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

精装

信任

9781840647372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
Elias L. Khalil编辑,多哈研究生研究所,卡塔尔多哈
出版时间:2003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84064 737 2 程度:808页
《信任》是一本权威的文集,收录了以前发表过的文章,在越来越多的关于诚信的文献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内容广泛的文章被组织成三个部分,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表达了三个明确的答案:为什么诚信会带来回报?第一部分“作为战略的信任”规定,信任是对声誉的投资。第二部分,“作为品味的信任”,认为代理人对可信赖性有偏好,这可能解释了单次射击游戏中可信赖性的反常现象。第三部分,“信任是一种特质”,认为信任是一种进化选择可能青睐的特质。在他广泛的介绍性文章中,Elias Khalil阐述和对比了每个答案的优点和缺点。

版权和许可

推荐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信任》是一本权威的文集,收录了以前发表过的文章,在越来越多的关于诚信的文献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内容广泛的文章被组织成三个部分,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表达了三个明确的答案:为什么诚信会带来回报?第一部分“作为战略的信任”规定,信任是对声誉的投资。第二部分,“作为品味的信任”,认为代理人对可信赖性有偏好,这可能解释了单次射击游戏中可信赖性的反常现象。第三部分,“信任是一种特质”,认为信任是一种进化选择可能青睐的特质。在他广泛的介绍性文章中,Elias Khalil阐述和对比了每个答案的优点和缺点。

《信托》包括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进化生物学和组织学等不同学科的超过35篇文章,将是未来许多年的宝贵参考。
的一致好评
它规模庞大、多元化,通过其组织结构,它具有连贯性。这确实是一本关于信任研究的百科全书……热烈推荐。”
——D.J.贝塞默,《社会经济学杂志

“这是一本关于这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的优秀论文集锦。”
——霍华德·马戈利斯,美国芝加哥大学

这是一本优秀、全面的论文集,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信任是社会合作中普遍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却难以归入传统的经济分析范畴。这本由编者精心编写的书,将成为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的起点。”
-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和芝加哥大学法学院Richard A. Posner
贡献者
36条,从1977年到2001年
贡献者包括:G. Akerlof, R. Axelrod, E. Fehr, D. Kahneman, M. Rabin, R. Selten, A. Sen, G. Tullock, B. Weingast, O. Williamson
内容
内容:
确认
诚信为何物?三个答案,以利亚·l·卡里尔
第一部分,信任是战略
1.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 1985),《亚当·斯密与囚徒的困境》(Adam Smith and the prisoner ' Dilemma)
2.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和道格拉斯·迪昂(1988),《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3.Jack Hirshleifer(1999),《合作的进化途径有很多》
4.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 1983),《可信的承诺:利用人质支持交换》
5.David M. Kreps, Paul Milgrom, John Roberts和Robert Wilson(1982),《有限重复囚徒困境中的理性合作》
6.约翰·盖尔、肯尼斯·宾莫尔和拉里·萨缪尔森(1995),《学会不完美:最后通牒游戏》(Learning to Be Imperfect: The Ultimatum Game)
7.爱德华·洛伦茨(1988),《既非朋友也非陌生人:法国工业的非正式分包网络》
8.基思·哈特(1988),《亲属关系、契约和信任:非洲城市贫民窟的移民经济组织》
9.Peter Kollock(1994),《交易结构的出现:不确定性、承诺和信任的实验研究》
10.Avner Greif, Paul Milgrom和Barry R. Weingast(1994),《协调、承诺和执行:商人协会的案例》
11.Oliver E. Williamson(1993),《计算、信任和经济组织》
12.巴特·努特布姆(1996),《信任、机会主义和治理:一个过程和控制模型》
13.Bernd Lahno(2001),《论信任的情感特征》
第二部分信任是品味
14.Ernst Fehr和Simon Gächter(2000),《公平和报复:互惠的经济学》
15.Werner Güth和Reinhard Tietz(1990),《最后通牒讨价还价行为:实验结果的调查与比较》
16.Alvin E. Roth, Vesna Prasnikar, Masahiro Okuno-Fujiwara和Shmuel Zamir(1991),《耶路撒冷、卢布尔雅那、匹兹堡和东京的讨价还价和市场行为:一项实验研究》
17.Joseph Henrich, Robert Boyd, Samuel Bowles, Colin Camerer, Ernst Fehr, Herbert Gintis and Richard McElreath(2001),《寻找经济人:15个小规模社会的行为实验》
18.詹姆斯·安德烈奥尼(James Andreoni)(1988),《为什么搭便车》(Why Free Ride?)公共物品实验的策略与学习
19.理查德·h·塞勒和罗宾·m·道斯(1992),《合作》
20.乔伊斯·伯格、约翰·迪克赫特和凯文·麦凯布(1995),《信任、互惠和社会历史》
21.安德烈亚斯·奥特曼、约翰·菲茨杰拉德和卡尔·波音(2000),《信任、互惠和社会历史:重新审视》
22.Daniel Kahneman, Jack L. Knetsch和Richard Thaler(1986),《公平作为追逐利润的约束:市场中的权利》
23.乔治·阿克洛夫(1982),《作为部分礼物交换的劳动合同》
24.马修·拉宾(1993),《将公平纳入博弈论和经济学》
25.戴维·k·莱文(David K. Levine, 1998),《实验中的利他主义和恶意建模》
26.Amitai Etzioni(1986),《多重效用概念的案例》
27.Amartya K. Sen(1977),《理性的傻瓜:对经济理论行为基础的批判》
28.伊莱亚斯·l·哈利勒(Elias L. Khalil),《多愁善感的傻瓜:对阿玛蒂亚·森承诺概念的批判》(1999)
第三部分信任作为特质
29.Ulrich Witt(1986),《没有可执行契约的合作的演进与稳定》
30.维尔纳Güth,哈特穆特·克里姆特和贝萨雷尔·法勒(2000),《简单信任游戏中偏好和信息的共同进化》
31.Werner Güth和Menahem E. Yaari(1992),《解释简单战略游戏中的互惠行为:一种进化方法》
32.赫伯特·金蒂斯(Herbert Gintis, 2000),《强互惠和人类社会性》
33.罗伯特·h·弗兰克(1987),《如果经济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效用函数,他会想要一个有良心的效用函数吗?》”
34.杰克·赫什莱弗(1987),《论作为威胁和承诺的担保人的情感》
35.Jörn P.W. Scharlemann, Catherine C. Eckel, Alex Kacelnik和Rick K. Wilson(2001),《微笑的价值:人脸的博弈论》
36.Axel Ockenfels和Reinhard Selten(2000),《讨价还价中非自愿真相信号假说的实验》
名称索引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