际直接营销战略:美欧比较”
14.Sudhir H. Kale和Roger P. McIntyre(1991),“不同文化中的分销渠道关系”
15.Constantine S. Katsikeas, Mark M.H. Goode和Eva Katsikea(2000),《国际营销渠道的权力来源》

第四部分国际营销与互联网
16.Riyad Eid(2005),“国际互联网营销:英国b2b环境下驱动因素和障碍的三角研究”
17.吉姆·哈米尔(1997),《互联网与国际营销》
18.Stuart J. Barnes, Hans H. Bauer, Marcus M. Neumann, Frank Huber(2007),“分割网络空间:互联网的客户类型学”
19.V. Kanti Prasad, K. Ramamurthy和G.M. Naidu(2001),“互联网营销整合对营销能力和出口绩效的影响”
20.Saeed Samiee(1998),“出口和互联网:一个概念的角度”

第五部分文化
21.吉尔特·霍夫斯泰德(1983),《组织实践和理论的文化相对性》
22.Sudhir H. Kale(2001),“特定文化营销传播:分析方法”
23.Lee C. Simmons和Robert M. Schindler(2003),“文化迷信和中国广告中使用的价格结尾”
24.David A. Griffith(2002),“沟通能力在国际商业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25.Sengun Yeniyurt和Janell D. Townsend(2003),“文化能解释一个国家对新产品的接受度吗?”实证调查

第六部分国际营销伦理
26.Ashraf Attia, Mahesh N. Shankarmahesh和Anusorn Singhapakdi(1999),《营销伦理:美国和中东营销者的比较》
27.Kiran Karande, Mahesh N. Shankarmahesh, C.P. Rao和Zabid Md. Rashid(2000),“美国和马来西亚管理者的感知道德强度、伦理感知和伦理意图:比较研究”
28.Kamal Dean Parhizgar(2001),“在全球商业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是否存在伦理和道德考虑?””
29.Shawn Thelen和Anatoly Zhuplev(2001),“比较小企业对道德困境的态度:俄罗斯与美国”
30.Harry C. Triandis, Peter Carnevale, Michele Gelfand, Christopher Robert, S. Arzu Wasti, Tahira Probst, Emiko S. Kashima, Thalia Dragonas, Darius Chan, Xiao Ping Chen, Uichol Kim, Carsten de Dreu, Evert van de Vliert, Sumiko Iwao, Ken-Ichi Ohbuchi和Paul Schmitz(2001),《商业谈判中的文化与欺骗:多层次分析》

名称索引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