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的最新发展](http://m.ingmedical.com/shop/media/catalog/product/cache/01c740ac49768798d3ac9bd0cdac340f/9/7/9781786434531.jpg)
精装
信息经济学的最新发展
这卷提出了一个关键的论文编年史的演变的信息经济学到知识经济学的汇编。它追溯了信息概念丰富的模糊性和矛盾性的展开,并将其两个基本的、截然不同的含义:知识和信号进行了识别和最终分离。它记录了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需要搜索、筛选和理解信号,而且需要评估和选择信号,从而区分真假信号。处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实际信息的能力源于个人和组织所拥有和调动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加上编辑的原创性介绍,这本合集将成为经济学家和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卷提出了一个关键的论文编年史的演变的信息经济学到知识经济学的汇编。它追溯了信息概念丰富的模糊性和矛盾性的展开,并将其两个基本的、截然不同的含义:知识和信号进行了识别和最终分离。它记录了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需要搜索、筛选和理解信号,而且需要评估和选择信号,从而区分真假信号。处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实际信息的能力源于个人和组织所拥有和调动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加上编辑的原创性介绍,这本合集将成为经济学家和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
贡献者
33篇文章,从1969年到2015年
贡献者包括:G.A.阿克洛夫、K.J.阿罗、M.德瓦特里蓬、L.加里卡诺、M.O.杰克逊、A.基尔曼、L.萨缪尔森、M.斯宾塞、J.E.斯蒂格利茨、J.梯若尔
贡献者包括:G.A.阿克洛夫、K.J.阿罗、M.德瓦特里蓬、L.加里卡诺、M.O.杰克逊、A.基尔曼、L.萨缪尔森、M.斯宾塞、J.E.斯蒂格利茨、J.梯若尔
内容
内容:
确认
从信息经济学到知识经济学导论
克里斯蒂安东内利
第一部分,技术的现状
1.Michael Spence(2002),“回顾信号与市场信息结构”,《美国经济评论》,第92卷第3期,第434-59页
2.George A. Akerlof(2002),“行为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行为”,《美国经济评论》,92(3),6月411-33
3.Joseph E. Stiglitz(2002),“信息与经济学范式的变化”,《美国经济评论》,第92(3),6月460-501
第二部分应用和扩展
4.John G. Riley(2001),“银信号:25年的筛选和信号”,《经济文献杂志》,第39卷第2期,6月432-78页
5.肯尼斯·j·阿罗(1996),《信息经济学:一个论述》,《实证》,23(2),6月119-28
6.W. Bentley MacLeod(2007),“声誉、关系和合同执行”,《经济文献杂志》,第3期,9月,595-628
7.Bengt Holmström(1999),“管理激励问题:一个动态的视角”,经济研究评论,特刊:契约,66(1),1月169-82
8.Jeffrey C. Ely和Juuso Välimäki(2003),《坏名声》,《经济学季刊》,CXVIII(3), 8月,785-814
9.Johannes Hörner(2002),《声誉与竞争》,《美国经济评论》第92期,第3期,第644-63页
10.Mathias Dewatripont和Jean Tirole(2005),《传播模式》,《政治经济学杂志》,第113 (6),1217-38
11.Richard Rogerson、Robert Shimer和Randall Wright(2005),“劳动力市场的搜索理论模型:一项调查”,《经济文献杂志》,第32卷第4期,第959-88年12月
12.Dean Karlan, Markus Mobius, Tanya Rosenblat和Adam Szeidl(2009),“信任与社会抵押品”,《经济学季刊》,124(3),8月,1307-61
13.Abhijit V. Banerjee(1992),“一个简单的羊群行为模型”,《经济学季刊》,第7期,第797-817
14.Yannis M. Ioannides和Linda Datcher Loury(2004),“工作信息网络、邻里效应和不平等”,《经济文献杂志》,第4期,1056-93年12月
15.马修·杰克逊(2014):“网络对经济行为的理解”,《经济展望》,第28(4),秋季,3-22
16.H. Peyton Young(2009),“创新在异质人群中的扩散:传染、社会影响和社会学习”,《美国经济评论》99(5),1899-924年12月
17.Sushil Bikhchandani, David Hirshleifer和Ivo Welch(1992),“作为信息瀑布的时尚、时尚、习俗和文化变化理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第100卷第5期,10月992-1026
18.Roland Benabou和Guy Laroque(1992),“利用特权信息操纵市场:内部人士、权威和可信度”,《经济学季刊》,第7期,第3期,921-58年8月
第三部分,走向知识经济学
19.Joseph E. Stiglitz(2000),“信息经济学对20世纪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季刊》,115(4),1441-78年11月
20.Kenneth J. Arrow(1969),“关于技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分类注释”,《美国经济评论:论文集》,59(2),5月29-35
21.Larry Samuelson(2004),“经济分析中的建模知识”,《经济文献杂志》,第2期,6月,367-403
22.Bo Carlsson和Gunnar Eliasson(1994),“经济能力的性质和重要性”,工业和企业变革,3 (3),687-711
23.Patrick Bolton和Mathias Dewatripont(1994),《公司作为一个沟通网络》,《经济学季刊》,CIX第4期,第809-39页
24.(2000),《生产中知识的层次与组织》,《政治经济》第108期,第874-904期
25.林爱丽丝(2000),“隐性知识、组织学习与社会制度:一个综合框架”,《组织研究》,第21卷第3期,第487-513期
26.吴彦辉(2012),“知识、沟通与组织能力”,《组织科学》第23期,第9 - 10期,1382-97
27.Robin Cowan和Nicolas Jonard(2004),“网络结构与知识扩散”,《经济动态与控制杂志》,28(8),1557-75年6月
28.Richard Blundell和Thomas M. Stoker(2005),《异质性与聚集性》,《经济文献杂志》,第32卷第2期,第347-91期
29.Simon Loertscher, Leslie M. Marx和Tom Wilkening(2015),“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设计有私下知情的买方和卖方的集中市场”,《经济文献杂志》,53(4),12月857-97
30.Simone Landini, Mauro Gallegati和Joseph E. Stiglitz(2015),“具有异质交互学习代理的经济”,《经济交互与协调杂志:纪念青木正男特刊》,第10期,4月,91-118
31.Alan Kirman(1997),“经济作为一个进化的网络”,《进化经济学杂志》,第7(4),12月,339-53
32.Alan Kirman(2011),“基于代理模型的学习”,《东方经济学报:基于代理的计算经济学研讨会》,37 (1),Winter, 20-27
33.David Colander, Peter Howitt, Alan Kirman, Axel Leijonhufvud和Perry Mehrling(2008),《超越DSGE模型:走向基于经验的宏观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98(2),5月,236-40
指数
确认
从信息经济学到知识经济学导论
克里斯蒂安东内利
第一部分,技术的现状
1.Michael Spence(2002),“回顾信号与市场信息结构”,《美国经济评论》,第92卷第3期,第434-59页
2.George A. Akerlof(2002),“行为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行为”,《美国经济评论》,92(3),6月411-33
3.Joseph E. Stiglitz(2002),“信息与经济学范式的变化”,《美国经济评论》,第92(3),6月460-501
第二部分应用和扩展
4.John G. Riley(2001),“银信号:25年的筛选和信号”,《经济文献杂志》,第39卷第2期,6月432-78页
5.肯尼斯·j·阿罗(1996),《信息经济学:一个论述》,《实证》,23(2),6月119-28
6.W. Bentley MacLeod(2007),“声誉、关系和合同执行”,《经济文献杂志》,第3期,9月,595-628
7.Bengt Holmström(1999),“管理激励问题:一个动态的视角”,经济研究评论,特刊:契约,66(1),1月169-82
8.Jeffrey C. Ely和Juuso Välimäki(2003),《坏名声》,《经济学季刊》,CXVIII(3), 8月,785-814
9.Johannes Hörner(2002),《声誉与竞争》,《美国经济评论》第92期,第3期,第644-63页
10.Mathias Dewatripont和Jean Tirole(2005),《传播模式》,《政治经济学杂志》,第113 (6),1217-38
11.Richard Rogerson、Robert Shimer和Randall Wright(2005),“劳动力市场的搜索理论模型:一项调查”,《经济文献杂志》,第32卷第4期,第959-88年12月
12.Dean Karlan, Markus Mobius, Tanya Rosenblat和Adam Szeidl(2009),“信任与社会抵押品”,《经济学季刊》,124(3),8月,1307-61
13.Abhijit V. Banerjee(1992),“一个简单的羊群行为模型”,《经济学季刊》,第7期,第797-817
14.Yannis M. Ioannides和Linda Datcher Loury(2004),“工作信息网络、邻里效应和不平等”,《经济文献杂志》,第4期,1056-93年12月
15.马修·杰克逊(2014):“网络对经济行为的理解”,《经济展望》,第28(4),秋季,3-22
16.H. Peyton Young(2009),“创新在异质人群中的扩散:传染、社会影响和社会学习”,《美国经济评论》99(5),1899-924年12月
17.Sushil Bikhchandani, David Hirshleifer和Ivo Welch(1992),“作为信息瀑布的时尚、时尚、习俗和文化变化理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第100卷第5期,10月992-1026
18.Roland Benabou和Guy Laroque(1992),“利用特权信息操纵市场:内部人士、权威和可信度”,《经济学季刊》,第7期,第3期,921-58年8月
第三部分,走向知识经济学
19.Joseph E. Stiglitz(2000),“信息经济学对20世纪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季刊》,115(4),1441-78年11月
20.Kenneth J. Arrow(1969),“关于技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分类注释”,《美国经济评论:论文集》,59(2),5月29-35
21.Larry Samuelson(2004),“经济分析中的建模知识”,《经济文献杂志》,第2期,6月,367-403
22.Bo Carlsson和Gunnar Eliasson(1994),“经济能力的性质和重要性”,工业和企业变革,3 (3),687-711
23.Patrick Bolton和Mathias Dewatripont(1994),《公司作为一个沟通网络》,《经济学季刊》,CIX第4期,第809-39页
24.(2000),《生产中知识的层次与组织》,《政治经济》第108期,第874-904期
25.林爱丽丝(2000),“隐性知识、组织学习与社会制度:一个综合框架”,《组织研究》,第21卷第3期,第487-513期
26.吴彦辉(2012),“知识、沟通与组织能力”,《组织科学》第23期,第9 - 10期,1382-97
27.Robin Cowan和Nicolas Jonard(2004),“网络结构与知识扩散”,《经济动态与控制杂志》,28(8),1557-75年6月
28.Richard Blundell和Thomas M. Stoker(2005),《异质性与聚集性》,《经济文献杂志》,第32卷第2期,第347-91期
29.Simon Loertscher, Leslie M. Marx和Tom Wilkening(2015),“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设计有私下知情的买方和卖方的集中市场”,《经济文献杂志》,53(4),12月857-97
30.Simone Landini, Mauro Gallegati和Joseph E. Stiglitz(2015),“具有异质交互学习代理的经济”,《经济交互与协调杂志:纪念青木正男特刊》,第10期,4月,91-118
31.Alan Kirman(1997),“经济作为一个进化的网络”,《进化经济学杂志》,第7(4),12月,339-53
32.Alan Kirman(2011),“基于代理模型的学习”,《东方经济学报:基于代理的计算经济学研讨会》,37 (1),Winter, 20-27
33.David Colander, Peter Howitt, Alan Kirman, Axel Leijonhufvud和Perry Mehrling(2008),《超越DSGE模型:走向基于经验的宏观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98(2),5月,236-40
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