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变化的经济学

精装

结构变化的经济学

9781858985527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由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经济理论名誉教授哈拉尔德·哈格曼、奥地利林茨约翰内斯·开普勒大学经济学教授、维也纳国际经济研究所(WIIW)所长迈克尔·兰德斯曼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经济分析教授罗伯托·斯卡齐耶里编辑
出版时间:2003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85898 552 程度:1952页
《结构变化经济学》显示了构成动力学在分析波动、发展、就业和经济-环境相互作用方面所起的核心作用。第一卷涵盖结构变化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第二卷包括对增长、周期和技术变革的结构理论的具体贡献;第三卷侧重于结构变化分析的经验的具体领域。

版权及许可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结构变化分析自其形成以来一直是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个权威的三卷集提出了对该主题的关键贡献的全面选择。

《结构变化经济学》显示了构成动力学在分析波动、发展、就业和经济-环境相互作用方面所起的核心作用。第一卷涵盖结构变化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第二卷包括对增长、周期和技术变革的结构理论的具体贡献;第三卷侧重于结构变化分析的经验的具体领域。

这重要的三卷集将是不可缺少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一样。
的一致好评
“这些书构成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关于结构变化的开创性文章的集合,包括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历史著作和卡尔·马克思关于再生产计划的历史著作,以及莱昂蒂夫、斯拉法、帕西内蒂、古德温、鲍莫尔、阿罗、阿格翁和豪伊特的现代作品。”
——爱德华·沃尔夫,纽约大学,美国
贡献者
87篇文章,从1758年到2000年
作者包括:M. Abramovitz, W.J. Baumol, S. Chakravarty, P. David, N. georgesco - roegen, J. Hicks, W. Leontief, A. Lowe, D. North, L. Pasinetti, H. Simon
内容
内容:
第一卷:经济结构与变化:概念与理论
致谢
哈格曼、兰德斯曼和斯卡齐耶里
第一部分经济发展的阶段:经典方法
1.A.R.J. Turgot([1766]1973),《关于财富形成与分配的思考》
2.詹姆斯·斯图尔特([1767]/1966),《引言》
3.亚当·斯密([1776]/1976),《论富裕的自然进程》
4.弗朗索瓦·魁奈([1758]/1972)“第三版”
5.卡尔·马克思([1885]/1956),《第三章:积累的图解》和《补充注释》
6.Eugen v. Böhm-Bawerk([1891]/1930),《资本形成理论》
7.约翰·贝茨·克拉克(1899),《资本与资本-货物的对比》
第二部分:动力因素、增长与结构变化
8.亚当·斯密([1763]/1978),《劳动分工》
9.约翰·雷(1834),《劳动分工原理论》
10.T.R.马尔萨斯(1820),摘自《论财富进步的直接原因》
11.大卫·李嘉图([1817]/1951),《出租》
12.Erik Dahmen(1955),“技术、创新与国际产业转型”
13.约翰·希克斯(1973),《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三部分是经济结构的分析表征
14.瓦西里·莱昂惕夫(1928),《作为循环流动的经济》
15.Ragnar Nurkse(1935),《生产结构的示意图》
16.J. v. Neumann(1937),《一般经济均衡模型》
17.皮耶罗·斯拉法(1960),《论“子系统”》
18.Luigi L. Pasinetti(1973),“经济分析中的垂直整合概念”
19.约翰·希克斯(1973),《过程及其概况》
20.Salvatore Baldone(1996),“垂直整合,生产过程的时间结构和技术之间的过渡”
21.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1971),《过程的分析表示与生产经济学》
22.Herbert A. Simon和Albert Ando(1961),“动态系统中变量的聚合”
23.卡米洛·达格姆(1969),《结构持久性》
24.R.M. Goodwin(1976),“归一化一般坐标在线性值和分布理论中的应用”
25.Michael A. Landesmann和Roberto Scazzieri(1990),《结构与经济动态的规范》
名称索引

第二卷:增长、周期和技术变革:结构方法
致谢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理论
1.Adolph Lowe(1955),“真实资本形成的结构分析”
2.约翰·希克斯(1985),“结构不平衡-特拉弗”和“再次特拉弗:奥地利方法”
3.Luigi L. Pasinetti(1993),《结构动力学》
4.哈格曼(Harald Hagemann, 1990),《经济增长的结构理论》
5.Alberto Quadrio-Curzio(1986),“技术稀缺性:关于生产和结构变化的论文”
6.William J. Baumol(1967),《不平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学:对城市危机的剖析》
第二部分经济波动的结构理论
7.丹尼斯·霍尔姆·罗伯逊(1915),《过度投资的诱惑》和《萧条的恶化》
8.A.斯皮霍夫([1933]/1937),《生产过剩》
9.阿尔伯特·阿夫塔利翁(1927),《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经济周期理论》
10.Franco Nardini(1990),“固定的新奥地利学派模型中的周期趋势动力学”
11.马里奥·阿门多拉和让-卢克·加法德(1998),《改变》
12.拉格纳·弗里希(1933),《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和冲动问题》
13.尤金·斯卢茨基(1937),《作为循环过程来源的随机原因的总和》
14.约瑟夫·熊彼特(1928),《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
15.Philippe Aghion和Peter Howitt(1992),《创造性破坏的增长模型》
16.Gerald Silverberg和Doris Lehnert(1993),“体现技术变革的熊彼特模型中的长波和“进化混沌””
第三部分:技术进步与经济变革
17.尼古拉斯·卡尔多([1961]/1963),《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18.肯尼斯·j·阿罗(1962),《在实践中学习的经济含义》
19.W.E.G. Salter([1960]/1969),《新生产技术使用延迟的模型》和《要素价格与调整过程》
20.克里斯托弗·布利斯(1968),《在粘土上》
21.Paul A. David(1985),《Clio和QWERTY的经济学》
22.W. Brian Arthur(1989),“竞争技术、收益递增和历史事件的锁定”
23.Giovanni Dosi(1982),“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对技术变革决定因素和方向的建议解释”
24.爱德华·艾姆斯和内森·罗森伯格(1964),《产业的渐进分工和专业化》
25.杨晓凯,Jeff Borland(1991),《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26.柯德华(1997),《日益失重的经济》
名称索引

第三卷:经济发展:模式与经验
致谢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经济增长分解:历史视角
1.W.G.霍夫曼([1931]/1958),《工业增长的模式》
2.艾伦·g·b·费希尔(1939),《生产,初级,二级和三级》
3.西蒙·库兹涅茨(1971),《总结与相互关系》
4.Ingvar Svennilson(1954),《经济增长的过程》
5.内森·罗森伯格(1963),《资本货物、技术与经济增长》
6.摩西·阿布拉莫维茨(1986),《奋起直追》
7.巴特·维斯帕根(1995),《全球经济趋同》。宽广的历史观
8.Danny T. Quah(1996),《经济增长与趋同的经验》
第二部分:经济发展模式
9.P.N.罗森斯坦-罗丹(1943),《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
10.保罗·斯特里顿(1959),《不平衡的增长》
11.石川茂(1967),《初始条件》
12.霍利斯·b·切尼和兰斯·泰勒(1968),《发展模式:国家间和时间的变化》
13.Sukhamoy Chakravarty(1980),“增长模型与发展规划的相关性”
14.Kevin M. Murphy, Andrei Shleifer和Robert W. Vishny(1989),《工业化与大推动》
15.王金立、孙菊璐、周天辰(1992),“经济增长的来源与结构变化:一个修正的方法”
16.Kiminori Matsuyama(1992),“农业生产率、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
第三部分,就业与技术
17.Hans P. Neisser(1942),“永久性”技术性失业:“对商品的需求不是对劳动力的需求”
18.Wassily Leontief和Faye Duchin(1986),“自动化对就业的未来影响”
19.David M. Lilien(1982),“行业变化与周期性失业”
20.艾琳·阿佩尔鲍姆和罗纳德·舍特卡特(1995),《工业化经济体的就业与生产率》
第四部分,经济和环境变化
21.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1986),《熵定律与经济过程的回顾》
22.Charles Perrings(1987),《封闭物理系统:一个模型》
23.罗伯特·艾尔斯(1991),《进化经济学与环境责任》
24.Robert Costanza和Herman E. Daly(1992),《自然资本与可持续发展》
第五部分制度与经济变革
25.Irma Adelman和Cynthia Taft Morris(1967),《长期分析》
26.Adam Przeworski和Fernando Limongi(1993),《政治制度和经济增长》
27.Albert O. Hirschman(1994),《政治与经济进步的时断时续》
28.曼瑟尔·奥尔森(1993),《独裁、民主与发展》
29.道格拉斯·c·诺斯(1984),《交易成本、制度与经济史》
30.Paul A. David(1994),《为什么制度是“历史的载体”?》路径依赖与公约、组织和制度的演变
第六部分结构变化测试
31.T.C. Koopmans和O. Reiersøl(1950),“结构特征的识别”
32.R.L. Brown, J. Durbin和J.M. Evans(1975),“测试回归关系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的技术”
33.Dale J. Poirier(1991),“结构变化的计量经济学:一个回顾的观点”
34.白钜山、Pierre Perron(1998),“多重结构变化线性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35.David F. Hendry(2000),《论可检测和不可检测的结构变化》
名称索引

最新的出版物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