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斯坦·凡勃伦的遗产

精装

索尔斯坦·凡勃伦的遗产

9781840647228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
作者:Rick Tilman,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公共管理名誉教授
出版时间:2003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84064 722 8 程度:1760页
凡勃伦是一位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他介绍并推广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见解。他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引起了争议,在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领域也引起了争议。对他作品的回应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了他的观点的新颖性和解释力的证据。这些全面的卷将使读者能够取样的范布伦的思想和他的批评家和解释的广泛的光谱。它们包括对他出版的作品的评论,以及对他的生活和对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影响的重新解释。

版权和许可

推荐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凡勃伦是一位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他介绍并推广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见解。他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引起了争议,在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领域也引起了争议。对他作品的回应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了他的观点的新颖性和解释力的证据。这些全面的卷将使读者能够取样的范布伦的思想和他的批评家和解释的广泛的光谱。它们包括对他出版的作品的评论,以及对他的生活和对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影响的重新解释。

这本权威的合集包括先前由主要学者出版的材料的再版,这些材料几乎涉及凡勃伦的生活和工作的每个方面。对于那些希望提高对社会研究中形式主义的替代方法的理解的专业学者和研究生来说,这将是无价的。
的一致好评
在这个利润与生产力不再有太大关系、炫耀性消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炫耀性的时代,对凡勃伦的研究进行深思熟虑的选集是最及时的。这位美国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研究了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情感——竞争的竞争、欲望、嫉妒和竞争。”
——约翰·帕特里克·迪金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
贡献者
86篇文章,从1899年到2000年
贡献者包括:R. Bartley, C.A. Beard, D. Bush, B. Dugger, C. Eby, S. Edgell, G. Hodgson, W. samuel, M. Tool, B. Waller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确认
介绍里克Tilman
第一部分,凡勃伦思想的起源和基础
1.威廉·m·达格(William M. Dugger),《凡勃伦思想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orstein Veblen’s Thought)
2.安妮·梅休(Anne Mayhew, 1987),《制度主义的开端》
3.Philip Mirowski(1987),《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4.斯蒂芬·埃吉尔(Stephen Edgell)和里克·蒂尔曼(Rick Tilman)(1989),《瑟斯坦·凡勃伦的知识分子前因后果:重新评价》(The Intellectual former of Thorstein Veblen: A Reappraisal)
第二部分,他的演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理论
5.Stephen Edgell(1975),《Thorstein Veblen的进化变化理论》
6.马尔科姆·卢瑟福(1984),《托尔斯坦·凡勃伦与制度变迁的过程》
7.保罗·d·布什(1987),《制度变迁理论》
8.安·詹宁斯和威廉·沃勒(1994),《进化经济学和文化解释学:凡布伦、文化相对主义和盲流》
9.杰弗里·m·霍奇森(1998),《论凡勃伦的进化经济学》
10.克莱尔·维吉尼亚·伊比(Clare Virginia Eby),《凡勃伦的时间攻击》(Veblen’s Assault on Time)
第三部分人性理论
11.梅尔维尔·j·赫斯科维茨(1936),《托尔斯坦·凡勃伦对人类学的意义》
12.托马斯·c·梅伯里(1969),《索尔斯坦·凡勃伦论人性》
13.约翰·迪金斯(1977),《万物有灵论与异化的起源:托尔斯坦·凡勃伦的人类学视角》
14.小威廉·t·沃勒(1988),《经济分析中的习惯概念》
15.斯蒂芬·埃吉尔(Stephen Edgell)和朱尔斯·汤森(Jules Townshend),《马克思和凡勃伦论人性、历史和资本主义:Différence万岁!》(Marx and Veblen on Human Nature, History, and Capitalism: Vive la Différence!)”
第四部分消费
16.利本斯坦(1950),《消费者需求理论中的潮流、势利和维勃伦效应》
17.罗伯特·斯坦纳(Robert L. Steiner)和约瑟夫·韦斯(Joseph Weiss)(1951),《反势利》(Veblen Revised in the Light of antisnobbery)
18.大卫·汉密尔顿(1987),《制度经济学与消费》
19.Stephen Edgell(1992),《Veblen和后Veblen对炫耀性消费的研究:社会分层和时尚》
20.罗杰·梅森(Roger Mason, 1995),《1890-1950年经济理论和市场营销思想中的人际关系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21.科林·坎贝尔(Colin Campbell)(1995)的《明显的困惑?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理论批判
22.里克·蒂尔曼(1999),《索尔斯坦·凡勃伦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浪费性消费的不感兴趣》
第五部分对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23.A.W. Coats(1954),《凡勃伦方法论的影响》
24.马克·r·特尔(1977),《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社会价值理论》
25.Syamal K. Ghosh(1984),《论凡勃伦对经济正统批评的有效性:基于当前条件和经济思想对其立场的分析》
26.萨珊·法亚兹马内什(Sasan Fayazmanesh, 1998),《论凡勃伦创造“新古典主义”一词》(On Veblen’s Coining of the Term“Neoclassical”)
名称索引

卷二世
确认
编辑对这三卷的介绍都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维勃伦的经济体制
1.卡尔·l·安德森(1933),《凡勃伦理论体系的统一性》
2.j·a·霍布森(1937),《托尔斯坦·凡勃伦经济学》
3.Paul M. Sweezy(1957),《企业与缺席所有权理论》
4.肯尼斯·j·阿罗(Kenneth J. Arrow),《作为经济理论家的凡布伦》(Thorstein Veblen as an Economic Theorist)
5.唐纳德·a·沃克(1977),《凡布伦的经济体系》
6.James M. Cypher(1998),《美国经济中的金融主导地位:后凯恩斯结构中凡勃伦分析的相关性增强》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与激进经济学
7.Joseph E. Pluta和Charles G. Leathers(1978),《凡勃伦与现代激进经济学》
8.E.K.亨特(1979),《索尔斯坦·凡勃伦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9.詹姆斯·罗纳德·斯坦菲尔德(1989),《维布伦和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危机》
10.William M. Dugger和William Waller(1996),《激进的制度主义:从技术到民主工具主义》
第三部分:社会学家和社会哲学家维勃伦
11.阿瑟·k·戴维斯(Arthur K. Davis),《凡勃伦经济理论中的社会学元素》(Sociological Elements in Veblen’s Economic Theory), 1945年出版。
12.艾布拉姆·l·哈里斯(1953),《作为社会哲学家的凡勃伦——重新评价》
13.大卫·里斯曼(1953),《凡勃伦经济理论的社会和心理背景》
第四部分知识与文化社会学
14.沃尔特·p·梅泽尔(1949),《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对托尔斯坦·凡勃伦的研究》
15.Frank J. Weed(1972),“Thorstein Veblen的知识社会学”
16.Warren J. Samuels(1990),《经济科学先兆理论的自我参照性》
17.里克·蒂尔曼(1999),《法兰克福学派与凡勃伦的社会理性问题》
第五部分女权主义
18.伊迪丝·s·米勒(Edythe S. Miller),《凡勃伦与妇女解放:平行》(Veblen and Women’s Lib: A Parallel)
19.Jeffrey Waddoups和Rick Tilman(1992),《Thorstein Veblen与制度经济学家的女性主义》
20.克莱尔·维吉尼亚·伊比(1992),《凡勃伦的反反女权主义》
21.安·詹宁斯(1998),《历史视角下的维勃伦女性主义》
22.尼尔斯·吉尔曼(Nils Gilman),《被忽视的女权主义》(Thorstein Veblen’s forgotten Feminism)
第六部分讽刺作家、文体家和语法学家
23.约翰·卡明斯(1899),《有闲阶级理论》
24.约瑟夫·多夫曼(1932),《对索尔斯坦·凡勃伦的休闲阶级理论的讽刺》
25.特蕾莎·图卢兹(1985),《凡勃伦和他的读者:闲暇阶级理论中的修辞与意图》
26.保罗·d·布什(Paul D. Bush),《重新考虑凡勃伦的《奥林匹克超然队》(Olympian Detachment Reconsidered)
27.加里·艾伦·法恩(1994),《风格的社会建构:作为争议文本的索尔斯坦·凡勃伦的休闲阶级理论》
第七部分:美国高等教育
28.查尔斯·a·比尔德(1918),《美国的雇佣学习》
29.哈罗德·拉斯基(Harold J. Laski, 1919),《美国的高等教育》
30.托马斯·索维尔(1969),《凡勃伦五十年后的高等教育》
31.Arthur J. Vidich(1994),《凡勃伦时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和我们自己的时代》
名称索引

第三卷
确认
编辑对这三卷的介绍都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他的理想政治经济学
1.h·j·霍德(1956),《凡勃伦的政治思想》
2.里克·蒂尔曼(Rick Tilman, 1972),《凡勃伦的理想政治经济学及其批评者》
3.Donald R. Stabile(1988),《Veblen的社会运动分析:Bellamyites, Workers, and Engineers》
4.查尔斯·g·莱瑟斯(Charles G. Leathers, 1989),《索尔斯坦·凡勃伦的政府失败理论:资本主义和民主的批评者忽视了一些有用的见解》
5.马尔科姆·卢瑟福(1992),《托尔斯坦·凡勃伦与工程师的问题》
第二部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6.奈尔斯·m·汉森(1964),《韦伯和凡勃伦论经济发展》
7.Clarence E. Ayres(1960),《制度主义与经济发展》
8.杰弗里·霍奇森(1996),《长期经济增长的进化理论》
第三部分德日帝国主义、战争与和平
9.格雷厄姆·沃拉斯(Graham Wallas),《凡勃伦的德意志帝国与工业革命》(Veblen’s Imperial Germany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915年出版。
10.乔治·h·米德(1918),《和平的本质及其延续条款》(The Nature of Peace and The Terms of Its perpetual)。Thorstein Veblen的
11.亨利·华莱士(1940),凡勃伦的《德意志帝国与工业革命》
12.威廉·阿普尔曼·威廉姆斯(1957),《和平的本质》
13.德克·维瑟(Derk Visser, 1969),《德国企业船长:凡勃伦的德意志帝国重访》(The German Captain of Enterprise: Veblen’s empire Germany Revisited)
14.杰夫·比德尔和沃伦·j·塞缪尔斯(1991),《索尔斯坦·凡勃伦论战争、和平与国家安全》
第四部分商业/工业二分法
15.J.A. Banks(1959),《凡勃伦与工业社会学》
16.小威廉·t·沃勒(1982),《凡布伦二分法的演变:凡布伦、汉密尔顿、艾尔斯和福斯特》
17.菲利普·安东尼·奥哈拉(Phillip Anthony O ' hara),《凡勃伦对商业、工业和资本限制的分析:一种解释和同情的批判》(1993)
18.杰弗里·m·霍奇森(1998),《二分法:凡勃伦与艾尔斯的对立》
第五部分集体财富平等主义理论家
19.肯·麦考密克(Ken McCormick),《资本的本质》(Veblen on the Nature of Capital)
20.菲利普·安东尼·奥哈拉(1999),《凡勃伦的社会集体财富、本能和财产关系理论》
第六部分生态学与人口统计学
21.约瑟夫·j·斯宾格勒(1972),《凡勃伦论人口与资源》
22.威尔伯·r·雅各布斯(Wilbur R. Jacobs),《大掠夺:美国拓荒史上的环境主题》(The Great des大掠夺:Environmental Themes in American Frontier History)
23.罗恩·d·怀特(Ron D. White, 1978),《增长与保护:维布伦的视角》(Growth versus Conservation: A Veblenian Perspective)
第七部分对维勃伦生平和作品的反思
24.弗洛伦斯·凡布伦(Florence Veblen, 1931),《索尔斯坦·凡布伦:他兄弟奥森的回忆》(Thorstein Veblen: Reminiscences of His Brother Orson)
25.Stephen Edgell(1996),《从英灵殿中拯救凡勃伦:社会学传奇的解构与重建》
26.Russell H. Bartley和Sylvia Erickson Bartley(2000),《Thorstein Veblen的污名化:对学术声誉的美化研究》
第八部分维勃伦的思想遗产
27.Solidelle Fortier Wasser (1994), Veblen的“后现代主义”经济学
28.C.赖特·米尔斯(1953),《导师版导言》
29.C.E.艾尔斯(1963),《托尔斯坦·维布伦的遗产》
名称索引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