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宏观经济

精装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

9781843764564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由美国迈阿密大学法默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诺曼·米勒编辑
出版时间:2006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84376 456 4 程度:1056页
在这两卷本中,编者选择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文章涵盖了传统开放经济模型、第一代跨期开放经济模型、开放经济宏观模型的结构、一些争议和困惑以及第二代跨期开放经济模型。

版权及权限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在这两卷本中,编者选择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文章涵盖了传统开放经济模型、第一代跨期开放经济模型、开放经济宏观模型的结构、一些争议和困惑以及第二代跨期开放经济模型。

诺曼·米勒为每一卷都写了权威的介绍,对过去五十年中形成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批判性的评价。

这本文集将特别引起国际金融和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和研究生的兴趣。
贡献者
41篇文章,从1950年到2003年
贡献者包括:R. Dornbusch, J.A. Frankel, J.A. Frenkel, P. Krugman, R.E. Lucas, R.A. Meese, M. Obstfeld, A. Razin, K. Rogoff, J.D. Sachs, L.E.O. Svensson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确认
诺曼·c·米勒
第一部分传统开放经济模式
1.Arnold C. Harberger(1950),“货币贬值,收入和贸易平衡”
2.Svend Laursen和Lloyd A. Metzler(1950),“灵活汇率和就业理论”
3.西德尼·s·亚历山大(1952),《货币贬值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4.Sidney S. Alexander(1959),“贬值的影响:弹性和吸收方法的简化综合”
5.马库斯·弗莱明(1962),《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国内金融政策》
6.R.A.蒙代尔(1963),《固定和灵活汇率下的资本流动和稳定政策》
7.Rudiger Dornbusch(1976),“预期和汇率动态”
8.雅各布·a·弗兰克尔和卡洛斯·a·罗德里格斯(1982),“汇率动态和超调假设”
9.R. Dornbusch, S. Fischer和P.A. Samuelson(1977),“具有连续商品的李嘉图模型中的比较优势、贸易和支付”
第二部分,第一代跨期开放经济模型
10.诺曼·米勒(1968),《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均衡理论》
11.迈克尔·康诺利和斯蒂芬·罗斯(1970),《贸易、资本流动和关税的费舍尔方法》
12.杰弗里·萨克斯(1981),“20世纪70年代的经常账户和宏观经济调整”
13.莫里斯·奥布斯特菲尔德(1982),“总支出和贸易条件:是否存在劳森-梅茨勒效应?””
14.小罗伯特·e·卢卡斯(1982),《两国世界的利率和货币价格》
15.Lars E.O. Svensson和Assaf Razin(1983),“贸易条件和经常账户:Harberger-Laursen-Metzler效应”
16.Rudiger Dornbusch(1983),“实际利率,住房商品和最优外部借贷”
17.鲁文·格利克和肯尼斯·罗格夫(1995),“全球与特定国家的生产率冲击和经常账户”
18.Alan C. Stockman(1987),“汇率的均衡方法”
19.阿萨夫·拉辛(1995),“经常账户的动态优化方法:理论和证据”
20.保罗·克鲁格曼(1993),《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第三部分,开放经济宏观模型的结构
21.爱德华·a·库斯卡(Edward A. Kuska, 1978),《论凯恩斯主义国际收支理论的几乎完全不足》
22.诺曼·米勒(1986),《开放经济宏观模型的结构》
名称索引

卷二世
第一部分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争议与困惑
1.马丁·费尔德斯坦和查尔斯·堀冈(1980),《国内储蓄和国际资本流动》
2.Marianne Baxter和Mario J. Crucini(1993),“解释储蓄-投资相关性”
3.Jeffrey A. Frankel(1991),《198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量化》
4.Kenneth A. Froot和Richard H. Thaler(1990),“异常:外汇”
5.Richard A. Meese和Kenneth Rogoff(1983),《70年代的经验汇率模型:它们是否符合样本?》”
6.James R. Lothian和Mark P. Taylor(1996),“实际汇率行为:从过去两个世纪的角度看最近的浮动”
7.肯尼斯·罗格夫(1996),《购买力平价之谜》
8.David K. Backus, Patrick J. Kehoe和Finn E. Kydland(1992),“国际实际商业周期”
9.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和肯尼斯·罗格夫(2001),《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六大困惑:有共同的原因吗?》”
第二部分:第二代跨期模型: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10.Lars E.O. Svensson和Sweder van Wijnbergen(1989),《过剩产能、垄断竞争与货币动荡的国际传播》
11.莫里斯·奥布斯特菲尔德和肯尼斯·罗格夫(1995),“汇率动态回归”
12.Caroline Betts和Michael B. Devereux(2000),“市场定价模型中的汇率动态”13。John Fender和Chong K. Yip(2000),“关税和汇率动态Redux”
14.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和肯尼斯·罗格夫(2000),《随机开放经济模型的新方向》
15.Giancarlo Corsetti和Paolo Pesenti(2001),“福利和宏观经济相互依赖”
16.菲利普·r·莱恩(2001),《货币冲击与经常账户》
17.Cédric Tille(2001),“消费可替代性在货币冲击的国际传导中的作用”
18.Giovanni Ganelli(2003),“有用的政府支出,直接挤出和财政政策相互依赖”
19.Francis E. Warnock(2003),“汇率动态和货币政策的福利效应在两国模型与国内产品的偏见”
名称索引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