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腐败与非法市场的经济学
这本权威性的三卷集汇集了关于腐败和非法市场的经济分析的最重要的发表论文。它涵盖了从解释腐败本质的理论问题到政府监管合法市场和有组织犯罪统治非法市场之间的类比。特别注意标准公共政策,例如标准控制或质量标准,对影子和非法市场的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对贿赂和勒索进行投资的动机的影响。这本书强调了腐败对市场体系效率和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本权威性的三卷集汇集了关于腐败和非法市场的经济分析的最重要的发表论文。它涵盖了从解释腐败本质的理论问题到政府监管合法市场和有组织犯罪统治非法市场之间的类比。特别注意标准公共政策,例如标准控制或质量标准,对影子和非法市场的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对贿赂和勒索进行投资的动机的影响。这本书强调了腐败对市场体系效率和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
贡献者
100条,从1960年到1997年
贡献者包括:W.J. Baumol, G.S. Becker, J.N. Bhagwati, R.B. Freeman, A.M.Polinsky, S. Rose-Ackerman, T.C. Schelling, S. Shavell, G.J. Stigler, J. Tirole
贡献者包括:W.J. Baumol, G.S. Becker, J.N. Bhagwati, R.B. Freeman, A.M.Polinsky, S. Rose-Ackerman, T.C. Schelling, S. Shavell, G.J. Stigler, J. Tirole
内容
内容:
确认•介绍
体积我:
第一部分:腐败与资源分配
1.约翰·克里斯托弗·安维格(1991),《腐败经济学:调查》
2.延斯科。Andvig和Karl Ove Moene(1990),《腐败如何导致腐败》
3.吕志明(1985),“贿赂的均衡排队模型”
4.苏珊·罗斯-阿克曼(Susan Rose-Ackerman, 1975),《腐败的经济学》
5.安德烈·施莱弗和罗伯特·w·维什尼(1993),《腐败》
6.Mehmet Bac(1996),《等级制度中的腐败与监督成本》
7.Mehmet Bac(1996),《腐败、监督和等级结构》
第二部分:腐败与博弈论
8.保罗·贝克(Paul J. Beck)和迈克尔·马赫(Michael W. Maher),《稀薄市场中的贿赂和投标比较》(A Comparison of Bribery and Bidding in Thin Markets)
9.奥利维尔·卡多(Olivier Cadot),《腐败的赌博》(Corruption as a Gamble)
10.伦纳德·克莱因洛克(1967),《排队位置的最佳贿赂》
11.连大祥(1986),《关于竞争性贿赂游戏的说明》
12.张大祥(1987),“竞争贿赂博弈中的信息不对称”
13.让·梯若尔(1996),“集体声誉理论(适用于腐败持续性和企业质量)”
第三部分:腐败、官僚主义与公共干预
14.爱德华C.班菲尔德(1975),“腐败是政府组织的一个特征”
15.布鲁斯·本森和约翰·巴登(1985),《政府腐败的政治经济学:地下政府的逻辑》
16.帕卡什·钱德尔和路易斯·王尔德(1992),《税务管理中的腐败》
17.Frank Flatters和W. Bentley Macleod(1995),《行政腐败与税收》
18.梅勒妮·曼尼昂(1996),《故意的腐败:中国企业许可中的贿赂》和《对“故意的腐败”的纠正》
19.S.罗滕贝格(1960),《工会腐败理论》
20.芭芭拉·n·桑兹(1990),《经济分权:中国经济改革中官僚腐败的作用》
21.罗伯特·韦德(1985),《公职市场:为什么印度政府不擅长发展》
第四部分:腐败的社会成本
22.P.巴德汉(1997),《腐败与发展:问题回顾》
23.迈克尔·比恩斯托克(1979),《腐败与发展》
24.Arye L. Hilman和Eliakim Katz(1987),《等级结构与贿赂和转移的社会成本》
25.Mushtaq H. Khan(1996),《腐败对效率的影响》
26.连大祥(1990),《腐败与分配效率》
27.梁h . Liew(1992),“腐败作为一种保险形式”
28.奥斯卡·库勒尔(1993),《裙带关系、腐败与资源分配》
第五部分:腐败、发展与增长
29.ms . s . Alam(1990),“最不发达国家腐败的一些经济成本”
30.ms . s . Alam(1995),《腐败的限制理论及其应用》
31.N.维贾伊·贾格纳森(1986),《腐败、交付系统和产权》
32.奥莫通德·约翰逊(1975),《腐败政府的经济分析,对欠发达国家的特别应用》
33.约翰·麦克雷(1992),“发展不足与腐败经济学:博弈论方法”
34.保罗·毛罗(1995),《腐败与增长》
35.Oluwole Owoye和Ibrahim Bendardaf(1996),“腐败对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宏观经济分析”
36.萨利姆·拉希德(1981),《平等主义最不发达国家的公用事业:贿赂在实现帕累托效率中的作用》
名称索引
卷二:
第一部分:生产性和破坏性经济活动
1.贾格迪什·巴格瓦蒂(1982),《直接非生产性逐利活动》
2.William J. Baumol(1990),“企业家精神:生产性、非生产性和破坏性”
3.Herschel I. Grossman和Suk JaeNoh(1990),《具有概率生存和声誉的盗贼统治理论》
4.赫歇尔·i·格罗斯曼(Herschel I. Grossman)和金敏成(minsung Kim, 1995),《剑还是犁头?》(Swords or Plowshares?)物权请求权担保理论
5.杰克·赫施莱弗(1991),《权力的悖论》
6.安妮·o·克鲁格(1974),《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7.凯文·m·墨菲(Kevin M. Murphy)、安德烈·施莱弗(Andrei Schleifer)和罗伯特·w·维什尼(Robert W. Vishny)(1993),《为什么寻租对经济增长代价如此高昂?》”
8.斯特吉奥斯·斯卡帕达斯(1992),《产权缺失下的合作、冲突与权力》
第二部分:非法行为的经济学理论
9.加里·s·贝克尔(1968),《罪与罚:一种经济学方法》
10.迈克尔·k·布洛克和罗伯特·c·林德(1975),《重新考虑犯罪与惩罚》
11.M.K. Block和J.M. Heineke(1975),《犯罪选择的劳动理论分析》
12.塞缪尔·卡梅隆(1988),《犯罪威慑的经济学:理论和证据的调查》
13.威廉·t·狄更斯(1986),《再次犯罪与惩罚:带有心理扭曲的经济学方法》
14.艾萨克·埃尔利希(1973),《参与非法活动:理论和实证调查》
15.艾萨克·埃尔利希(1996),《犯罪、惩罚和犯罪市场》
16.理查德·弗里曼(Richard B. Freeman, 1996),“为什么这么多美国年轻人犯罪,我们该怎么做?””
17.Stephan M. Panther(1995),《犯罪和刑法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对立?》”
第三部分:执法和威慑政策
18.Gary S. Becker和George J. Stigler(1974),《执法、渎职和执法人员的补偿》
19.John R. Lott, Jr.和Russell D. Roberts(1989),《为什么服从:片面执行价格管制和无受害者犯罪法》
20.阿伦·s·马利克(1990),“逃避、筛选和最佳执行”
21.A. Mitchell Polinsky和Steven Shavell(1992),“执行成本与罚款的最优幅度和概率”
22.Steven Shavell(1991),《具体与一般法律执行》
23.乔治·斯蒂格勒(1970),《法律的最佳执行》
第四部分:反腐败威慑政策
24.Kaushik Basu, Sudipto Bhattacharya和Ajit Mishra(1992),《关于贿赂和控制腐败的笔记》
25.蒂莫西·贝斯利和约翰·麦克拉伦(1993),《税收与贿赂:工资激励的作用》
26.罗杰·鲍尔斯和努诺·加鲁帕(1997),《便民警察腐败与犯罪经济学》
27.吕志明(1986),“腐败威慑的动态模型”
28.D. Mookherjee和I.P.L. Png(1995),《腐败的执法人员:他们应该如何得到补偿?》”
29.Eric Rasmusen和J. Mark Ramseyer(1994),《廉价贿赂与腐败禁令:理性立法者之间的协调博弈》
名称索引
第三卷:
第一部分:地下经济
1.布鲁诺·康蒂尼(Bruno Contini, 1981),《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平行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经验》
2.Arne Jon Isachsen和Steinar Strøm(1980),《隐性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逃税》
3.埃德加·l·费奇(Edgar L. Feige, 1994),《地下经济和货币之谜》
4.布鲁诺·s·弗雷和维尔纳·w·波默雷内(1984),《隐性经济:测量的现状和前景》
5.P. Reuter(1984),《美国非法市场的经济意义:一些观察》
6.弗里德里希·施耐德(1994),《能否通过重大税收改革减少影子经济?》对奥地利的实证调查
7.维托·坦兹(Vito Tanzi, 1983),《美国地下经济:1930 - 1980年年度估计》
第二部分:无受害人活动和非法市场
8.贾格迪什·巴格瓦蒂(Jagdish N. Bhagwati, 1981),《非法贸易的替代理论:经济后果和统计检测》
9.Christopher S. Koper和Peter Reuter(1996),《取缔非法枪支市场:禁毒执法的教训》
10.Mary E. Lovely和Douglas R. Nelson(1994),《非法贸易与内生关税形成》
11.哈罗德·内森(1980),《高利贷法的经济分析》
12.克里斯·保罗和阿尔·威尔海特(1994),《非法市场和寻租的社会成本》
13.理查德·彼得森(Richard L. Peterson, 1983),《高利贷法与消费信贷:一份报告》
14.玛丽·瑟斯比、理查德·詹森和杰里·瑟斯比(1991),《走私、伪装和市场结构》
15.Daniel J. Villegas(1989),《高利贷上限对消费信贷的影响》
16.罗德尼·t·史密斯(1976),《征税货物的合法和非法市场:纯理论和州政府对蒸馏酒征税的应用》
17.约翰·d·沃尔肯和弗兰克·j·纳瓦拉提尔(1981),《联邦信用合作社高利贷上限的经济影响》
第三部分: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学
18.迭戈·甘伯塔(Diego Gambetta, 1988),《黑手党经济理论的碎片》
19.威廉·詹宁斯(William P. Jennings, 1984),《关于有组织犯罪经济学的说明》
20.里卡多·马塞利和马可·凡尼尼(1997),《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方程估算:来自意大利的证据》
21.托马斯·c·谢林(1967),《经济学与犯罪企业》
22.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 1971),“有组织犯罪的业务是什么?””
第四部分:毒品市场与公共政策
23.Susan L. Averett和Harold M. Hochman(1994),《成瘾行为与公共政策》
24.Gary S. Becker, Michael Grossman和Kevin M. Murphy(1991),“理性成瘾和价格对消费的影响”
25.加里·s·贝克尔和凯文·m·墨菲(1988),《理性成瘾理论》
26.罗杰·布莱尔和罗纳德·沃格尔(1973),《海洛因成瘾与城市犯罪》
27.比利·j·埃瑟利(1974),《毒品执法:我们应该逮捕毒贩还是吸毒者?》”
28.约翰·霍拉汉(1973),《控制非法海洛因供应的经济学》
29.约翰·r·洛特,Jr.(1992),《从毒品说服中衡量货币惩罚总量的尝试:个人声誉的重要性》
30.Richard B. McKenzie(1991),《理性成瘾、滞后需求和消费税的效率:标准理论的修正》
31.马克·h·摩尔(1973),《对海洛因有效价格实行歧视的政策》
32.彼得·罗伊特(1988),《毒品管制的数量幻觉与悖论:联邦对恶习政策的干预》
33.西蒙·罗滕伯格(1968),《海洛因的秘密分销、发现和压制》
34.乔治·斯蒂格勒和加里·s·贝克尔(1977),《食物不是争论的对象》
35.Michael D. White和William A. Luksetich(1983),《海洛因:价格弹性和执法策略》
名称索引
确认•介绍
体积我:
第一部分:腐败与资源分配
1.约翰·克里斯托弗·安维格(1991),《腐败经济学:调查》
2.延斯科。Andvig和Karl Ove Moene(1990),《腐败如何导致腐败》
3.吕志明(1985),“贿赂的均衡排队模型”
4.苏珊·罗斯-阿克曼(Susan Rose-Ackerman, 1975),《腐败的经济学》
5.安德烈·施莱弗和罗伯特·w·维什尼(1993),《腐败》
6.Mehmet Bac(1996),《等级制度中的腐败与监督成本》
7.Mehmet Bac(1996),《腐败、监督和等级结构》
第二部分:腐败与博弈论
8.保罗·贝克(Paul J. Beck)和迈克尔·马赫(Michael W. Maher),《稀薄市场中的贿赂和投标比较》(A Comparison of Bribery and Bidding in Thin Markets)
9.奥利维尔·卡多(Olivier Cadot),《腐败的赌博》(Corruption as a Gamble)
10.伦纳德·克莱因洛克(1967),《排队位置的最佳贿赂》
11.连大祥(1986),《关于竞争性贿赂游戏的说明》
12.张大祥(1987),“竞争贿赂博弈中的信息不对称”
13.让·梯若尔(1996),“集体声誉理论(适用于腐败持续性和企业质量)”
第三部分:腐败、官僚主义与公共干预
14.爱德华C.班菲尔德(1975),“腐败是政府组织的一个特征”
15.布鲁斯·本森和约翰·巴登(1985),《政府腐败的政治经济学:地下政府的逻辑》
16.帕卡什·钱德尔和路易斯·王尔德(1992),《税务管理中的腐败》
17.Frank Flatters和W. Bentley Macleod(1995),《行政腐败与税收》
18.梅勒妮·曼尼昂(1996),《故意的腐败:中国企业许可中的贿赂》和《对“故意的腐败”的纠正》
19.S.罗滕贝格(1960),《工会腐败理论》
20.芭芭拉·n·桑兹(1990),《经济分权:中国经济改革中官僚腐败的作用》
21.罗伯特·韦德(1985),《公职市场:为什么印度政府不擅长发展》
第四部分:腐败的社会成本
22.P.巴德汉(1997),《腐败与发展:问题回顾》
23.迈克尔·比恩斯托克(1979),《腐败与发展》
24.Arye L. Hilman和Eliakim Katz(1987),《等级结构与贿赂和转移的社会成本》
25.Mushtaq H. Khan(1996),《腐败对效率的影响》
26.连大祥(1990),《腐败与分配效率》
27.梁h . Liew(1992),“腐败作为一种保险形式”
28.奥斯卡·库勒尔(1993),《裙带关系、腐败与资源分配》
第五部分:腐败、发展与增长
29.ms . s . Alam(1990),“最不发达国家腐败的一些经济成本”
30.ms . s . Alam(1995),《腐败的限制理论及其应用》
31.N.维贾伊·贾格纳森(1986),《腐败、交付系统和产权》
32.奥莫通德·约翰逊(1975),《腐败政府的经济分析,对欠发达国家的特别应用》
33.约翰·麦克雷(1992),“发展不足与腐败经济学:博弈论方法”
34.保罗·毛罗(1995),《腐败与增长》
35.Oluwole Owoye和Ibrahim Bendardaf(1996),“腐败对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宏观经济分析”
36.萨利姆·拉希德(1981),《平等主义最不发达国家的公用事业:贿赂在实现帕累托效率中的作用》
名称索引
卷二:
第一部分:生产性和破坏性经济活动
1.贾格迪什·巴格瓦蒂(1982),《直接非生产性逐利活动》
2.William J. Baumol(1990),“企业家精神:生产性、非生产性和破坏性”
3.Herschel I. Grossman和Suk JaeNoh(1990),《具有概率生存和声誉的盗贼统治理论》
4.赫歇尔·i·格罗斯曼(Herschel I. Grossman)和金敏成(minsung Kim, 1995),《剑还是犁头?》(Swords or Plowshares?)物权请求权担保理论
5.杰克·赫施莱弗(1991),《权力的悖论》
6.安妮·o·克鲁格(1974),《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7.凯文·m·墨菲(Kevin M. Murphy)、安德烈·施莱弗(Andrei Schleifer)和罗伯特·w·维什尼(Robert W. Vishny)(1993),《为什么寻租对经济增长代价如此高昂?》”
8.斯特吉奥斯·斯卡帕达斯(1992),《产权缺失下的合作、冲突与权力》
第二部分:非法行为的经济学理论
9.加里·s·贝克尔(1968),《罪与罚:一种经济学方法》
10.迈克尔·k·布洛克和罗伯特·c·林德(1975),《重新考虑犯罪与惩罚》
11.M.K. Block和J.M. Heineke(1975),《犯罪选择的劳动理论分析》
12.塞缪尔·卡梅隆(1988),《犯罪威慑的经济学:理论和证据的调查》
13.威廉·t·狄更斯(1986),《再次犯罪与惩罚:带有心理扭曲的经济学方法》
14.艾萨克·埃尔利希(1973),《参与非法活动:理论和实证调查》
15.艾萨克·埃尔利希(1996),《犯罪、惩罚和犯罪市场》
16.理查德·弗里曼(Richard B. Freeman, 1996),“为什么这么多美国年轻人犯罪,我们该怎么做?””
17.Stephan M. Panther(1995),《犯罪和刑法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对立?》”
第三部分:执法和威慑政策
18.Gary S. Becker和George J. Stigler(1974),《执法、渎职和执法人员的补偿》
19.John R. Lott, Jr.和Russell D. Roberts(1989),《为什么服从:片面执行价格管制和无受害者犯罪法》
20.阿伦·s·马利克(1990),“逃避、筛选和最佳执行”
21.A. Mitchell Polinsky和Steven Shavell(1992),“执行成本与罚款的最优幅度和概率”
22.Steven Shavell(1991),《具体与一般法律执行》
23.乔治·斯蒂格勒(1970),《法律的最佳执行》
第四部分:反腐败威慑政策
24.Kaushik Basu, Sudipto Bhattacharya和Ajit Mishra(1992),《关于贿赂和控制腐败的笔记》
25.蒂莫西·贝斯利和约翰·麦克拉伦(1993),《税收与贿赂:工资激励的作用》
26.罗杰·鲍尔斯和努诺·加鲁帕(1997),《便民警察腐败与犯罪经济学》
27.吕志明(1986),“腐败威慑的动态模型”
28.D. Mookherjee和I.P.L. Png(1995),《腐败的执法人员:他们应该如何得到补偿?》”
29.Eric Rasmusen和J. Mark Ramseyer(1994),《廉价贿赂与腐败禁令:理性立法者之间的协调博弈》
名称索引
第三卷:
第一部分:地下经济
1.布鲁诺·康蒂尼(Bruno Contini, 1981),《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平行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经验》
2.Arne Jon Isachsen和Steinar Strøm(1980),《隐性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逃税》
3.埃德加·l·费奇(Edgar L. Feige, 1994),《地下经济和货币之谜》
4.布鲁诺·s·弗雷和维尔纳·w·波默雷内(1984),《隐性经济:测量的现状和前景》
5.P. Reuter(1984),《美国非法市场的经济意义:一些观察》
6.弗里德里希·施耐德(1994),《能否通过重大税收改革减少影子经济?》对奥地利的实证调查
7.维托·坦兹(Vito Tanzi, 1983),《美国地下经济:1930 - 1980年年度估计》
第二部分:无受害人活动和非法市场
8.贾格迪什·巴格瓦蒂(Jagdish N. Bhagwati, 1981),《非法贸易的替代理论:经济后果和统计检测》
9.Christopher S. Koper和Peter Reuter(1996),《取缔非法枪支市场:禁毒执法的教训》
10.Mary E. Lovely和Douglas R. Nelson(1994),《非法贸易与内生关税形成》
11.哈罗德·内森(1980),《高利贷法的经济分析》
12.克里斯·保罗和阿尔·威尔海特(1994),《非法市场和寻租的社会成本》
13.理查德·彼得森(Richard L. Peterson, 1983),《高利贷法与消费信贷:一份报告》
14.玛丽·瑟斯比、理查德·詹森和杰里·瑟斯比(1991),《走私、伪装和市场结构》
15.Daniel J. Villegas(1989),《高利贷上限对消费信贷的影响》
16.罗德尼·t·史密斯(1976),《征税货物的合法和非法市场:纯理论和州政府对蒸馏酒征税的应用》
17.约翰·d·沃尔肯和弗兰克·j·纳瓦拉提尔(1981),《联邦信用合作社高利贷上限的经济影响》
第三部分: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学
18.迭戈·甘伯塔(Diego Gambetta, 1988),《黑手党经济理论的碎片》
19.威廉·詹宁斯(William P. Jennings, 1984),《关于有组织犯罪经济学的说明》
20.里卡多·马塞利和马可·凡尼尼(1997),《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方程估算:来自意大利的证据》
21.托马斯·c·谢林(1967),《经济学与犯罪企业》
22.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 1971),“有组织犯罪的业务是什么?””
第四部分:毒品市场与公共政策
23.Susan L. Averett和Harold M. Hochman(1994),《成瘾行为与公共政策》
24.Gary S. Becker, Michael Grossman和Kevin M. Murphy(1991),“理性成瘾和价格对消费的影响”
25.加里·s·贝克尔和凯文·m·墨菲(1988),《理性成瘾理论》
26.罗杰·布莱尔和罗纳德·沃格尔(1973),《海洛因成瘾与城市犯罪》
27.比利·j·埃瑟利(1974),《毒品执法:我们应该逮捕毒贩还是吸毒者?》”
28.约翰·霍拉汉(1973),《控制非法海洛因供应的经济学》
29.约翰·r·洛特,Jr.(1992),《从毒品说服中衡量货币惩罚总量的尝试:个人声誉的重要性》
30.Richard B. McKenzie(1991),《理性成瘾、滞后需求和消费税的效率:标准理论的修正》
31.马克·h·摩尔(1973),《对海洛因有效价格实行歧视的政策》
32.彼得·罗伊特(1988),《毒品管制的数量幻觉与悖论:联邦对恶习政策的干预》
33.西蒙·罗滕伯格(1968),《海洛因的秘密分销、发现和压制》
34.乔治·斯蒂格勒和加里·s·贝克尔(1977),《食物不是争论的对象》
35.Michael D. White和William A. Luksetich(1983),《海洛因:价格弹性和执法策略》
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