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贸易自由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各国继续从事优惠贸易,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第一轮多边谈判的展开,了解贸易自由化后果的必要性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贸易自由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各国继续从事优惠贸易,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第一轮多边谈判的展开,了解贸易自由化后果的必要性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是一本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文集。该卷带来了一个创新的方法来使用的方法,从关税和改革的理论,而不是传统的贸易转移和创造分类法,选择,组织和统一的贡献,从近五十年的研究。主题包括:一体化的福利后果,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利用国际收入转移促进贸易自由化,以及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为政策制定者和商业战略家,以及经济学、国际商务、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的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文献。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是一本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文集。该卷带来了一个创新的方法来使用的方法,从关税和改革的理论,而不是传统的贸易转移和创造分类法,选择,组织和统一的贡献,从近五十年的研究。主题包括:一体化的福利后果,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利用国际收入转移促进贸易自由化,以及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为政策制定者和商业战略家,以及经济学、国际商务、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的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文献。
贡献者
30篇文章,从1949年到1997年
作者包括:R.E. Baldwin, E.W. Bond, A.V. Deardorff, E.L. Grinols, G.M. Grossman, T. Hatta, E. Helpman, R.W. Jones, P.R. Krugman, R.G. Lipsey, M. Ohyama, R. Riezman, J. Viner
作者包括:R.E. Baldwin, E.W. Bond, A.V. Deardorff, E.L. Grinols, G.M. Grossman, T. Hatta, E. Helpman, R.W. Jones, P.R. Krugman, R.G. Lipsey, M. Ohyama, R. Riezman, J. Viner
内容
内容:
•引言
第一部分:贸易转移与创造,以及次优的一般理论
1.雅各布·维纳(1950),《关税同盟的经济学》
2.Richard G. Lipsey和Kelvin Lancaster(1997),《次优的一般理论》
3.弗朗茨·格里尔斯(1956-57),《单一国家视角下的关税同盟》
第二部分:前言
A关税变化与福利
4.罗纳德·琼斯(1969),《一般均衡中的关税和贸易:评论》
5.Michihiro Ohyama(1972),“一般均衡中的贸易与福利”
B最优关税和报复
6.J. de V. Graaf(1949-50),《论最优关税结构》
7.Harry G. Johnson(1953-54),《最优关税与报复》
8.Eric W. Bond(1990),“更高维度的最优关税结构”
9.丹尼尔·格罗斯(1987),“关于产业内贸易框架下关税战的最优关税、报复和福利损失的说明”
C关税改革
10.八田辰男(1977),《零敲碎打的政策建议理论》
第三部分:融合和福利的结果
A一体化和国民福利
11.Richard G. Lipsey(1970),“实际价格不变的商品间替代:2格雷厄姆需求案例”
12.Raymond Riezman(1979),“关税同盟的3 × 3模型”
13.保罗·旺纳科特和罗纳德·旺纳科特(1981),“单边关税削减比关税同盟更可取吗?”失踪的外国关税的奇怪案例
14.卡斯滕·科瓦尔奇克(1993),《商品与要素的整合:流动与收入的作用》
B一体化与联盟福利
15.John McMillan和Ewen McCann(1981),“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16.Konstantine Gatsios和Larry Karp(1991),《关税同盟中的授权游戏》
C一体化与世界福利
17.Tatsuo Hatta和Takashi Fukushima(1979),“多国世界关税降低的福利效应”
18.卡斯滕·科瓦尔奇克(1992),《整合理论中的悖论》
19.Murray C. Kemp, Henry Y. Wan, Jr.(1976),“关于关税同盟形成的一个基本命题”
20.保罗·克鲁格曼(1991),《走向自由贸易区》
21.Alan V. Deardorff和Robert M. Stern(1994),“多边贸易谈判和优惠贸易安排”
22.Eric W. Bond和Constantinos Syropoulos(1996),《贸易集团的规模:市场力量和世界福利效应》
第四部分:其他结果
关税同盟vs自由贸易区
23.John Kennan和Raymond Riezman(1990),“关税同盟的最优关税均衡”
24.马丁·理查森(1995),“自由贸易区的关税收入竞争”
B一体化和侧支付
25.Earl L. Grinols(1981),“关于关税同盟形成的kempp - wan定理的推广”
26.卡斯滕·科瓦尔奇克和托马斯Sjöström(1994),《将关贸总协定带入核心》
C整合与成长
27.Richard E. Baldwin(1992),《可衡量的动态贸易收益》
28.Joy Mazumdar(1996),“贸易的静态收益会带来中期增长吗?””
29.Gene M. Grossman和Elhanan Helpman(1990),“比较优势与长期增长”
30.Luis A. Rivera-Batiz和Paul M. Romer(1991),《经济一体化与内生增长》
名称索引
•引言
第一部分:贸易转移与创造,以及次优的一般理论
1.雅各布·维纳(1950),《关税同盟的经济学》
2.Richard G. Lipsey和Kelvin Lancaster(1997),《次优的一般理论》
3.弗朗茨·格里尔斯(1956-57),《单一国家视角下的关税同盟》
第二部分:前言
A关税变化与福利
4.罗纳德·琼斯(1969),《一般均衡中的关税和贸易:评论》
5.Michihiro Ohyama(1972),“一般均衡中的贸易与福利”
B最优关税和报复
6.J. de V. Graaf(1949-50),《论最优关税结构》
7.Harry G. Johnson(1953-54),《最优关税与报复》
8.Eric W. Bond(1990),“更高维度的最优关税结构”
9.丹尼尔·格罗斯(1987),“关于产业内贸易框架下关税战的最优关税、报复和福利损失的说明”
C关税改革
10.八田辰男(1977),《零敲碎打的政策建议理论》
第三部分:融合和福利的结果
A一体化和国民福利
11.Richard G. Lipsey(1970),“实际价格不变的商品间替代:2格雷厄姆需求案例”
12.Raymond Riezman(1979),“关税同盟的3 × 3模型”
13.保罗·旺纳科特和罗纳德·旺纳科特(1981),“单边关税削减比关税同盟更可取吗?”失踪的外国关税的奇怪案例
14.卡斯滕·科瓦尔奇克(1993),《商品与要素的整合:流动与收入的作用》
B一体化与联盟福利
15.John McMillan和Ewen McCann(1981),“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16.Konstantine Gatsios和Larry Karp(1991),《关税同盟中的授权游戏》
C一体化与世界福利
17.Tatsuo Hatta和Takashi Fukushima(1979),“多国世界关税降低的福利效应”
18.卡斯滕·科瓦尔奇克(1992),《整合理论中的悖论》
19.Murray C. Kemp, Henry Y. Wan, Jr.(1976),“关于关税同盟形成的一个基本命题”
20.保罗·克鲁格曼(1991),《走向自由贸易区》
21.Alan V. Deardorff和Robert M. Stern(1994),“多边贸易谈判和优惠贸易安排”
22.Eric W. Bond和Constantinos Syropoulos(1996),《贸易集团的规模:市场力量和世界福利效应》
第四部分:其他结果
关税同盟vs自由贸易区
23.John Kennan和Raymond Riezman(1990),“关税同盟的最优关税均衡”
24.马丁·理查森(1995),“自由贸易区的关税收入竞争”
B一体化和侧支付
25.Earl L. Grinols(1981),“关于关税同盟形成的kempp - wan定理的推广”
26.卡斯滕·科瓦尔奇克和托马斯Sjöström(1994),《将关贸总协定带入核心》
C整合与成长
27.Richard E. Baldwin(1992),《可衡量的动态贸易收益》
28.Joy Mazumdar(1996),“贸易的静态收益会带来中期增长吗?””
29.Gene M. Grossman和Elhanan Helpman(1990),“比较优势与长期增长”
30.Luis A. Rivera-Batiz和Paul M. Romer(1991),《经济一体化与内生增长》
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