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政治

精装

北极的政治

9781781009000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由挪威Fridtjof Nansen研究所研究教授兼主任Geir Hønneland编辑
出版时间:2014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78100 900 0 程度:744页
北极冰盖正在融化,科学家们不确定这将如何影响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北极也是政治讨论的热点。当冰消失时,谁来开采石油?海洋划界是如何确定的?谁将控制正在开放的新航线?谁真正拥有北极?本书由该领域的一位著名学者编辑,汇集了冷战结束以来关于北极政治的一些最权威的期刊文章。文章讨论了北极周边和区域治理,包括“争夺北极”正在进行的说法。

版权及权限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北极冰盖正在融化,科学家们不确定这将如何影响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北极也是政治讨论的热点。当冰消失时,谁来开采石油?海洋划界是如何确定的?谁将控制正在开放的新航线?谁真正拥有北极?本书由该领域的一位著名学者编辑,汇集了冷战结束以来关于北极政治的一些最权威的期刊文章。文章讨论了北极周边和区域治理,包括“争夺北极”正在进行的说法。

连同Hønneland教授的原创介绍,这本文集将引起对北极政治感兴趣的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兴趣。
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本及时且迫切需要的书,它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学术和半学术作品的选择,这些作品为过去20年北极事务的国际辩论奠定了基调和方向。”
- Alf Håkon Hoel, Havforskningsinstituttet,挪威
贡献者
45篇文章,从1985年到2012年
贡献者包括:C. Archer, S.G. Borgerson, K. Dodds, C. Keskitalo, T. Koivurova, S. Medvedev, I.B. Neumann, I.S. Olav, D. Rothwell, O.S. Stokke, O.R. Young
内容
内容:

确认

Geir h ø nnland

第一次北极浪潮

第一部分,冷战的结束
1.奥兰·r·杨(1985),《北极时代》
2.克莱夫·阿切尔(1988),《北极政治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合作的可能性》
3.奥拉夫·施拉姆·斯托克(1990),《北方环境:合作来了吗?》”
4.J. Enno Harders(1987),《寻求北极法律制度:海洋区域主义——一个国际法概念的评价》
5.Alexei Yu Roginko和Matthew J. LaMourie(1992),“新兴的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策略”
6.David D. Caron(1993),“走向北极环境制度”

第二部分,极地合作
7.罗伯特·l·弗里德海姆(1988),“北极政权——分配还是综合谈判?””
8.David Scrivener(1999),“北极环境合作转型”
9.Oran R. Young(2002),“北极理事会和北方论坛能找到共同点吗?””
10.Oran R. Young(2005),“治理北极:从冷战战区到合作的马赛克”
11.Lassi Heininen和Heather N. Nicol(2007),“北极地缘政治中北方维度外交政策的重要性”
12.Carina Keskitalo(2007),“国际区域建设:北极作为一个国际区域的发展”
13.Elana Wilson(2007),“北极统一,北极差异:描绘北方话语的影响力”
14.Njord Wegge(2011),《北极的政治秩序:权力结构、政权和影响》
15.Torbjørn Pedersen(2012),“关于北极理事会作用的辩论”

第三部分区域合作
16.克里斯托弗·柯基(1995),《抚平波澜:1988年加拿大-美国北极合作协议》
17.克里斯蒂安Åtland(2008),“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摩尔曼斯克倡议,和北极国家间关系的去神秘化”
18.伊弗·b·诺伊曼(1994),《北欧地区建设方法》
19.Geir Hønneland(1998),“巴伦支-欧洲-北极地区的身份形成”
20.谢尔盖·梅德韦杰夫(2001),“[the_blank_space]格伦·古尔德,芬兰,俄罗斯和北方”
21.帕米·阿尔托、西蒙·达尔比和维霍·哈尔(2003),《北欧的批判地缘政治:身份政治的无限》
22.克里斯托弗·s·布朗宁(2003),《重新审视地区建设方法:俄罗斯在欧洲北部地区建设话语中的持续他者性》
23.Geir Hønneland(2010),“欧洲北部的东西方合作”
24.Tore Henriksen和Geir Ulfstein(2011),《北极海域划界:巴伦支海条约》

第二次北极浪潮

第四部分对北极的“争夺”
25.Scott G. Borgerson(2008),“北极融化:全球变暖对经济和安全的影响”
26.玛格丽特·布伦登(2009),《北极稳定的新问题》
27.Charles K. Ebinger和Evie Zambetakis(2009),“北极融化的地缘政治”
28.阿德里亚娜·克拉申(2009),《北极之争》
29.Elizabeth elliott - meisel(2009),“政治、骄傲和先例:美国和加拿大在西北航道”
30.克劳斯·多兹(2010),《插旗和指责:海洋法、北极和外大陆架的政治地理》
31.伊恩·g·布鲁斯南、托马斯·m·莱斯钦和爱德华·l·迈尔斯(2011),《北极变化中的合作或冲突》
32.Timo Koivurova(2011),“北极国家尊重大陆架的行动:一篇反思文章”
33.金荣圭和斯蒂芬·布兰克(2011),《北极:亚洲安全议程上的新问题》
34.玛格丽特·布伦登(2012),《地缘政治与北海航线》
35.Nong Hong(2012),“北极争端中的能源因素:冲突还是合作?””
36.Torbjørn Pedersen(2006),“斯瓦尔巴大陆架争议:法律纠纷和政治对抗”

第五部分新北极治理
37.Olav Schram Stokke(2006),“北极的法律制度?”与《海洋法公约》的相互作用
38.唐纳德·罗思韦尔(2008),《国际事务中的北极:是时候建立一个新政权了?》”
39.Oran R. Young(2009),“北极在哪里?”北极周边地区的冲突与合作
40.Timo Koivurova(2010),“北极理事会在快速变化的北极治理场景中的限制和可能性”
41.奥兰·r·杨(2010),《北极治理——通往未来的道路》
42.奥拉夫·施拉姆·斯托克(2011),《北极的环境安全:多层次治理的案例》
43.Oran R. Young(2011),“如果北极条约不是解决方案,那还有什么替代方案?””
44.高世明、Nathaniel S. Pearre和Jeremy Firestone(2012),《北极搜救协议的通过:北极制度向硬法律基础的转变?》”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