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近代日本经济发展,1945-1995
从占领到泡沫经济
9781840645859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
这本重要的文集揭示了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和制度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本重要的文集揭示了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和制度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它涵盖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研究了诸如关于工业政策的作用和意义的辩论等领域;金融和银行体系的演变;劳动关系模式的变化;土地改革和农业变革;以及现代日本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这两卷集汇集了围绕这些主题的重要文章,包括在日本首次出版的不太知名的作品。它将是历史、经济、政治科学和亚洲研究的学者和学生必不可少的参考著作。
它涵盖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研究了诸如关于工业政策的作用和意义的辩论等领域;金融和银行体系的演变;劳动关系模式的变化;土地改革和农业变革;以及现代日本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这两卷集汇集了围绕这些主题的重要文章,包括在日本首次出版的不太知名的作品。它将是历史、经济、政治科学和亚洲研究的学者和学生必不可少的参考著作。
的一致好评
“史蒂文·托利迪在其早期作品的基础上续写了一部出色的类似作品……”
——Prabhu gupta,《日本贸易与工业杂志》
“日本真的有奇迹吗?”产业政策有什么不同吗?过去十年的经济停滞是否驳斥了人们对上世纪80年代日本模式的所有评价?还是只是奖章的另一面?还是暂时的?Tolliday做了一项了不起的工作,他从非常广泛的资源中收集证据,并由此证明了近年来对日本经济的英语分析的深度和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罗纳德·多尔,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
——Prabhu gupta,《日本贸易与工业杂志》
“日本真的有奇迹吗?”产业政策有什么不同吗?过去十年的经济停滞是否驳斥了人们对上世纪80年代日本模式的所有评价?还是只是奖章的另一面?还是暂时的?Tolliday做了一项了不起的工作,他从非常广泛的资源中收集证据,并由此证明了近年来对日本经济的英语分析的深度和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罗纳德·多尔,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
贡献者
46篇文章,从1983年到1997年
贡献者包括:A. Chimoto, N. Kawabe, T. Kawagoe, M. Mason, H. Miyajima, T.冈崎,H. Patrick, R. Smith, Y. Yasuba, S. Yonekura
贡献者包括:A. Chimoto, N. Kawabe, T. Kawagoe, M. Mason, H. Miyajima, T.冈崎,H. Patrick, R. Smith, Y. Yasuba, S. Yonekura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确认
介绍史蒂文Tolliday
第一部分经济发展趋势
1.安叶靖一(1991),《历史视角下的日本战后增长》
2.Charles Yuji Horioka(1994),《国际视野下的日本消费和储蓄》
第二部分,产业政策辩论
3.Gregory W. Noble(1989),《日本产业政策辩论》
4.Yutaka Kosai(1995),“政府-企业关系和竞争力:日本案例”
一个例
5.Dennis J. Encarnation和Mark Mason(1990),《既不是产经省也不是美国:日本资本自由化的政治经济学》
6.Marie Anchordoguy(1988),“掌握市场:日本政府针对计算机产业的目标”
7.查尔默斯·约翰逊(1989),《日本经济产业省、MPT和电信战争:日本如何制定高科技政策》
8.Michael R. Reich(1990),“为什么日本不出口更多的药品:作为产业政策的卫生政策”
9.马克·蒂尔顿(1994),“日本基础材料工业的非正式市场治理”
第三部分,经连与企业集团
10.桥本十郎(1996),《日本经济和企业制度是如何、何时形成的》
11.宫岛英明(1994),“宰霸向战后企业集团的转变——从等级整合集团到水平整合集团”
12.铃木邦夫(1997),《从财阀到企业综合体》
13.菊川武夫(1995),“企业集团、行业协会和政府:以日本石化行业为例”
14.Ronald J. Gilson和Mark J. Roe(1993),《理解日本经联:公司治理和产业组织之间的重叠》。
15.迈克尔·l·格拉赫(1992),《经连的黄昏?》一个关键的评估的
第四部分小企业和分包
16.休·t·帕特里克和托马斯·p·罗伦(1987),《小型家族企业》
17.Michael J. Smitka(1990),“无形的握手: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18.和田和夫(1991),“汽车工业中层级企业间关系的发展: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
第五部分,日本管理学的发展
19.大竹秀夫(1987),“占领下的宰会:管理委员会的形成和转变”
20.宫岛英明(1993),《战后企业管理改革:自上而下的管理革命与“日本式”企业的出现》
21.威廉M.简井(1996),《W。爱德华兹·戴明与日本质量控制的起源
22.D.埃莉诺·韦斯特尼(1994),“日本工业研究和发展的演变”
名称索引
卷二:
确认
介绍史蒂文Tolliday
第一部分产业战略
1.Seiichiro Yonekura(1991),“战后日本钢铁工业: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2.Shin Goto(1994),“日本造船业的竞争优势:以IHI为例”
3.卡雷尔·威廉姆斯、科林·哈斯拉姆、苏克德夫·约哈尔、约翰·威廉姆斯、安迪·阿德克罗夫特和罗伯特·威利斯(1995),《管理实践或结构因素:美国与日本汽车工业的案例》
4.Haruhito Shiomi(1995),“汽车工业装配网络的形成:丰田汽车公司的案例(1955-1980)”
5.川部伸夫(1993),《日本零售业的发展》
6.Mira Wilkins(1990),“日本跨国公司在美国:连续性和变化,1879-1990”
7.马克·梅森(1992),“日本在欧洲直接投资的起源和演变”
第二部分货币和银行
8.Chikage Hidaka(1997),《日本战后融资体系的重新审视》
9.冈崎哲治(1995),《战后日本金融体系的演变》
10.tako Hoshi(1994),“企业集团和主要银行体系的经济作用”
11.Frances McCall Rosenbluth(1993),《金融放松管制和利益调解》
第三部分劳动力
12.Katzutoshi Koshiro(1983),《战后日本集体谈判的发展》
13.谢尔顿·m·加隆(1984),《战后日本的帝国官僚主义和劳工政策》
14.Shinji Sugayama(1995),《工作规则、工资和单身状态:“日本雇佣制度”的形成》
15.Ikuo Kume(1988),“石油危机后日本政府、劳工和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
16.Lonny E. carile(1994),“Sohyo vs . Domei:日本高增长时代的竞争劳工运动策略”
17.小池一雄(1983),《内部劳动力市场:大公司的工人》
第四部分土地和农业
18.川岳俊彦(1993),《战后日本的土地改革》
19.Toshihiko Kawagoe(1993),《日本农业的放松管制和保护主义》
20.奥蕾莉亚·乔治和埃里克·撒克逊(1986),《日本的农业保护政治》
第五部分教育与人力资本
21.千本明子(1993),《后明治时期日本学校教育的改善与人事管理的发展》
22.西泽Tamotsu Nishizawa(1997),《战后日本的教育变革和在职培训》
第六部分性别与社会
23.罗伯特·j·史密斯(1987),《当代日本的性别不平等》
24.Omori Maki(1993),《性别与劳动力市场》
名称索引
体积我:
确认
介绍史蒂文Tolliday
第一部分经济发展趋势
1.安叶靖一(1991),《历史视角下的日本战后增长》
2.Charles Yuji Horioka(1994),《国际视野下的日本消费和储蓄》
第二部分,产业政策辩论
3.Gregory W. Noble(1989),《日本产业政策辩论》
4.Yutaka Kosai(1995),“政府-企业关系和竞争力:日本案例”
一个例
5.Dennis J. Encarnation和Mark Mason(1990),《既不是产经省也不是美国:日本资本自由化的政治经济学》
6.Marie Anchordoguy(1988),“掌握市场:日本政府针对计算机产业的目标”
7.查尔默斯·约翰逊(1989),《日本经济产业省、MPT和电信战争:日本如何制定高科技政策》
8.Michael R. Reich(1990),“为什么日本不出口更多的药品:作为产业政策的卫生政策”
9.马克·蒂尔顿(1994),“日本基础材料工业的非正式市场治理”
第三部分,经连与企业集团
10.桥本十郎(1996),《日本经济和企业制度是如何、何时形成的》
11.宫岛英明(1994),“宰霸向战后企业集团的转变——从等级整合集团到水平整合集团”
12.铃木邦夫(1997),《从财阀到企业综合体》
13.菊川武夫(1995),“企业集团、行业协会和政府:以日本石化行业为例”
14.Ronald J. Gilson和Mark J. Roe(1993),《理解日本经联:公司治理和产业组织之间的重叠》。
15.迈克尔·l·格拉赫(1992),《经连的黄昏?》一个关键的评估的
第四部分小企业和分包
16.休·t·帕特里克和托马斯·p·罗伦(1987),《小型家族企业》
17.Michael J. Smitka(1990),“无形的握手: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18.和田和夫(1991),“汽车工业中层级企业间关系的发展: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
第五部分,日本管理学的发展
19.大竹秀夫(1987),“占领下的宰会:管理委员会的形成和转变”
20.宫岛英明(1993),《战后企业管理改革:自上而下的管理革命与“日本式”企业的出现》
21.威廉M.简井(1996),《W。爱德华兹·戴明与日本质量控制的起源
22.D.埃莉诺·韦斯特尼(1994),“日本工业研究和发展的演变”
名称索引
卷二:
确认
介绍史蒂文Tolliday
第一部分产业战略
1.Seiichiro Yonekura(1991),“战后日本钢铁工业: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2.Shin Goto(1994),“日本造船业的竞争优势:以IHI为例”
3.卡雷尔·威廉姆斯、科林·哈斯拉姆、苏克德夫·约哈尔、约翰·威廉姆斯、安迪·阿德克罗夫特和罗伯特·威利斯(1995),《管理实践或结构因素:美国与日本汽车工业的案例》
4.Haruhito Shiomi(1995),“汽车工业装配网络的形成:丰田汽车公司的案例(1955-1980)”
5.川部伸夫(1993),《日本零售业的发展》
6.Mira Wilkins(1990),“日本跨国公司在美国:连续性和变化,1879-1990”
7.马克·梅森(1992),“日本在欧洲直接投资的起源和演变”
第二部分货币和银行
8.Chikage Hidaka(1997),《日本战后融资体系的重新审视》
9.冈崎哲治(1995),《战后日本金融体系的演变》
10.tako Hoshi(1994),“企业集团和主要银行体系的经济作用”
11.Frances McCall Rosenbluth(1993),《金融放松管制和利益调解》
第三部分劳动力
12.Katzutoshi Koshiro(1983),《战后日本集体谈判的发展》
13.谢尔顿·m·加隆(1984),《战后日本的帝国官僚主义和劳工政策》
14.Shinji Sugayama(1995),《工作规则、工资和单身状态:“日本雇佣制度”的形成》
15.Ikuo Kume(1988),“石油危机后日本政府、劳工和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
16.Lonny E. carile(1994),“Sohyo vs . Domei:日本高增长时代的竞争劳工运动策略”
17.小池一雄(1983),《内部劳动力市场:大公司的工人》
第四部分土地和农业
18.川岳俊彦(1993),《战后日本的土地改革》
19.Toshihiko Kawagoe(1993),《日本农业的放松管制和保护主义》
20.奥蕾莉亚·乔治和埃里克·撒克逊(1986),《日本的农业保护政治》
第五部分教育与人力资本
21.千本明子(1993),《后明治时期日本学校教育的改善与人事管理的发展》
22.西泽Tamotsu Nishizawa(1997),《战后日本的教育变革和在职培训》
第六部分性别与社会
23.罗伯特·j·史密斯(1987),《当代日本的性别不平等》
24.Omori Maki(1993),《性别与劳动力市场》
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