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民主

精装

全球化与民主

9781783474219 爱德华·埃尔加出版公司
英国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院长、继续教育系主任、创新与知识交流教授乔纳森·米奇主编;欧洲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意大利佛罗伦萨;南非金山大学名誉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高级研究员
出版时间:2017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978 1 78347 421 程度:2240页
在世界历史上,再没有比现在更适合重温全球化和民主问题的时候了。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之后,按照目前的说法,可能被视为全球化的东西已经声名狼藉。选民们用投票箱拒绝了全球化的概念,也拒绝了推动全球化的主流政党。英国在2016年的“脱欧”公投中投票脱离欧盟,而美国选举唐纳德·特朗普为总统。本书汇集了有关全球化和民主的重要著作,探讨全球化的进程,以及就业、国际贸易、技术和环境等主题。这本合集为学者和外行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全球化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的机会。

版权及权限

推荐给图书管理员

你的细节

隐私政策

图书管理员详细信息

下载传单

打印页面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在世界历史上,再没有比现在更适合重温全球化和民主问题的时候了。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全球化(按目前的说法可能被视为全球化)之后,它已经声名狼藉。选民们用投票箱拒绝了全球化的概念,也拒绝了推动全球化的主流政党。英国在2016年的“脱欧”公投中投票脱离欧盟,而美国选举唐纳德·特朗普为总统。本书汇集了有关全球化和民主的重要著作,探讨全球化的进程,以及就业、国际贸易、技术和环境等重要议题。这本合集为学者和外行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全球化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的机会。
的一致好评
“这本合集为学者和外行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全球化是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的机会。”
-发展日报
贡献者
91篇文章,从1966年到2016年
贡献者包括:P.J. Buckley, J. Cantwell, h . j。张忠华、邓宁、克鲁格曼、帕维特、罗德里克罗默,M. Storper, A.J. Venables
内容
内容:

确认

乔纳森·米基

第一部分我们在哪里,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1.张夏准(2011),《踢开梯子——历史视角下的全球化与经济发展》,见乔纳森·米基(Jonathan Michie)主编,《全球化手册》第24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465-74页

2.Joel Bakan(2015),《法律的无形之手:私人监管与法治》,《康奈尔国际法学杂志》第48期,春,279-300

3.François Bourguignon和Christian Morrisson(2002),“世界公民的不平等:1820-1992”,《美国经济评论》,92(4),9月,727-44

4.Richard E. Baldwin和Philippe Martin(1999),“全球化的两波浪潮:表面的相似,根本的不同”,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论文系列,W6904, 1-33

5.Bob Sutcliffe和Andrew Glyn(2011),“全球化的度量方法及其误解”,摘自Jonathan Michie(主编),《全球化手册》,第四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Edward Elgar出版社,87-103

第二部分,全球化、增长和就业
6.John H. Dunning(1973),“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牛津经济论文》,25(3),11月,289-336

7.Luis A. Rivera-Batiz和Paul M. Romer(1991),《经济一体化与内生增长》,《经济季刊》,106(2),5月,531-55

8.丹尼·罗德里克(1997),《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加利福尼亚管理评论》,39 (3),Spring, 29-53

9.Jeffrey Henderson、Peter Dicken、Martin Hess、Neil Coe和Henry Wai-Chung Yeung(2002),“全球生产网络与经济发展分析”,《国际政治经济评论》第9期,第3期,第436-64页

10.阿克塞尔·德雷尔(2006),《全球化影响增长吗?》《来自全球化新指数的证据》,《应用经济》,38 (10),1091-110

11.Jonathan Michie、Christine Oughton、Antonello Zanfei(2002),《全球化、增长与就业》,《经济与社会》第13期(1-3),第1-11期

12.Jonathan Michie, Christine Oughton和Matias Ramirez(2002),“全球化与经济绩效”,《跨学科经济学杂志》,13(1-3),1月,165-83

第三部分跨国公司
13.Gerald Epstein(2011),“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和控制”,见Jonathan Michie(编),《全球化手册》第9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Edward Elgar出版社,185-99

14.Elissa Braunstein(2011),“性别视角下的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见Jonathan Michie(编),《全球化手册》第10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Edward Elgar出版社,200-11

第四部分国际贸易
15.Raymond Vernon(1966),《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经济季刊》,80(2),5月,190-207

16.保罗·克鲁格曼(1979),《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研究》第9卷第4期,11月,469-79

17.John Gerard Ruggie(1982),《国际制度、交易和变化:战后经济秩序中的自由主义》,《国际组织》,36 (2),Spring, 379-415

18.Michael Kitson和Jonathan Michie(1995):“冲突、合作与变革:贸易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4),秋季,632-57

19.杰弗里·a·弗兰克尔和大卫·罗默(1999),《贸易带来增长吗?》,《美国经济评论》,89(3),6月,379-99

第五部分全球化和技术
20.Pari Patel和Keith Pavitt(1991),“世界技术生产中的大型企业:“非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案例”,《国际商业研究杂志》,22(1),3月1 - 21日

21.Michael Storper(1992),《全球化的极限:技术区域和国际贸易》,《经济地理》第68卷第1期,第60-93期

22.Daniele Archibugi和Jonathan Michie(1995),“技术全球化:一种新的分类”,《剑桥经济杂志》,特刊:技术与创新,19(1),2月,121-40

23.Pari Patel(1995),“面向全球市场的技术本地化生产”,《剑桥经济杂志》,特刊:技术与创新,19(1),2月,141-53

24.John Cantwell(1995),“技术全球化:产品周期模型的残余是什么?”,《剑桥经济学杂志:技术与创新》特刊,19(1),2月,155-74

25.Daniele Archibugi和Jonathan Michie(1997),“技术全球化还是国家创新体系?”《期货》,29(2),3月,121-37

26.Jeremy Howells和Jonathan Michie(1998),“国际舞台上的技术竞争力”,《国际商业经济学杂志》,第5(3),11月,279-93

27.Simona Iammarino和Jonathan Michie(1998),“技术全球化的范围”,《国际商业经济学杂志》,第5(3),11月,335-53

28.Pari Patel和Modesto Vega(1999),“企业技术国际化的模式:区位与母国优势”,《研究政策》,28(2-3),3月,145-55

29.Daniel Archibugi, Jeremy Howells和Jonathan Michie(1999),“全球经济中的创新系统”,《技术分析与战略管理》,11 (4),527-39



卷二世

内容:

确认

第一部分全球化与发展
1.保罗·克鲁格曼和安东尼·维纳布尔斯(1995),《全球化与国家不平等》,《经济季刊》,第4期,第857-80页

2.Rajneesh Narula和John H. Dunning(2000),《工业发展、全球化和跨国企业:发展中国家的新现实》,《牛津发展研究》,28 (2),141-67

3.卡尔沃、门多萨(2000):“理性传染与证券市场全球化”,《国际经济研究》第51卷第1期,第79-113页

4.Raphael Kaplinsky(2000),“全球化和不平等:从价值链分析中可以学到什么?”,《发展研究》,37 (2),117-46

5.Jonathan Michie(2002),“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提升”,《竞争与变革》,第6(4),12月,363-72

6.Scott、Michael Storper(2003):《区域、全球化与发展》,《区域研究》第37期(6-7),第8 / 10期,579-93

7.David Dollar和Aart Kraay(2004),《贸易、增长与贫困》,《经济研究》第114卷第493期,第2期,F22-F49

8.罗伯特·亨特·韦德(2004),《世界贫困和不平等加剧的原因:为什么马太效应盛行》,《新政治经济学》第9卷第2期,6月,163-88

9.海伦·v·米尔纳和久保田惠子(2005),《为什么转向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的民主与贸易政策》,《国际组织》59 (1),Winter, 107-43

10.尼塔·鲁德拉(2005),《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民主的加强》,《美国政治科学杂志》,第49卷第4期,第704-30期

11.Eddy Lee和Marco Vivarelli(2006),“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影响”,《国际劳工评论》,145(3),9月,167-84

12.Pinelopi Koujianou Goldberg和Nina Pavcnik(2007),“全球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分配效应”,《经济文献》,第1期,3月39-82

13.Margaret McMillan, Dani Rodrik和Íñigo Verduzco-Gallo(2014),“全球化,结构变化和生产力增长,与非洲的更新”,《世界发展》,63,11月,11-32

第二部分全球化与劳工标准
14.Ajit Singh和Ann Zammitt(2011),“全球化、劳工标准和经济发展”,见Jonathan Michie(编),《全球化手册》,第12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230-56

15.菲利普·布朗、休·劳德(1996):《教育、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教育政策》第11期,第1 - 25页

16.李德华(1997),《全球化与劳工标准:一个问题的回顾》,《国际劳工评论》,136 (2),Summer, 173-89

17.Adrian Wood(1998),“全球化和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的上升”,《经济杂志》,108(450),1463-82年9月

第三部分国家案例研究
18.Robert R. Kaufman和Alex Segura-Ubiergo(2001),“全球化、国内政治和拉丁美洲的社会支出:1973-97年的时间序列横断面分析”,《世界政治》,53(4),7月553-87

19.Richard Florida(1997),“研发的全球化:美国外资附属研发实验室的调查结果”,《研究政策》,26(1),3月,85-103

20.Jonathan Michie和Vishnu Padayachee(1998),《种族隔离后的三年:增长、就业和再分配?》,《剑桥经济学杂志》,22(5),9月,623-35

21.(2016):“社会创新的复杂性:社会赋能与失能机制与中国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28期,第107-36页

22.Bob Deacon(2000),《东欧福利国家:全球化政治的影响》,《欧洲社会政策杂志》第10卷第2期,5月,146-61

第四部分行业案例研究与企业多元化
23.John Cantwell和Rajneesh Narula(2001),“全球经济中的折衷范式”,《国际商业经济学杂志》,第8 (2),155-72

24.Walter Kuemmerle(1999),“外国直接投资在制药和电子工业的工业研究——来自跨国公司调查的结果”,《研究政策》,28(2-3),3月179-93

25.David Bailey, Alex de Ruyter, Jonathan Michie和Peter Tyler(2010),“全球结构调整与汽车工业”,《剑桥地区、经济与社会:全球结构调整与汽车工业》,第3期,11月311-8

26.里斯·詹金斯(2005),《全球化、企业社会责任与贫困》,《国际事务》,81(3),5月,525-40

27.Chris Rowley和Jonathan Michie(2014),《不同形式的资本:为亚太地区的互惠与合作奠定基础》,《亚太商业评论》,20 (3),322-9

28 Jonathan Michie和Chris Rowley(2014),“亚太地区的互惠性”,亚太商业评论,20 (3),506-11

第五部分全球化与环境
29.Karen L. O ' brien和Robin M. Leichenko(2000),“双重暴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环境变化》,10(3),10月,221-32

30.Clem Tisdell(2001),“全球化与可持续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WTO”,《生态经济》,39(2),11月,185-96

31.佩特拉·克里斯特曼和格伦·泰勒(2001):“全球化与环境:中国企业自我监管的决定因素”,《国际商业研究》第32期,第439-58页

32.Gene M. Grossman和Alan B. Krueger(199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环境影响”,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论文系列,W3914, 1-55

33.Timothy J. Foxon, Jonathan Köhler, Jonathan Michie和Christine Oughton(2013),“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复杂性经济学”,《剑桥经济杂志》,37(1),1月,187-208



第三卷

内容

确认

第一部分全球化与福利
1.杜安·斯万克(1998):《福利国家的资金来源: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全球化与企业税收》,《政治研究》第4期,第671-92年9月

2.Elmar Rieger和Stephan Leibfried(1998),“福利国家对全球化的限制”,《政治与社会》,26(3),9月,363-90

3.托本·艾弗森和托马斯·库萨克(2000),《福利国家扩张的原因:去工业化还是全球化?》,《世界政治》,52(3),4月,313-49

4.Nita Rudra(2002),《全球化与欠发达国家福利国家的衰落》,《国际组织》第56卷第2期,春季版,411-45

5.Walter Korpi和Joakim Palme(2003),“紧缩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政治和阶级政治:18个国家的福利国家倒退,1975 - 1995”,《美国政治科学评论》,97(3),8月425-46

6.David Brady, Jason Beckfield和Martin Seeleib-Kaiser(2005),《经济全球化与富裕民主国家的福利国家,1975-2001》,《美国社会学评论》第70期,第6期,第921-48期

7.Reuven S. avii - yonah(2000),《全球化、税收竞争与福利国家的财政危机》,《哈佛法律评论》第113卷第7期,第1573-676期

第二部分全球化与文化
8.Jan Nederveen Pieterse(1994),《全球化的杂交》,《国际社会学》第9期,6月,161-84

9.Ronald Inglehart(2000):“全球化与后现代价值观”,《华盛顿季刊》,23 (1),Winter, 215-28

10.大卫·哈维(2009),《租金的艺术:全球化、垄断和文化的商品化》,《社会主义纪要》第38期,93-110页

第三部分,全球化、民主与治理
11.保罗·赫斯特和格雷厄姆·汤普森(1992),《“全球化”的问题:国际经济关系、国家经济管理和贸易集团的形成》,《经济与社会》,第21卷第4期,第357-96页

12.Paul Hirst和Grahame Thompson(1994),《全球化、外国直接投资与国际经济治理》,《组织》第1卷第2期,10月,277-303

13.Dani Rodrik(1998),“为什么更开放的经济体有更大的政府?”,《政治经济学杂志》,106(5),10月,997-1032

14.彼得·埃文斯(1997),《国家的衰落?》《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性反思》,载《世界政治》第50卷第1期,第62-87期

15.Geoffrey Garrett(1996),“全球市场和国家政治:良性循环的碰撞过程?”,国际组织,52(4),秋季,787-824

16.Neil Brenner(1999),“全球化作为再领土化:欧盟城市治理的重新扩展”,《城市研究》,36(3),3月431-51

17.Donald F. Kettl(2000):“治理的转变:全球化、权力下放与政府的角色”,《公共行政评论》,第60卷第6期,11 / 12月,488-97

18.悉尼·塔罗(2001):《跨国政治:国际政治中的竞争与制度》,《政治科学年评》第4期,6月1 - 20日

19.李泉(2003),《经济全球化与民主:实证分析》,《政治研究》第33期,第1期,第29-54页,第54 - 54页

20.Beth A. Simmons和Zachary Elkins(2004),“自由化的全球化:国际政治经济中的政策扩散”,《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98卷第1期,第171-89期

21.Erik Swyngedouw(2004),“全球化还是全球本地化”?《网络、领土与规模扩张》,《剑桥国际事务评论》第17期,4月25-48日

22.Francesco Giavazzi和Guido Tabellini(2005),“经济与政治自由化”,《货币经济学杂志》,52 (7),1297-330

23.J. Ernesto López-Córdova和Christopher M. Meissner(2008),《国际贸易对民主的影响:一个长期视角》,《世界政治》,60(4),7月,539-75

第四部分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4.Philip Arestis和Malcolm Sawyer(2011),《欧洲一体化和‘欧元项目’》,见Jonathan Michie(编),《全球化手册》,第15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爱德华·埃尔加出版有限公司,313-23

25.吉姆·斯坦福(20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背景、结构和表现》,见乔纳森·米奇(编),《全球化手册》,第16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爱德华·埃尔加出版有限公司,324-55

第五部分全球化和民主的未来
26.Colin Hines(2011),“是时候用本地化取代全球化了”,见Jonathan Michie(编),《全球化手册》,第25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475-82页

27.乔治·德马蒂诺(2011),《自由贸易还是社会关税?》’,见乔纳森·米基(编),《全球化手册》,第26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爱德华·埃尔加出版有限公司,483-94

28.Photis Lysandrou(2011),“全球不平等与全球金融危机:新的传导机制”,见Jonathan Michie(编),《全球化手册》,第27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495-517

29.杰弗里·m·霍奇森(2011),《2008年经济大崩溃与经济改革》,见乔纳森·米奇(编),《全球化手册》第28章,英国切尔滕纳姆和美国北安普顿:爱德华·埃尔加出版有限公司,518-37页

指数






























我的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