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管制理论与资本主义危机
本书共五卷(各卷可单独获得),全面概述了资本主义的监管方法及其危机趋势。该书由一位主要的英国贡献者编辑,不仅包括法国主要监管主义者的关键理论和实证著作,还包括其他监管学派和学者的代表性著作。它还包括对该方法的主要批评。涵盖的主题包括对劳动过程的监管主义方法、积累制度(尤其是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社会监管模式、国家干预形式以及资本主义的危机倾向。这些贡献涉及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以及不同部门以及整个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这套课程既包括先锋作品,也包括最近的理论创新,还探讨了规范主义与其他方法之间的联系,如制度主义、激进地理学、批评话语分析和女权主义。这本文集将成为制度经济学和进化经济学、激进政治经济学以及与资本主义及其危机倾向有关的所有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参考著作。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本书共五卷(各卷可单独获得),全面概述了资本主义的监管方法及其危机趋势。该书由一位主要的英国贡献者编辑,不仅包括法国主要监管主义者的关键理论和实证著作,还包括其他监管学派和学者的代表性著作。它还包括对该方法的主要批评。涵盖的主题包括对劳动过程的监管主义方法、积累制度(尤其是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社会监管模式、国家干预形式以及资本主义的危机倾向。这些贡献涉及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以及不同部门以及整个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这套课程既包括先锋作品,也包括最近的理论创新,还探讨了规范主义与其他方法之间的联系,如制度主义、激进地理学、批评话语分析和女权主义。这本文集将成为制度经济学和进化经济学、激进政治经济学以及与资本主义及其危机倾向有关的所有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参考著作。
的一致好评
《管制理论与资本主义危机》对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综述。这本文集是批判政治经济学中必不可少的参考书。对于那些希望将社会学分析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合理理论概念结合起来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起点。”
——马克斯·科赫,《国际当代社会学杂志
毫无疑问,这部巨著将被激进政治经济学和所有关心资本主义危机的社会科学家视为一个基本的参考点。所有优秀的社会科学图书馆都应该收录这本书。”
——詹姆斯·史密斯《发言人
——马克斯·科赫,《国际当代社会学杂志
毫无疑问,这部巨著将被激进政治经济学和所有关心资本主义危机的社会科学家视为一个基本的参考点。所有优秀的社会科学图书馆都应该收录这本书。”
——詹姆斯·史密斯《发言人
贡献者
97篇文章,从1978年到1999年
贡献者包括:M. Aglietta, R. Boyer, R. Brenner, D. Gordon, J. Hirsch, J. Jenson, A. Lipietz, L. McDowell, J. Peck, M. Reich
贡献者包括:M. Aglietta, R. Boyer, R. Brenner, D. Gordon, J. Hirsch, J. Jenson, A. Lipietz, L. McDowell, J. Peck, M. Reich
内容
内容:
第一卷:巴黎规则学派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背景和一般介绍
1.阿兰·利皮茨(1987),《叛逆之子:规范学派——简·简森对阿兰·利皮茨的采访》
2.罗伯特·博耶(1990),《英语版导论》
3.阿兰·利皮茨(1993),《从阿尔都塞主义到“管制理论”》
第二部分,一些早期作品
4.米歇尔·阿格列塔(1978),《美国资本扩张的阶段》
5.迈克·戴维斯(1978),“危机中的“福特主义”:迈克尔·阿格列塔的“Régulation et crises: L 'expérience des États-unis”的回顾”
6.罗伯特·博耶(1979),《历史视角下的工资形成:法国经验》
7.罗伯特·德洛姆(1984),《国家经济理论的新观点:以法国为例》
8.阿兰·利皮茨(1982),《走向全球福特主义?》”
9.阿兰·利皮茨(1988),《积累、危机和出路:关于“监管”概念的一些方法论思考》
10.Alain Noël(1987),“积累,管制和社会变革:法国政治经济学论文”
第三部分,评论与批评
11.米歇尔·德·弗罗伊(1984),“当代危机的监管方法解释”
12.理查德·巴布鲁克(1990),《误译:利皮茨在伦敦和巴黎》
13.罗伯特·布伦纳和马克·格利克(1991),“监管方法:理论和历史”
14.罗伯特·阿尔布里顿(1995),“监管理论:一个批判”
15.亚当·蒂克尔和杰米·派克(1992),《积累、监管和后福特主义的地理:监管主义研究中的缺失环节》
名称索引
第二卷:欧洲和美国对监管的看法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格勒诺布尔学派
1.Gerard Destanne de Bernis(1990),“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管制理论”
2.Gerard Destanne de Bernis(1988),“危机分析的命题”
第二部分积累的社会结构
3.大卫·m·戈登(1980),《积累阶段和长期经济周期》
4.迈克尔·赖希(1997),《积累理论的社会结构:回顾与展望》
第三部分阿姆斯特丹学派
5.Kees van der Pijl(1989),《统治阶级、霸权和国家制度:理论和历史考虑》
6.亨克·奥弗比克(1989),《英国资本主义在十字路口》
第四部分德国的监管途径
7.约阿希姆·赫希(1990),“管制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不稳定但必要的关系的评论
8.Josef Esser和Joachim Hirsch(1989),“福特主义的危机和“后福特主义”区域和城市结构的维度”
9.于尔根·豪斯勒和约阿希姆·赫施(1989),《政治管制:福特主义的危机和西德政党制度的转变》
第五部分北欧模式
10.Lars Mjøset(1987),“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欧经济政策”
11.Lars Mjøset(1992),“北欧模式从未存在过,但它有未来吗?””
第六部分评论与批评
12.鲍勃·杰瑟普(1990),“监管理论的回顾和展望”
13.David M. Kotz(1990),“调节理论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分析”
14.沃纳·博内费尔德(1994),《英格兰的阿格列塔:鲍勃·杰索普对监管方法的贡献》
15.科林·海(1994),《沃纳在仙境》或《超越悲观主义和错误乐观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笔记》
16.迈克尔·j·韦伯和大卫·l·里格比(1996),《战后增长与变化的竞争理论》
名称索引
第三卷:监管主义者对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看法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介绍关键问题和方法
1.Mark J. Elam(1990),《困惑后福特主义的辩论:技术、市场和制度》
2.鲍勃·杰索普(1992),“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一个批判性的重新表述”
第二部分,福特主义劳动过程的起源
3.卡尔·h·a·达斯巴赫(1991),《福特主义的起源:大规模生产和五美元工资的引入》
4.Bruce Pietrykowski(1995),“福特的福特主义:福特汽车公司的空间分散和劳动力分割,1920-1950”
5.安森·g·拉宾巴赫(1993),《科学、工作和工作时间》
第三部分福特主义的危机
6.罗伯特·博耶(1987),《劳动灵活性:多种形式,不确定影响》
7.Annemieke J.M. Roobeek(1987),《福特主义的危机和新技术范式的兴起》
8.罗伯特·博耶(1991),《八十年代:寻找福特主义的替代品》
9.安德鲁·格林(1990),《生产力与福特主义的危机》
10.卡雷尔·威廉姆斯,托尼·卡特勒,约翰·威廉姆斯和科林·哈斯拉姆(1987),“大规模生产的终结?””
第四部分超越福特主义?
11.霍斯特·克恩和迈克尔·舒曼(1989),《西德工厂生产的新概念》
12.迈克尔·舒曼(1998),《生产和生产力的新概念》
13.海蒂·戈特弗里德(1995),《发展中的新福特主义:一个比较的视角》
14.斯蒂芬·伍德(1993),“福特主义的日本化”
15.Knuth Dohse, Ulrich Jürgens和Thomas Malsch(1985)“从“福特主义”到“丰田主义”?”日本汽车工业劳动过程的社会组织
16.Danièle Leborgne和Alain Lipietz(1992),“后福特主义的概念谬误和开放问题”
17.Gaëtan Tremblay(1995),“信息社会:从福特主义到盖茨主义”
18.Sean Digiovanna(1996),“工业区和区域经济发展:一种监管方法”
第五部分一般回顾
19.安德鲁·塞耶(1989),《质疑中的后福特主义》
20.Fiorenza Belussi和Francesco Garibaldo(1996),“后福特主义经济模式的多样性:为什么“旧时代”还在我们身边,而“新时代”尚未到来?””
21.杰米·高夫(1992),“后福特主义的价值在哪里?””
22.保罗·赫斯特和乔纳森·泽特林(1992),《灵活专业化与后福特主义:理论、证据和政策影响》
名称索引
第四卷:国家研究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北美
1.Victor D. Lippit(1997),《美国社会积累结构的重建》
2.简·简森(1990),《危机中的表现:加拿大可渗透福特主义的根源》
第二部分欧洲
3.奥托·霍尔曼(Otto Holman, 1987-88),《南欧的半边缘福特主义:从历史角度看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社会主义政府的国家和国际背景》
4.米格尔·马丁内斯·卢西奥和保罗·布莱顿(1995),《构建后福特主义国家?》西班牙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政治
5.鲍勃·杰索普(1989),《保守政权和向后福特主义的过渡:英国和西德的案例》
6.Jamie A. Peck和Adam Tickell(1992),“社会监管的地方模式?”调控理论、撒切尔主义与不平衡发展
7.Winfried Ruigrok和Rob van Tulder(1996),“多样性的代价:作为欧盟产业战略障碍的竞争控制概念”
第三部分南非
8.Nicoli Nattrass(1992),“盈利能力:南非监管的软肋/SSA分析”
9.Christian M. Rogerson(1991),《超越种族福特主义:重组“新”南非的工业》
第四部分日本
10.马丁·肯尼和理查德·佛罗里达(1988),《超越大规模生产:日本的生产和劳动过程》
11.本杰明·科里亚特(1993),《既非福特主义前也非福特主义后:管理劳动过程的一种新颖方法》
12.Tatsuo Naruse(1991),“日本的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
13.J.A. Peck和Y. Miyamachi(1993/1994),《福特和它有什么关系?》管制理论与日本资本主义
第五部分其他东亚社会
14.Alice H. Amsden(1990),《第三世界工业化:“全球福特主义”还是一种新模式?》”
15.nai - ling Sum(1998),“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理论:管制主义的视角”
16.Seongjin Jeong(1997),“韩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升级还是崩溃?””
第六部分社会主义与后社会主义
17.罗伯特·博耶(1995),《东欧的大转型:一个“监管主义者”的视角》
18.阿德里安·史密斯和亚当·斯温(1998),《资本主义的规范和制度化:东欧和中欧转型的微观基础》
19.乌尔里希·沃斯坎普和沃尔克·维特克(1991),《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改革的障碍成为下行发展螺旋》
名称索引
第五卷:发展和扩展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近年来的理论创新
1.罗伯特·萨莱和迈克尔·斯托珀(1992),《当代工业的四个“世界”》
2.约翰·威尔金森(1997),“经济分析的新范式?”法国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惯例理论方法的探索——兼论其在农业食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3.乔·佩因特(1997),《城市政治中的监管、体制与实践》
第二部分,社会运动与身份政治
4.marit Mayer和Roland Roth(1995),“新社会运动和向后福特主义社会的转变”
5.乔治·施泰因梅茨(1994),《管制理论、后马克思主义和新社会运动》
6.简·简森(1991),《思考(女性主义)历史:作为戏剧的规范方法》
第三部分空间与尺度
7.Frank Moulaert, Erik Swyngedouw和Patricia Wilson(1988),“对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积累和管理的空间反应”
8.Chris Collinge(1999),“社会的规模自组织:社会调节理论的空间再造”
9.Erik Swyngedouw(1997),“既非全球也非本地:“全球本土化”和规模政治”
第四部分城市
10.皮埃尔·菲利昂(1995),《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与城市政策制定:加拿大中型城市的城市更新》
11.Myung-Rae Cho(1997),“大都市的灵活性:韩国后福特主义首尔的案例”
12.尼尔·布伦纳(1999),“全球化作为重新领土化:欧盟城市治理的重新规模”
第五部分全球化
13.大卫·m·戈登(1988),《全球经济:新大厦还是摇摇欲坠的基础?》”
14.哈里特·弗里德曼(1991),《新酒,新瓶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监管》
15.鲍勃·杰瑟普(1999),“全球化及其(Il)逻辑的思考”
第六部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
16.阿尔弗雷多·c·罗伯斯(1995),《全球治理与政治经济学:德国和法国的视角》
17.鲍勃·杰瑟普(1995),“监管方法、治理和后福特主义:经济和政治变革的另一种视角?””
18.玛丽·诺兰(1990),“家务变得容易”:魏玛德国合理化经济中的泰勒家庭主妇”
19.Philip Arestis和Eleni Paliginis(1995),“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和性别”
20.阿兰·利皮茨(1996),《地理、生态、民主》
第七部分最近的评论
21.鲍勃·杰瑟普(1997),“(巴黎)监管方法的二十年:国内外成功与失败的悖论”
22.戈登·麦克劳德(1997),《全球化的巴黎思想波:社会规范、话语、政治、话语和空间研究的最新进展》
名称索引
第一卷:巴黎规则学派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背景和一般介绍
1.阿兰·利皮茨(1987),《叛逆之子:规范学派——简·简森对阿兰·利皮茨的采访》
2.罗伯特·博耶(1990),《英语版导论》
3.阿兰·利皮茨(1993),《从阿尔都塞主义到“管制理论”》
第二部分,一些早期作品
4.米歇尔·阿格列塔(1978),《美国资本扩张的阶段》
5.迈克·戴维斯(1978),“危机中的“福特主义”:迈克尔·阿格列塔的“Régulation et crises: L 'expérience des États-unis”的回顾”
6.罗伯特·博耶(1979),《历史视角下的工资形成:法国经验》
7.罗伯特·德洛姆(1984),《国家经济理论的新观点:以法国为例》
8.阿兰·利皮茨(1982),《走向全球福特主义?》”
9.阿兰·利皮茨(1988),《积累、危机和出路:关于“监管”概念的一些方法论思考》
10.Alain Noël(1987),“积累,管制和社会变革:法国政治经济学论文”
第三部分,评论与批评
11.米歇尔·德·弗罗伊(1984),“当代危机的监管方法解释”
12.理查德·巴布鲁克(1990),《误译:利皮茨在伦敦和巴黎》
13.罗伯特·布伦纳和马克·格利克(1991),“监管方法:理论和历史”
14.罗伯特·阿尔布里顿(1995),“监管理论:一个批判”
15.亚当·蒂克尔和杰米·派克(1992),《积累、监管和后福特主义的地理:监管主义研究中的缺失环节》
名称索引
第二卷:欧洲和美国对监管的看法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格勒诺布尔学派
1.Gerard Destanne de Bernis(1990),“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管制理论”
2.Gerard Destanne de Bernis(1988),“危机分析的命题”
第二部分积累的社会结构
3.大卫·m·戈登(1980),《积累阶段和长期经济周期》
4.迈克尔·赖希(1997),《积累理论的社会结构:回顾与展望》
第三部分阿姆斯特丹学派
5.Kees van der Pijl(1989),《统治阶级、霸权和国家制度:理论和历史考虑》
6.亨克·奥弗比克(1989),《英国资本主义在十字路口》
第四部分德国的监管途径
7.约阿希姆·赫希(1990),“管制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不稳定但必要的关系的评论
8.Josef Esser和Joachim Hirsch(1989),“福特主义的危机和“后福特主义”区域和城市结构的维度”
9.于尔根·豪斯勒和约阿希姆·赫施(1989),《政治管制:福特主义的危机和西德政党制度的转变》
第五部分北欧模式
10.Lars Mjøset(1987),“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欧经济政策”
11.Lars Mjøset(1992),“北欧模式从未存在过,但它有未来吗?””
第六部分评论与批评
12.鲍勃·杰瑟普(1990),“监管理论的回顾和展望”
13.David M. Kotz(1990),“调节理论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分析”
14.沃纳·博内费尔德(1994),《英格兰的阿格列塔:鲍勃·杰索普对监管方法的贡献》
15.科林·海(1994),《沃纳在仙境》或《超越悲观主义和错误乐观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笔记》
16.迈克尔·j·韦伯和大卫·l·里格比(1996),《战后增长与变化的竞争理论》
名称索引
第三卷:监管主义者对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看法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介绍关键问题和方法
1.Mark J. Elam(1990),《困惑后福特主义的辩论:技术、市场和制度》
2.鲍勃·杰索普(1992),“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一个批判性的重新表述”
第二部分,福特主义劳动过程的起源
3.卡尔·h·a·达斯巴赫(1991),《福特主义的起源:大规模生产和五美元工资的引入》
4.Bruce Pietrykowski(1995),“福特的福特主义:福特汽车公司的空间分散和劳动力分割,1920-1950”
5.安森·g·拉宾巴赫(1993),《科学、工作和工作时间》
第三部分福特主义的危机
6.罗伯特·博耶(1987),《劳动灵活性:多种形式,不确定影响》
7.Annemieke J.M. Roobeek(1987),《福特主义的危机和新技术范式的兴起》
8.罗伯特·博耶(1991),《八十年代:寻找福特主义的替代品》
9.安德鲁·格林(1990),《生产力与福特主义的危机》
10.卡雷尔·威廉姆斯,托尼·卡特勒,约翰·威廉姆斯和科林·哈斯拉姆(1987),“大规模生产的终结?””
第四部分超越福特主义?
11.霍斯特·克恩和迈克尔·舒曼(1989),《西德工厂生产的新概念》
12.迈克尔·舒曼(1998),《生产和生产力的新概念》
13.海蒂·戈特弗里德(1995),《发展中的新福特主义:一个比较的视角》
14.斯蒂芬·伍德(1993),“福特主义的日本化”
15.Knuth Dohse, Ulrich Jürgens和Thomas Malsch(1985)“从“福特主义”到“丰田主义”?”日本汽车工业劳动过程的社会组织
16.Danièle Leborgne和Alain Lipietz(1992),“后福特主义的概念谬误和开放问题”
17.Gaëtan Tremblay(1995),“信息社会:从福特主义到盖茨主义”
18.Sean Digiovanna(1996),“工业区和区域经济发展:一种监管方法”
第五部分一般回顾
19.安德鲁·塞耶(1989),《质疑中的后福特主义》
20.Fiorenza Belussi和Francesco Garibaldo(1996),“后福特主义经济模式的多样性:为什么“旧时代”还在我们身边,而“新时代”尚未到来?””
21.杰米·高夫(1992),“后福特主义的价值在哪里?””
22.保罗·赫斯特和乔纳森·泽特林(1992),《灵活专业化与后福特主义:理论、证据和政策影响》
名称索引
第四卷:国家研究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北美
1.Victor D. Lippit(1997),《美国社会积累结构的重建》
2.简·简森(1990),《危机中的表现:加拿大可渗透福特主义的根源》
第二部分欧洲
3.奥托·霍尔曼(Otto Holman, 1987-88),《南欧的半边缘福特主义:从历史角度看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社会主义政府的国家和国际背景》
4.米格尔·马丁内斯·卢西奥和保罗·布莱顿(1995),《构建后福特主义国家?》西班牙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政治
5.鲍勃·杰索普(1989),《保守政权和向后福特主义的过渡:英国和西德的案例》
6.Jamie A. Peck和Adam Tickell(1992),“社会监管的地方模式?”调控理论、撒切尔主义与不平衡发展
7.Winfried Ruigrok和Rob van Tulder(1996),“多样性的代价:作为欧盟产业战略障碍的竞争控制概念”
第三部分南非
8.Nicoli Nattrass(1992),“盈利能力:南非监管的软肋/SSA分析”
9.Christian M. Rogerson(1991),《超越种族福特主义:重组“新”南非的工业》
第四部分日本
10.马丁·肯尼和理查德·佛罗里达(1988),《超越大规模生产:日本的生产和劳动过程》
11.本杰明·科里亚特(1993),《既非福特主义前也非福特主义后:管理劳动过程的一种新颖方法》
12.Tatsuo Naruse(1991),“日本的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
13.J.A. Peck和Y. Miyamachi(1993/1994),《福特和它有什么关系?》管制理论与日本资本主义
第五部分其他东亚社会
14.Alice H. Amsden(1990),《第三世界工业化:“全球福特主义”还是一种新模式?》”
15.nai - ling Sum(1998),“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理论:管制主义的视角”
16.Seongjin Jeong(1997),“韩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升级还是崩溃?””
第六部分社会主义与后社会主义
17.罗伯特·博耶(1995),《东欧的大转型:一个“监管主义者”的视角》
18.阿德里安·史密斯和亚当·斯温(1998),《资本主义的规范和制度化:东欧和中欧转型的微观基础》
19.乌尔里希·沃斯坎普和沃尔克·维特克(1991),《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改革的障碍成为下行发展螺旋》
名称索引
第五卷:发展和扩展
确认
系列序言鲍勃·杰索普
鲍勃·杰索普
第一部分,近年来的理论创新
1.罗伯特·萨莱和迈克尔·斯托珀(1992),《当代工业的四个“世界”》
2.约翰·威尔金森(1997),“经济分析的新范式?”法国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惯例理论方法的探索——兼论其在农业食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3.乔·佩因特(1997),《城市政治中的监管、体制与实践》
第二部分,社会运动与身份政治
4.marit Mayer和Roland Roth(1995),“新社会运动和向后福特主义社会的转变”
5.乔治·施泰因梅茨(1994),《管制理论、后马克思主义和新社会运动》
6.简·简森(1991),《思考(女性主义)历史:作为戏剧的规范方法》
第三部分空间与尺度
7.Frank Moulaert, Erik Swyngedouw和Patricia Wilson(1988),“对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积累和管理的空间反应”
8.Chris Collinge(1999),“社会的规模自组织:社会调节理论的空间再造”
9.Erik Swyngedouw(1997),“既非全球也非本地:“全球本土化”和规模政治”
第四部分城市
10.皮埃尔·菲利昂(1995),《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与城市政策制定:加拿大中型城市的城市更新》
11.Myung-Rae Cho(1997),“大都市的灵活性:韩国后福特主义首尔的案例”
12.尼尔·布伦纳(1999),“全球化作为重新领土化:欧盟城市治理的重新规模”
第五部分全球化
13.大卫·m·戈登(1988),《全球经济:新大厦还是摇摇欲坠的基础?》”
14.哈里特·弗里德曼(1991),《新酒,新瓶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监管》
15.鲍勃·杰瑟普(1999),“全球化及其(Il)逻辑的思考”
第六部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
16.阿尔弗雷多·c·罗伯斯(1995),《全球治理与政治经济学:德国和法国的视角》
17.鲍勃·杰瑟普(1995),“监管方法、治理和后福特主义:经济和政治变革的另一种视角?””
18.玛丽·诺兰(1990),“家务变得容易”:魏玛德国合理化经济中的泰勒家庭主妇”
19.Philip Arestis和Eleni Paliginis(1995),“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和性别”
20.阿兰·利皮茨(1996),《地理、生态、民主》
第七部分最近的评论
21.鲍勃·杰瑟普(1997),“(巴黎)监管方法的二十年:国内外成功与失败的悖论”
22.戈登·麦克劳德(1997),《全球化的巴黎思想波:社会规范、话语、政治、话语和空间研究的最新进展》
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