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社会选择理论
这一主要的参考集提出在三卷关键的文章和论文的社会选择理论。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一主要的参考集提出在三卷关键的文章和论文的社会选择理论。
第一卷集中注意关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的辩论的关键方面,小心地平衡不同的观点和拥抱竞争的方法。在一个容易过度使用数学和神秘的高理论的领域,查尔斯罗利巧妙地提出了一个文献,非数学家是可访问的,但提供了所有主要辩论的全面覆盖。
第二卷和第三卷扩大了社会选择理论的覆盖面,回顾了领先学者试图解决确定社会目标和协调这些目标之间的明显不一致的永恒问题。罗利教授仔细地指导读者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包括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社会工程,目的相关和过程相关的性质。第二卷重印了对功利主义和契约主义伦理学的主要贡献,而第三卷则用社会正义和契约主义伦理学的材料完成了这项工作。罗利教授自己的导论文章将社会选择研究项目暴露在他自己弗吉尼亚式的批评之下,同时将大量分散的文献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一卷集中注意关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的辩论的关键方面,小心地平衡不同的观点和拥抱竞争的方法。在一个容易过度使用数学和神秘的高理论的领域,查尔斯罗利巧妙地提出了一个文献,非数学家是可访问的,但提供了所有主要辩论的全面覆盖。
第二卷和第三卷扩大了社会选择理论的覆盖面,回顾了领先学者试图解决确定社会目标和协调这些目标之间的明显不一致的永恒问题。罗利教授仔细地指导读者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包括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社会工程,目的相关和过程相关的性质。第二卷重印了对功利主义和契约主义伦理学的主要贡献,而第三卷则用社会正义和契约主义伦理学的材料完成了这项工作。罗利教授自己的导论文章将社会选择研究项目暴露在他自己弗吉尼亚式的批评之下,同时将大量分散的文献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的一致好评
查尔斯·罗利从社会选择理论的不同领域精心挑选了一组优秀的论文。罗利教授对这门学科的广泛掌握决定了他的选择。他为社会选择理论家(尤其是经济学家、政治理论家和道德哲学家)提供了这本极其有用的书,让他们受益匪浅。”
——美国哈佛大学阿马蒂亚·森
“公共选择研究人员会发现,这些文章集为正式政治经济学的广度和范围提供了一个宏伟的视角。”
-迈克尔·凯恩,《公共选择
——美国哈佛大学阿马蒂亚·森
“公共选择研究人员会发现,这些文章集为正式政治经济学的广度和范围提供了一个宏伟的视角。”
-迈克尔·凯恩,《公共选择
贡献者
贡献者包括:K.J. Arrow, J.M. Buchanan, R.A. Posner, A.K. Sen, T.N. Tideman, L. Von Mises
内容
内容
介绍
第一卷:偏好聚合
第一部分:基础
A.柏格森(A. Bergson, 1938),《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构想》
H. R. Bowen(1943),《经济资源分配中的投票重新规划》
D. Black(1948),《论群体决策的基本原理》
阿罗(1950),《社会福利概念的难题》
第二部分:集体理性、投票与策略论证
i.m.d. Little(1952),《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j.h. Blau(1957),《社会福利功能的存在》
K. J.阿罗(1959),《理性选择函数和顺序》
J. de V. Graaff(1962),《在民主中提出建议》
图洛克(1964),《不及物性的不合理性》(The irrational of Intransitivity)
A. K. Sen(1964),《多数决定的可能性定理》
G. Tullock(1967),“一般不可能定理的一般无关性”
A. K. Sen和P. K. Pattanaik(1969),《多数决定下理性选择的充分必要条件》
阿罗(1969),《塔洛克与存在定理》
阿罗(K. J. Arrow),《价值观与集体决策》(Values and Collective decision), 1967年出版。
A.吉巴德(1973),《投票计划的操纵:一个普遍的结果》
C. R. Plott(1973),《道路独立、理性与社会选择》
C. R. Plott(1976),《公理社会选择理论:概述和解释》
M. A. Satterthwaite(1975),“战略证明和阿罗条件:投票程序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存在和对应定理”
A. K. Sen(1977),《社会选择理论:重新审视》
第二部分:“作为社会工程的社会选择”的批判
L. Von Mises(2944),《社会科学中“非理性”的处理》
哈耶克(1945),《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
J. M.布坎南(1954),《社会选择、民主和自由市场》
J. M.布坎南(1954),《投票和市场中的个人选择》
布坎南(J. M. Buchanan, 1964)的《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
R. Sugden(1978),《社会选择与个人自由》
A. Sen(1978),《作为控制的自由:一种评价》;
第四部分:逃离社会选择困境的尝试
J. C.海萨尼(1955),《基本福利、个人主义伦理和人际效用比较》
T. Grooves和J. Ledyard(1977),“公共物品的最优分配:“搭便车”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T. N. Tideman和G. Tullock(1976),《做出社会选择的新和高级过程》
W. H. Riker(1979),“一个新的和更优越的过程”真的更优越吗?”
A. Sen(1977),“关于权重和度量:社会福利分析中的信息约束”
第二卷:社会目标
第一部分:功利伦理
W. Vickrey(1945),《通过风险反应衡量边际效用》
M.弗莱明(1952),《福利的基本概念》
J. C. Harsanyi(1953),《福利经济学和风险承担理论中的基本效用》
W. Vickrey(1960),《效用、策略和社会决策规则》
P. A. Diamond(1967),《基本福利、个人主义伦理和效用的人际比较:评论》
R. A.波斯纳(1979),《经济学在法律中的一些应用和滥用》
R. A.波斯纳(1979),《功利主义、经济学和法律理论》
r.a.波斯纳(1979),《普通法审判中效率规范的伦理和政治基础》
J. L. Coleman(1980),《效率、效用和财富最大化》
R. A.波斯纳(1981),《对评论法效率理论近期批评的回应》
J. C. Harsanyi(1980),《规则功利主义、权利、义务和理性行为理论》
A. K. Sen(1979),《功利主义和福利主义》
第二部分:契约伦理
J. M.布坎南(1975),《应用经济理论的契约主义范式》
S.戈登(1976),《新承包商主义者》
巴里(n.p. Barry, 1984),《一致、一致和自由主义:对詹姆斯·布坎南社会哲学的批判》
L. B. Yeager(1985),《政策支持中的权利、契约和效用》
C. K.罗利(1987),《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的经济哲学》
A. Sandmo(1990),《布坎南论政治经济学:一篇评论文章》
t·m·斯坎伦(1982),《契约主义和功利主义》
第三卷
第一部分:社会正义伦理
J.罗尔斯(1958),《作为公平的正义》
J.罗尔斯(1974),《最大标准的一些原因》
J.罗尔斯(1975),《康德的平等观》
J.罗尔斯(1985),《作为公平的正义:政治而非形而上学》
J. M.布坎南(1972),《罗尔斯论公平的正义》
哈特(1973),《罗尔斯论自由及其优先地位》
戈登(1973),《约翰·罗尔斯的差异原则、功利主义与最优不平等程度》
T. Nagel(1973),《罗尔斯论正义》
J. M.布坎南(1976),《罗尔斯差异原则的霍布斯解释》
海萨尼(1975),“最高原则可以作为道德的基础吗?”罗尔斯理论批判
h.r.瓦里安(1975),《分配正义、福利经济学和公平理论》
C. K.罗利和A. T.皮科克(1975),《正义》
A. Sen(1990),“正义:手段与自由”
第二部分:古典自由主义伦理
a . Sen(1970),《帕列亚自由主义者的不可能》
Y. K. Ng(1971),《Paretian Liberal的可能性:不可能定理和基数效用》
A. T. Peacock和C. K. Rowley(1972),《最优帕累托与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
r·诺齐克(1973),《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
A.吉巴德(1974),《帕累托一致的自由意志主义主张》
伯恩霍尔兹(P. Bernholz, 1974),《一个帕列亚自由主义者真的不可能吗?》”
J. H.Blau(1975),《自由价值与独立》
M. J.法雷尔(1976),《社会选择理论中的自由主义》
A. Sen(1976),《自由、一致与权利》
C. K.罗利(C. K. Rowley, 1978),《自由主义和集体选择:回归现实?》”
A. Sen(1979),《个人公用事业和公共判断:或者福利经济学有什么问题》
P. Bernholz(1980),《一个普遍的社会困境:有利可图的交换和密集的群体偏好》
K. Suzumura(1980),《自由悖论与权利的自愿交换——行使》
A. Sen(1983),《自由与社会选择》(Liberty and Social Choice)
K. Basu(1984),《放弃权利的权利》
R. Sugden(1985),《自由、偏好和选择》
J. M.布坎南(1975),《乌托邦、最小国家和权利》(Utopia, the Minimal State, and Entitlement)
阿罗(1978),《诺齐克的权利正义理论》
C. K.罗利和R. E.瓦格纳(1990),“选择自由:公共选择和l
自由思想的
W. Gaertner、P. K. Pattanaik和K. Suzumura(1992),《重新审视个人权利》
A. Sen(1992),《最小的自由》
介绍
第一卷:偏好聚合
第一部分:基础
A.柏格森(A. Bergson, 1938),《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构想》
H. R. Bowen(1943),《经济资源分配中的投票重新规划》
D. Black(1948),《论群体决策的基本原理》
阿罗(1950),《社会福利概念的难题》
第二部分:集体理性、投票与策略论证
i.m.d. Little(1952),《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j.h. Blau(1957),《社会福利功能的存在》
K. J.阿罗(1959),《理性选择函数和顺序》
J. de V. Graaff(1962),《在民主中提出建议》
图洛克(1964),《不及物性的不合理性》(The irrational of Intransitivity)
A. K. Sen(1964),《多数决定的可能性定理》
G. Tullock(1967),“一般不可能定理的一般无关性”
A. K. Sen和P. K. Pattanaik(1969),《多数决定下理性选择的充分必要条件》
阿罗(1969),《塔洛克与存在定理》
阿罗(K. J. Arrow),《价值观与集体决策》(Values and Collective decision), 1967年出版。
A.吉巴德(1973),《投票计划的操纵:一个普遍的结果》
C. R. Plott(1973),《道路独立、理性与社会选择》
C. R. Plott(1976),《公理社会选择理论:概述和解释》
M. A. Satterthwaite(1975),“战略证明和阿罗条件:投票程序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存在和对应定理”
A. K. Sen(1977),《社会选择理论:重新审视》
第二部分:“作为社会工程的社会选择”的批判
L. Von Mises(2944),《社会科学中“非理性”的处理》
哈耶克(1945),《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
J. M.布坎南(1954),《社会选择、民主和自由市场》
J. M.布坎南(1954),《投票和市场中的个人选择》
布坎南(J. M. Buchanan, 1964)的《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
R. Sugden(1978),《社会选择与个人自由》
A. Sen(1978),《作为控制的自由:一种评价》;
第四部分:逃离社会选择困境的尝试
J. C.海萨尼(1955),《基本福利、个人主义伦理和人际效用比较》
T. Grooves和J. Ledyard(1977),“公共物品的最优分配:“搭便车”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T. N. Tideman和G. Tullock(1976),《做出社会选择的新和高级过程》
W. H. Riker(1979),“一个新的和更优越的过程”真的更优越吗?”
A. Sen(1977),“关于权重和度量:社会福利分析中的信息约束”
第二卷:社会目标
第一部分:功利伦理
W. Vickrey(1945),《通过风险反应衡量边际效用》
M.弗莱明(1952),《福利的基本概念》
J. C. Harsanyi(1953),《福利经济学和风险承担理论中的基本效用》
W. Vickrey(1960),《效用、策略和社会决策规则》
P. A. Diamond(1967),《基本福利、个人主义伦理和效用的人际比较:评论》
R. A.波斯纳(1979),《经济学在法律中的一些应用和滥用》
R. A.波斯纳(1979),《功利主义、经济学和法律理论》
r.a.波斯纳(1979),《普通法审判中效率规范的伦理和政治基础》
J. L. Coleman(1980),《效率、效用和财富最大化》
R. A.波斯纳(1981),《对评论法效率理论近期批评的回应》
J. C. Harsanyi(1980),《规则功利主义、权利、义务和理性行为理论》
A. K. Sen(1979),《功利主义和福利主义》
第二部分:契约伦理
J. M.布坎南(1975),《应用经济理论的契约主义范式》
S.戈登(1976),《新承包商主义者》
巴里(n.p. Barry, 1984),《一致、一致和自由主义:对詹姆斯·布坎南社会哲学的批判》
L. B. Yeager(1985),《政策支持中的权利、契约和效用》
C. K.罗利(1987),《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的经济哲学》
A. Sandmo(1990),《布坎南论政治经济学:一篇评论文章》
t·m·斯坎伦(1982),《契约主义和功利主义》
第三卷
第一部分:社会正义伦理
J.罗尔斯(1958),《作为公平的正义》
J.罗尔斯(1974),《最大标准的一些原因》
J.罗尔斯(1975),《康德的平等观》
J.罗尔斯(1985),《作为公平的正义:政治而非形而上学》
J. M.布坎南(1972),《罗尔斯论公平的正义》
哈特(1973),《罗尔斯论自由及其优先地位》
戈登(1973),《约翰·罗尔斯的差异原则、功利主义与最优不平等程度》
T. Nagel(1973),《罗尔斯论正义》
J. M.布坎南(1976),《罗尔斯差异原则的霍布斯解释》
海萨尼(1975),“最高原则可以作为道德的基础吗?”罗尔斯理论批判
h.r.瓦里安(1975),《分配正义、福利经济学和公平理论》
C. K.罗利和A. T.皮科克(1975),《正义》
A. Sen(1990),“正义:手段与自由”
第二部分:古典自由主义伦理
a . Sen(1970),《帕列亚自由主义者的不可能》
Y. K. Ng(1971),《Paretian Liberal的可能性:不可能定理和基数效用》
A. T. Peacock和C. K. Rowley(1972),《最优帕累托与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
r·诺齐克(1973),《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
A.吉巴德(1974),《帕累托一致的自由意志主义主张》
伯恩霍尔兹(P. Bernholz, 1974),《一个帕列亚自由主义者真的不可能吗?》”
J. H.Blau(1975),《自由价值与独立》
M. J.法雷尔(1976),《社会选择理论中的自由主义》
A. Sen(1976),《自由、一致与权利》
C. K.罗利(C. K. Rowley, 1978),《自由主义和集体选择:回归现实?》”
A. Sen(1979),《个人公用事业和公共判断:或者福利经济学有什么问题》
P. Bernholz(1980),《一个普遍的社会困境:有利可图的交换和密集的群体偏好》
K. Suzumura(1980),《自由悖论与权利的自愿交换——行使》
A. Sen(1983),《自由与社会选择》(Liberty and Social Choice)
K. Basu(1984),《放弃权利的权利》
R. Sugden(1985),《自由、偏好和选择》
J. M.布坎南(1975),《乌托邦、最小国家和权利》(Utopia, the Minimal State, and Entitlement)
阿罗(1978),《诺齐克的权利正义理论》
C. K.罗利和R. E.瓦格纳(1990),“选择自由:公共选择和l
自由思想的
W. Gaertner、P. K. Pattanaik和K. Suzumura(1992),《重新审视个人权利》
A. Sen(1992),《最小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