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中国创新未来
预览

平装书

塑造中国创新未来

转型中的大学技术转移

9781849807753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
John L. Orcutt,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法学院-富兰克林·皮尔斯知识产权中心法学教授,中国龙眼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红
出版时间:2012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84980 775 3 程度:320页
《塑造中国的创新未来》通过对一系列因素的深入分析,包括:法律的作用和中国的法律制度;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的教育、知识产权和金融体系;中国的创新能力;和中国的文化。虽然对如何完善中国技术商业化体系的建议是中国独有的,但研究的范围使本文的结论适用于面临类似挑战的其他国家。

版权和许可

推荐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其大学的技术商业化能力。虽然取得了进步,但大学技术商业化仍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边缘。由于大学技术商业化主要是一种“基于法律的”战略,作者研究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否充分支持这种努力。由于法律不是孤立运作的,作者通过中国整体创新体系的镜头来进行分析。这种整体的方法使作者能够首先对中国法律体系支持大学技术商业化的能力提供更准确的分析,并对中国商业化努力的优势、劣势和未来产生有用的见解。

分析固有的复杂系统——比如中国的创新系统——的问题之一是需要来自非常广泛的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塑造中国创新未来》深入分析了一系列因素,包括:法律的作用和中国的法律制度;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的教育、知识产权和金融体系;中国的创新能力;和中国的文化。虽然对于如何完善中国的技术商业化体系的建议对中国来说是独特的,但研究的范围使本文的结论适用于面临类似挑战的其他国家。

这一独特的分析将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产生重大的兴趣,这些国家正在寻求提高其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中国、中国法律体系、大学技术转让、国家创新体系、企业家精神、国际知识产权或国际经济发展的学者;中国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希望与他们合作的人。
内容
内容:前言1。大学、技术商业化与创新体系第一部分:中国的创新体系:毛、市场与中国大学的崛起(三)构建以市场为基础的创新体系。第二部分:中国大学技术商业化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发展支持Bayh-Dole战略市场交易的法律体系5。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熟。中国的Bayh-Dole系统计划成为创新型国家——中国国家科技计划及其对中国拜多体系的影响中国新兴风险投资产业第三部分:未来提高我国高校技术商业化能力结论指数

机构可通过Elgaronline购买此标题。

查看示例章

电子书
40.80美元
isbn: 978 1 84980 909 2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