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全球方面](http://m.ingmedical.com/shop/media/catalog/product/placeholder/default/eep_forthcoming_jacket_small_4.jpg)
精装
环境的全球方面
这两卷收集的先驱材料包括里程碑和重大贡献的主题,全球环境问题。编辑们已经为这个权威的文集准备了一个新的介绍。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两卷收集的先驱材料包括里程碑和重大贡献的主题,全球环境问题。编辑们已经为这个权威的文集准备了一个新的介绍。
无论读者是经济学家还是环保人士,这本集子都能让他们接触到大量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材料,其中有许多是相对而言难以获得的。它对所有学科的研究人员和教师都有相当大的价值,包括:理论生态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工业生态与环境科学。
无论读者是经济学家还是环保人士,这本集子都能让他们接触到大量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材料,其中有许多是相对而言难以获得的。它对所有学科的研究人员和教师都有相当大的价值,包括:理论生态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工业生态与环境科学。
贡献者
65条,从1945年到1997年
贡献者包括:R.C. d 'Arge, H.E. Daly, P.S. Dasgupta, A.V. Kneese, W.D. Nordhaus, R.M. Solow, J.E. Stiglitz
贡献者包括:R.C. d 'Arge, H.E. Daly, P.S. Dasgupta, A.V. Kneese, W.D. Nordhaus, R.M. Solow, J.E. Stiglitz
内容
内容:
确认•介绍
第一部分:生态/生物视角:人类对生物圈、盖亚等的影响
1.W.I.沃尔纳德斯基(1945),《生物圈和人类圈》
2.G.E.哈钦森(1948),《生活在生物圈》
3.沃尔特·伊萨尔德(1968),《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联系的若干注释》
4.Lester Machta(1972),《海洋和生物圈在二氧化碳循环中的作用》
5.James E. Lovelock和Lynn Margulis(1974),“由生物圈和为生物圈的大气内稳态:盖亚假说”
6.m·j·查德威克(1975),《物质在混乱环境中的循环》
7.J.M. Wood和E.D. Goldberg(1977),《金属对生物圈的影响》
8.Rudolph B. Husar和Janet M. Holloway(1983),《北美的硫和氮》
9.威廉·c·克拉克(1989),《全球变化的人类生态》
10.保罗·克里斯滕森(1989),《生态经济学的历史根源——生物物理与分配方法》
11.Anne P. Kinzig和Robert H. Socolow(1994),《人类对氮循环的影响》
12.Robert Costanza, Ralph d ' arge, Rudolf de Groot, Stephen Farber, Monica Grasso, Bruce Hannon, Karin Limburg, Shahid Naeem, Robert V. O ' neal, Jose Paruelo, Robert G. Raskin, Paul Sutton and Marjan van den Belt(1997),《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价值》
第二部分:物理经济学视角:物质能量、熵、物质平衡
13.威廉·d·诺德豪斯(1973),《能源资源的分配》
14.Clark W. Bullard III和Robert A. Herendeen(1975),《消费决策的能源影响》
15.布鲁斯·汉农(Bruce Hannon, 1975),《节能与消费者》(Energy Conservation and the Consumer)
16.r.u Ayres和M. Narkus-Kramer(1976),《估算国家能源效率的方法评估》
17.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1976),《过程分析与新古典生产理论》和《生产经济学》
18.R. Stephen Berry, Peter Salamon和Geoffrey Heal(1978),《关于经济和热力学优化之间的关系》
19.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1979),《能源分析和经济估值》
20.卡特勒·j·克利夫兰,罗伯特·科斯坦萨,查尔斯·A·s·霍尔和罗伯特·考夫曼(1984),《能源与美国经济:生物物理视角》
21.罗伯特·u·艾尔斯(1989),《工业新陈代谢》
22.R.U. Ayres和A.V. Kneese(1989),“外部性:经济学和热力学”
23.埃文·米尔斯,黛博拉·威尔逊和托马斯·b·约翰逊(1991),《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无悔策略》
24.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1992),《熵定律与自然资源稀缺性经济学相关吗?》-是的,当然是!”
25.C. Bianciardi, A. Donati和S. Ulgiati(1993),《论经济过程、卡诺循环和熵定律之间的关系》
26.A. Azapagic和R. Clift(1995),“生命周期评估和线性规划-产品系统的环境优化”
27.Sander de Bruyn, Jeroen van den Bergh和Hans Opschoor(1997),《结构变化、增长和非物质化:实证分析》
名称索引
卷二:
第一部分:资源/环境视角:材料能源,火用,熵,质量平衡
1.约翰·h·坎伯兰(1966),《分析发展目标的区域产业间模型》
2.肯尼斯·e·博尔丁(1966),《即将到来的地球飞船的经济学》
3.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1968),《论作为生命科学的经济学》
4.Robert U. Ayres和Allen V. Kneese(1969),《生产、消费和外部性》
5.Ralph C. d ' arge和Allen V. Kneese(1972),《环境质量与国际贸易》
6.托马斯·d·克罗克和约翰·奇哈特(1972),《生态系统、外部性和经济》
7.Kenneth C. Hoffman和Dale W. Jorgenson(1977),《能源政策评估的经济和技术模型》
8.理查德·格雷斯,r·克里·特纳,英戈·沃尔特(1978),《二次材料与国际贸易》
9.大卫·詹姆斯(1985),《环境经济学、工业过程模型和区域剩余管理模型》
10.柯特·l·安德森(Curt L. Anderson, 1987),《生产过程:投入与浪费》
11.马丁Jänicke,哈拉尔德Mönch和曼弗雷德·宾德(1993),《结构变化的生态方面》
12.Udo E. Simonis(1989),《工业社会的生态现代化:三个战略要素》
13.A. Rose和C.Y. Chen(1991),《1972-1982年美国经济中能源使用变化的来源:结构分解分析》
14.大卫·t·艾伦和纳斯林·贝马内什(1994),《作为原材料的废物》
15.唐·富勒顿和托马斯·c·金纳曼(1995),《垃圾、回收和非法焚烧或倾倒》
16.S.M. de Bruyn和J.B. Opschoor(1997),《生产收入关系的发展:理论和经验观察》
第二部分:可持续性和增长前景限制,因素…
17.P.S. Dasgupta(1969),《论最适人口的概念》
18.Ralph C. d ' arge(1971),《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论文》
19.R.C. d ' arge和K.C. Kogiku(1973),《经济增长与环境》
20.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1974),《稳定状态的经济学》
21.Partha Dasgupta和Geoffrey Heal(1974),《可耗尽资源的最佳消耗》
22.爱德华·哈德森(Edward A. Hudson)和戴尔·w·乔根森(Dale W. Jorgenson) (1974)《能源政策与经济增长,1975-2000》
23.罗伯特·m·索洛(1974),《资源经济学或经济学的资源》
24.约翰·m·哈特维克(1977),《代际股权与可枯竭资源租金投资》
25.J.E.斯蒂格利茨(1979),《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新古典主义分析》
26.布鲁斯·汉农和约翰·乔伊斯(1981),《能源和技术进步》
27.Partha Dasgupta和Karl-Göran Mäler(1991),《环境与新兴发展问题》
28.L.S. Gross和E.C.H. Veendorp(1990),《可耗竭资源和物质平衡生产函数的增长》
29.保罗·m·罗默(1990),《内生技术变革》
30.Jeroen C.J.M. van den Bergh和Peter Nijkamp(1994),“动态宏观模型和材料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一体化”
31.戴维·皮尔斯、柯克·汉密尔顿和贾尔斯·阿特金森(1996),《衡量可持续发展:指标方面的进展》
名称索引
确认•介绍
第一部分:生态/生物视角:人类对生物圈、盖亚等的影响
1.W.I.沃尔纳德斯基(1945),《生物圈和人类圈》
2.G.E.哈钦森(1948),《生活在生物圈》
3.沃尔特·伊萨尔德(1968),《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联系的若干注释》
4.Lester Machta(1972),《海洋和生物圈在二氧化碳循环中的作用》
5.James E. Lovelock和Lynn Margulis(1974),“由生物圈和为生物圈的大气内稳态:盖亚假说”
6.m·j·查德威克(1975),《物质在混乱环境中的循环》
7.J.M. Wood和E.D. Goldberg(1977),《金属对生物圈的影响》
8.Rudolph B. Husar和Janet M. Holloway(1983),《北美的硫和氮》
9.威廉·c·克拉克(1989),《全球变化的人类生态》
10.保罗·克里斯滕森(1989),《生态经济学的历史根源——生物物理与分配方法》
11.Anne P. Kinzig和Robert H. Socolow(1994),《人类对氮循环的影响》
12.Robert Costanza, Ralph d ' arge, Rudolf de Groot, Stephen Farber, Monica Grasso, Bruce Hannon, Karin Limburg, Shahid Naeem, Robert V. O ' neal, Jose Paruelo, Robert G. Raskin, Paul Sutton and Marjan van den Belt(1997),《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价值》
第二部分:物理经济学视角:物质能量、熵、物质平衡
13.威廉·d·诺德豪斯(1973),《能源资源的分配》
14.Clark W. Bullard III和Robert A. Herendeen(1975),《消费决策的能源影响》
15.布鲁斯·汉农(Bruce Hannon, 1975),《节能与消费者》(Energy Conservation and the Consumer)
16.r.u Ayres和M. Narkus-Kramer(1976),《估算国家能源效率的方法评估》
17.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1976),《过程分析与新古典生产理论》和《生产经济学》
18.R. Stephen Berry, Peter Salamon和Geoffrey Heal(1978),《关于经济和热力学优化之间的关系》
19.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1979),《能源分析和经济估值》
20.卡特勒·j·克利夫兰,罗伯特·科斯坦萨,查尔斯·A·s·霍尔和罗伯特·考夫曼(1984),《能源与美国经济:生物物理视角》
21.罗伯特·u·艾尔斯(1989),《工业新陈代谢》
22.R.U. Ayres和A.V. Kneese(1989),“外部性:经济学和热力学”
23.埃文·米尔斯,黛博拉·威尔逊和托马斯·b·约翰逊(1991),《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无悔策略》
24.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1992),《熵定律与自然资源稀缺性经济学相关吗?》-是的,当然是!”
25.C. Bianciardi, A. Donati和S. Ulgiati(1993),《论经济过程、卡诺循环和熵定律之间的关系》
26.A. Azapagic和R. Clift(1995),“生命周期评估和线性规划-产品系统的环境优化”
27.Sander de Bruyn, Jeroen van den Bergh和Hans Opschoor(1997),《结构变化、增长和非物质化:实证分析》
名称索引
卷二:
第一部分:资源/环境视角:材料能源,火用,熵,质量平衡
1.约翰·h·坎伯兰(1966),《分析发展目标的区域产业间模型》
2.肯尼斯·e·博尔丁(1966),《即将到来的地球飞船的经济学》
3.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1968),《论作为生命科学的经济学》
4.Robert U. Ayres和Allen V. Kneese(1969),《生产、消费和外部性》
5.Ralph C. d ' arge和Allen V. Kneese(1972),《环境质量与国际贸易》
6.托马斯·d·克罗克和约翰·奇哈特(1972),《生态系统、外部性和经济》
7.Kenneth C. Hoffman和Dale W. Jorgenson(1977),《能源政策评估的经济和技术模型》
8.理查德·格雷斯,r·克里·特纳,英戈·沃尔特(1978),《二次材料与国际贸易》
9.大卫·詹姆斯(1985),《环境经济学、工业过程模型和区域剩余管理模型》
10.柯特·l·安德森(Curt L. Anderson, 1987),《生产过程:投入与浪费》
11.马丁Jänicke,哈拉尔德Mönch和曼弗雷德·宾德(1993),《结构变化的生态方面》
12.Udo E. Simonis(1989),《工业社会的生态现代化:三个战略要素》
13.A. Rose和C.Y. Chen(1991),《1972-1982年美国经济中能源使用变化的来源:结构分解分析》
14.大卫·t·艾伦和纳斯林·贝马内什(1994),《作为原材料的废物》
15.唐·富勒顿和托马斯·c·金纳曼(1995),《垃圾、回收和非法焚烧或倾倒》
16.S.M. de Bruyn和J.B. Opschoor(1997),《生产收入关系的发展:理论和经验观察》
第二部分:可持续性和增长前景限制,因素…
17.P.S. Dasgupta(1969),《论最适人口的概念》
18.Ralph C. d ' arge(1971),《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论文》
19.R.C. d ' arge和K.C. Kogiku(1973),《经济增长与环境》
20.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1974),《稳定状态的经济学》
21.Partha Dasgupta和Geoffrey Heal(1974),《可耗尽资源的最佳消耗》
22.爱德华·哈德森(Edward A. Hudson)和戴尔·w·乔根森(Dale W. Jorgenson) (1974)《能源政策与经济增长,1975-2000》
23.罗伯特·m·索洛(1974),《资源经济学或经济学的资源》
24.约翰·m·哈特维克(1977),《代际股权与可枯竭资源租金投资》
25.J.E.斯蒂格利茨(1979),《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新古典主义分析》
26.布鲁斯·汉农和约翰·乔伊斯(1981),《能源和技术进步》
27.Partha Dasgupta和Karl-Göran Mäler(1991),《环境与新兴发展问题》
28.L.S. Gross和E.C.H. Veendorp(1990),《可耗竭资源和物质平衡生产函数的增长》
29.保罗·m·罗默(1990),《内生技术变革》
30.Jeroen C.J.M. van den Bergh和Peter Nijkamp(1994),“动态宏观模型和材料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一体化”
31.戴维·皮尔斯、柯克·汉密尔顿和贾尔斯·阿特金森(1996),《衡量可持续发展:指标方面的进展》
名称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