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位经济学

精装

区位经济学

9781852788674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
由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前阿贝尔文科教授、经济学名誉杰出教授梅尔文·l·格林胡特和前美国塔夫茨大学经济学教授、卡明斯家族企业家精神和商业经济学名誉教授乔治·诺曼编辑
出版时间:1995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85278 867 程度:1712页
《区位经济学》追溯了区位理论、空间和价值经济学以及空间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冯Thünen的早期工作开始,一直到最近在现代工业组织和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版权和许可

推荐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区位经济学》追溯了区位理论、空间和价值经济学以及空间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冯Thünen的早期工作开始,一直到最近在现代工业组织和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的一致好评
“这些经过编辑的卷将为那些缺乏教材的机构的教学图书馆提供重要的补充;为进入现场的人员提供方便的入口;对专家来说,它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肯尼斯·巴顿,《经济杂志
贡献者
103篇文章,从1924年到1992年
撰稿人:D.卡波扎,P.莱德尔,H.奥塔,P.A.萨缪尔森,j . f。Thisse
内容
区位经济学I

内容

第一部分

最小成本定位理论

1.马克·布劳格(1979),“德国的区位霸权理论: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难题”
2.本杰明·h·史蒂文斯(1967),“位置理论和编程模型:冯Thünen案例”
3.保罗·a·萨缪尔森(1983),“Thünen at 200”
4.François Louveaux, Jacques-François Thisse和Hubert Bequin(1982),“区位理论和运输成本”
5.莫里斯·奥特曼(1986),“经济史上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理论:以20世纪之交的魁北克和安大略为例”。
6.Jeffrey P. Osleeb和Robert G. Cromley(1978),“统一交付价格制造商的工厂选址:以可口可乐有限公司为例”。
7.西冈久雄(1962),“再论经济区位论——区位论的特征评注”。
8.唐纳德·w·琼斯和约翰·r·克鲁梅尔(1987),《种植园的选址理论》
9.Jan Nowak和Hanna Romanowska(1985),“波兰食品加工业的区位模式”

第二部分

位置上的相互依赖和市场区域

10.A. P.勒纳和H. W.辛格(1967),“双头垄断和空间竞争的一些注意”
11.弗兰克·a·费特(1924),“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
12.莫里斯A.科普兰(1940),“竞争产品和垄断竞争”
13.詹姆斯·v·平托(1977),《朗哈特和位置理论:一本被忽视的书的再发现》
14.梅尔文·l·格林胡特(1952),“整合植物选址的主要理论”
15.R. P. Oakey和S. Y. Cooper(1989),“高科技产业、集聚和周边小企业的潜力”
16.布莱恩·j·l·贝里和威廉·l·加里森(1958),《关于中心地理论和商品范围的注释》
17.w·阿瑟·刘易斯(1945),《零售贸易的竞争》
18.Melvin L. Greenhut(1952),“公司市场区域的大小和形状”
19.八月Lösch(1938),“经济区的性质”
20.约翰·m·哈特威克(1973),“Lösch关于六边形市场面积的定理”
21.Toshiharu Ishikawa和Masao Toda(1990),“空间结构、竞争和福利”
22.A. de Palma, V. Ginsburgh, Y.Y. Papageorgiou和j . f。这(1985),“在充分异质性下最小分化原则成立”
23.Ali al-Nowaihi和George Norman(1992),“数量设定企业的空间竞争:同步和两阶段数量定位博弈的比较”
24.梅尔文·l·格林胡特(1955),《植物选址通论》
25.Jacques-François Thisse(1987),“区位理论、区域科学和经济学”
26.加德纳·阿克利(1942),“不连续市场中的空间竞争”
27.沃尔特·伊萨德(1949),“位置和空间经济的一般理论”
28.麦朝澄、黄洪(1992),“生产区位决策与自由进入寡头垄断”
29.爱德华·c·普雷斯科特和迈克尔·维舍(1977),“有远见的公司之间的顺序位置”
30.d 'Aspremont, J. Jaskold Gabszewicz和J. f。《论霍特林的“竞争中的稳定性”》(1979)
31.谢杨南(1990),“当需求是线性但非均匀的时,工厂离岸价格和工厂选址”
32.迈克尔·韦伯和S.P.H.富特(1988),《盈利能力和积累》
33.菲利普·j·莱德尔(1994),《竞争性交货定价和生产》
34.马丁J.贝克曼(1976),“空间价格政策的重新审视”
35.Phillip J. Lederer和Arthur P. Hurter(1986),“企业竞争:歧视性定价和区位”
36.Melvin L. Greenhut(1957),《游戏、资本主义和一般区位理论》

区位经济学2

内容

第一部分

空间定价:离岸价和歧视性

1.Martin J. Beckmann和Charles A. Ingene(1978),“工厂和统一定价政策的利润等价”
2.德·帕尔马Labbé;本(1986),“论磨坊和统一交货价格政策下价格均衡的存在性”
3.埃德加·m·j·胡佛(1936-37),《空间歧视》
4.John G. Greenhut和M.L. Greenhut(1975),“空间价格歧视、竞争和位置效应”
5.George Normal(1981),“空间竞争与空间价格歧视”
6.Dennis R. Capozza和Robert Van Order(1978),“空间竞争的广义模型”
7.George Normal(1981),“统一定价作为最优空间定价政策”
8.Louis Phlips(1988),“价格歧视:理论综述”
9.Fred S. Inaba和Nancy E. Wallace(1989),“空间价格竞争和货运需求”
10.大卫·哈多克(1982),“基准定价:竞争与共谋理论”
11.Stephen H. Karlson(1990),“竞争和水泥基点:离岸目的地,从哪里交货?””
12.H. Ohta(1980),“空间竞争、集中度和福利”
13.布鲁斯·l·本森(1984),“空间价格理论和由自由市场建立的有效拥堵收费”
14.约翰·j·格林胡特和m·l·格林胡特(1977),“交付价格表的非线性和掠夺性定价”

第二部分

空间价格理论

15.保罗·A·萨缪尔森(1957),《跨期价格均衡:投机理论的序幕》
16.格林胡特(1978),“距离对微观经济理论的影响”
17.Louis Phlips(1980),“跨期价格歧视和粘性价格”
18.Dennis R. Capozza和Robert Van Order(1987),“空间竞争”
19.John G. Greenhut(1977),“与离岸价格相比,空间歧视性价格的经济优势”
20.H. Ohta(1981),“空间竞争的价格效应”
21.William L. Holahan(1975),“空间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
22.Benjamin Hobbs(1986),“在Bertrand and Cournot空间竞争下的磨坊定价与空间价格歧视”
23.Kenneth G. Elzinga和Thomas F. Hogarty(1973),“反并购诉讼中的地理市场划分问题”
24.布鲁斯·l·本森(1980),“空间竞争:反并购案例中市场区域划分的意义”
25.Timothy Gronberg和Jack Meyer(1981),“统一交付定价模型中的竞争均衡”
26.James W. Friedman(1971),《超级游戏的非合作均衡》
27.乔纳森·汉密尔顿,Jacques-François Thisse和Anita Weskamp(1989),“空间歧视:伯特兰与古诺在位置选择模型中的对比”
28.Jacques-François Thisse和Xavier Vives(1988),“论空间价格政策的战略选择”

区位经济学iii

内容

第一部分

新经济

1.斯蒂芬·恩克(1942),《空间与价值》
2.Richard Schmalensee(1972),“关于垄断竞争和过剩产能的说明”
3.哈罗德·德姆塞茨(1959),《垄断竞争中均衡的本质》
4.H. Ohta(1977),《论产能过剩的争议》
5.Dennis R. Capozza和Robert Van Order(1980),“选址模型中的唯一均衡、纯利润和效率”
6.J.M.A. Gee(1976),“自由进入的位置广告工业效率模型”
7.B.柯蒂斯·伊顿和理查德·G.利普西(1977),“将空间引入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模型”
8.William J. Baumol(1982),“竞争性市场:产业结构理论的兴起”
9.威廉·g·谢泼德(1984),“竞争性”vs.竞争”
10.大卫·乌尔夫(1983),《寡头垄断理论中的理性猜想》
11.格林胡特和雷恩(1989),《寡头竞争理论》
12.迈克尔·沃特森(1982),“垂直整合、可变比例和寡头垄断”
13.H. Ohta(1976),《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生产效率》
14.格林胡特和奥塔(1979),“连续寡头的垂直整合”

第二部分

空间框架类似物

15.François Perroux(1950),“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
16.爱德华H.钱伯伦(1953),“作为经济变量的产品”
17.D. Neven(1986),“处理”差异化模型”
18.威廉·诺夫斯克(1980),“简单空间(或差异化产品)模型中的均衡”
19.Avinar Dixit和Joseph E. Stiglitz(1977),“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性”
20.乔治·诺曼(1989),“垄断竞争:空间竞争的一些延伸”
21.Louis Phlips和Jacques-François Thisse(1982),“空间竞争和差异化市场理论:导论”
22.理查德·k·安德森、唐纳德·豪斯和迈克尔·b·奥米斯顿(1981),“供给者诱导需求下的医生行为理论”
23.M.L. Greenhut, C.S. Hung, G. Norman和C.W. Smithson(1985),“服务行业的一个异常:进入对费用的影响”
24.Michael L. Walden(1990),“空间经济学模型的检验意义:来自食品零售的一些证据”
25.John J. Greenhut和Melvin L. Greenhut(1992),“空间微观经济学的替代用途”
26.A. S. De Vany和T. R. Saving(1977),“产品质量、不确定性和监管:卡车行业”

第三部分

土地市场、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

27.哈里·w·理查德森(1977),“住宅区位理论的概括”
28.J.H. Love(1989),“外部接管与区域经济发展:调查与批判”
29.Patsy Healey和Susan M. Barrett(1990),“土地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结构和代理:一些研究思路”
30.M.L. Greenhut(1967),“区域间规划和区位需求因素”
31.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和唐纳德·l·胡克斯(1972),《共同需求、歧视性两部分关税和区位理论:美国的早期贡献》
32.詹姆斯·a·布兰德(1981),“相同商品的产业内贸易”
33.托马斯·霍斯特(1971),“跨国公司理论:不同关税和税率下的最优行为”
34.彼得·j·巴克利和马克·卡森(1981),《外国直接投资的最佳时机》
35.伊格内修斯·霍斯特曼和詹姆斯·R·马库森(1987),《战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36.Alasdair Smith(1987),《战略投资、跨国公司和贸易政策》
37.S. I. Abumere(1978),“跨国公司、区位理论与区域发展:以尼日利亚本德尔州为例”
38.M.L. Greenhut, H. Ohta和Joel Sailor(1985),“反向倾销:一种空间价格歧视的形式”
39.保罗·克鲁格曼(1991),《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