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组织与官僚主义经济学
这个权威和深入的收集提出了开创性的论文,从领先的学者在组织和官僚主义领域。它包括组织边界,新熊彼特理论,等级制度和国际组织,组织文化和行为,权力政治和权威,以及组织机构和实践等部分。
更多的信息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个权威和深入的收集提出了开创性的论文,从领先的学者在组织和官僚主义领域。它包括组织边界,新熊彼特理论,等级制度和国际组织,组织文化和行为,权力政治和权威,以及组织机构和实践等部分。杰克逊教授选择了那些塑造了今天如何看待组织经济学和官僚主义的观点的作品,并包括了来自不同领域的论文,以说明这一学科的流动性和不断发展的本质。这个不可或缺的卷,与编辑的原始介绍,将是巨大的价值的学生,学者和实践者对这个主题和相关领域感兴趣。
贡献者
从1776年到2008年的87篇文章
作者包括:K. Arrow, R. Coase, O. Hart, B. Klein, J. Mirrlees, H. Simon, A. Smith, J. Stiglitz, D. Teece, O. Williamson
作者包括:K. Arrow, R. Coase, O. Hart, B. Klein, J. Mirrlees, H. Simon, A. Smith, J. Stiglitz, D. Teece, O. Williamson
内容
内容:
体积我
致谢
彼得·杰克逊简介
第一部分古典基础
1.亚当·斯密([1776]1976),《论劳动分工》和《论促成劳动分工的原则》
2.菲利普·塞尔兹尼克(1948),《组织理论的基础》
3.卢瑟·古力克(1937),《组织理论笔记》
4.罗纳德·科斯(1937),《企业的本质》
5.Herbert A. Simon(1951),《雇佣关系的正式理论》
6.罗伯特·吉本斯(2005),“企业的四种正式(可)理论?””
第二部分组织边界
7.Sanford J. Grossman和Oliver D. Hart(1986),“所有权的成本和收益:纵向和横向整合的理论”
8.Oliver Hart和John Moore(1990),“产权与企业的性质”
9.Oliver E. Williamson(1979),《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关系的治理》
10.Bengt Holmström和John Roberts(1998),《重新审视企业的边界》
11.本杰明·克莱因(2007),《费雪车身的经济教训——通用汽车》
12.Herbert A. Simon(1991),《组织与市场》
13.Filipe M. Santos和Kathleen M. Eisenhardt(2005),《组织边界和组织理论》
第三部分委托人和代理人
14.Armen A. Alchian和Harold Demsetz(1972),《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
15.Michael C. Jensen和William H. Meckling(1976),《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
16.Eugene F. Fama(1980),“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
17.Stephen A. Ross(1973),《代理的经济理论:委托人的问题》
18.James A. Mirrlees(1976),“组织内部激励和权威的最优结构”
19.Bengt Holmström(1979),《道德风险与可观察性》
第四部分代理与履行
20.Bengt Holmström(1982),《团队中的道德风险》
21.罗伯特·吉本斯(2005),“企业之间(和内部)的激励”
22.George P. Baker(1992),“激励合同与绩效评估”
23.Hideshi Itoh(1991),“多智能体情况下的帮助激励”
24.W. Bentley MacLeod(1997),“声誉、关系和合同执行”
25.Margaret A. Meyer和John Vickers(1997),“绩效比较和动态激励”
第五部分新熊彼特理论
26.西德尼·g·温特(2006),《走向新熊彼特的企业理论》
27.冯·哈耶克(1937),《经济学与知识》
28.Nicolai J. Foss(2002),“科斯vs哈耶克”:经济组织与知识经济”
29.Kenneth J. Arrow(1975),《垂直整合与沟通》
30.Richard P. Rumelt(1984),《走向企业战略理论》
31.D. Teece和G. Pisano(1994),“企业的动态能力:导论”
32.Anna Grandori(2001),《既非等级也非同一性:知识治理机制与企业理论》
卷二世
致谢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管理和治理
1.奥利弗·e·威廉姆森(2005),《治理经济学》
2.让·梯若尔(2001),《公司治理》
3.Marianne Bertrand and Antoinette Schoar(2003),“风格管理:管理者对公司政策的影响”
4.Raaj K. Sah和Joseph E. Stiglitz(1991),“集中式组织与分散式组织的管理者素质”
第二部分协调机制
5.雅克·克兰莫(1995),《一臂之遥的关系》
6.克劳德·梅纳德(2004),《混合组织的经济学》
7.Walter W. Powell(1990),《既不是市场也不是等级:组织的网络形式》
8.乔治·p·贝克、罗伯特·吉本斯和凯文·j·墨菲(2008),《战略联盟:“意识力量岛屿”之间的桥梁》
第三部分:层次结构和内部组织
9.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75),《激励、风险和信息:对等级理论的注解》
10.Jean Geanakoplos和Paul Milgrom(1991),“基于有限管理注意力的等级理论”
11.罗伊·拉德纳(1992),《等级制度:管理经济学》
12.马克·卡森(1994),“为什么公司有等级制度?””
13.Oliver Hart和John Moore(2005),“论等级的设计:协调与专业化”
14.Dilip Mookherjee(2006),《分权、层级和激励:机制设计视角》
15.钱颖毅、g rard Roland、徐成刚(2006),“m型和u型组织的协调与实验”
第四部分组织设计
16.Alfred D. Chandler, Jr.(1962),《引言——战略与结构》
17.Henry Ogden Armour和David J. Teece(1978),“组织结构与经济绩效:对多部门假说的检验”
18.尼尔·弗利格斯坦(1985),《1919-1979年大公司中多部门形式的传播》
19.David Thesmar和Mathias Thoenig(2000),“创造性破坏与企业组织选择”
20.青木雅彦(1990),《日本企业经济模型研究》
21.Raaj Kumar Sah和Joseph E. Stiglitz(1986),《经济系统的架构:等级制度和多archies》
第五部分权力政治与权威
22.詹姆斯·马奇(1962),《作为政治联盟的商业公司》
23.Philippe Aghion和Jean Tirole(1997),“组织中的正式和真正的权威”
24.George Baker, Robert Gibbons和Kevin J. Murphy(1999),《组织中的非正式权威》
25.Raghuram G. Rajan和Luigi Zingales(1998),《企业理论中的权力》
26.Wouter Dessein(2002),“组织中的权威与沟通”
第三卷
致谢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文化和领导力
1.雅克·克拉西莫(1993),《企业文化与共享知识》
2.Julio J. Rotemberg和Garth Saloner(1993),《领导风格与激励》
3.Benjamin E. Hermalin(1998),《走向领导的经济理论:以身作则》
4.Eric Van den Steen(2005),《组织信念与管理愿景》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和做法
5.James N. Baron(1988),《作为社会关系的雇佣关系》
6.Donald W. Griesinger(1990),《经济组织的人性面》
7.Edward P. Lazear(1991),《劳动经济学与组织心理学》
8.Julio J. Rotemberg(1994),“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
9.保罗·奥斯特曼(1994),《监督、自由裁量权与工作组织》
10.乔治·贝克、迈克尔·吉布斯和本特Holmström(1994),《企业内部经济学:来自人事数据的证据》
11.Casey Ichniowski, Kathryn Shaw和Giovanna Prennushi(1997),“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生产率的影响:钢钓线的研究”
12.Canice J. Prendergast(1996),《组织责任理论》
13.马蒂亚斯·德瓦特里庞特和让·梯若尔(1999),《倡导者》
第三部分批判性视角
14.Edwin G. Dolan(1971),《异化、自由与经济组织》
15.塞缪尔·鲍尔斯(1985),《竞争经济中的生产过程:瓦尔拉斯、新霍布斯和马克思模型》
16.Charles Perrow(1986),《组织的经济理论》
17.William Lazonick(1991),《企业组织与经济理论》
第四部分官僚主义经济学
18.William A. Niskanen(2001),“官僚主义”
19.朱利叶斯·马戈利斯(1975),《评论》
20.阿尔伯特·布雷顿和罗纳德·温特罗布(1975),“预算最大化局的均衡规模:尼斯卡宁官僚制理论注释”
21.Thomas McGuire, Michael Coiner和Larry Spancake(1979),“预算最大化机构和政府效率”
22.小威廉·尼斯卡宁(1994),《重新评估》
23.Brian Levy(1987),《公共企业行为理论》
第五部分:复杂性和组织性
24.伊利亚·普里高津(1987),《探索复杂性》
25.菲利普·安德森(1999),《复杂性理论与组织科学》
26.Peter Howitt和Robert cloer(2000),《经济组织的出现》
27.Haridimos Tsoukas(1998),《导论:混沌、复杂性和组织理论》
28.Bill McKelvey(1997),《准自然组织科学》
29.丹尼尔·a·列文塔尔(1997),《崎岖地形的适应》
体积我
致谢
彼得·杰克逊简介
第一部分古典基础
1.亚当·斯密([1776]1976),《论劳动分工》和《论促成劳动分工的原则》
2.菲利普·塞尔兹尼克(1948),《组织理论的基础》
3.卢瑟·古力克(1937),《组织理论笔记》
4.罗纳德·科斯(1937),《企业的本质》
5.Herbert A. Simon(1951),《雇佣关系的正式理论》
6.罗伯特·吉本斯(2005),“企业的四种正式(可)理论?””
第二部分组织边界
7.Sanford J. Grossman和Oliver D. Hart(1986),“所有权的成本和收益:纵向和横向整合的理论”
8.Oliver Hart和John Moore(1990),“产权与企业的性质”
9.Oliver E. Williamson(1979),《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关系的治理》
10.Bengt Holmström和John Roberts(1998),《重新审视企业的边界》
11.本杰明·克莱因(2007),《费雪车身的经济教训——通用汽车》
12.Herbert A. Simon(1991),《组织与市场》
13.Filipe M. Santos和Kathleen M. Eisenhardt(2005),《组织边界和组织理论》
第三部分委托人和代理人
14.Armen A. Alchian和Harold Demsetz(1972),《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
15.Michael C. Jensen和William H. Meckling(1976),《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
16.Eugene F. Fama(1980),“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
17.Stephen A. Ross(1973),《代理的经济理论:委托人的问题》
18.James A. Mirrlees(1976),“组织内部激励和权威的最优结构”
19.Bengt Holmström(1979),《道德风险与可观察性》
第四部分代理与履行
20.Bengt Holmström(1982),《团队中的道德风险》
21.罗伯特·吉本斯(2005),“企业之间(和内部)的激励”
22.George P. Baker(1992),“激励合同与绩效评估”
23.Hideshi Itoh(1991),“多智能体情况下的帮助激励”
24.W. Bentley MacLeod(1997),“声誉、关系和合同执行”
25.Margaret A. Meyer和John Vickers(1997),“绩效比较和动态激励”
第五部分新熊彼特理论
26.西德尼·g·温特(2006),《走向新熊彼特的企业理论》
27.冯·哈耶克(1937),《经济学与知识》
28.Nicolai J. Foss(2002),“科斯vs哈耶克”:经济组织与知识经济”
29.Kenneth J. Arrow(1975),《垂直整合与沟通》
30.Richard P. Rumelt(1984),《走向企业战略理论》
31.D. Teece和G. Pisano(1994),“企业的动态能力:导论”
32.Anna Grandori(2001),《既非等级也非同一性:知识治理机制与企业理论》
卷二世
致谢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管理和治理
1.奥利弗·e·威廉姆森(2005),《治理经济学》
2.让·梯若尔(2001),《公司治理》
3.Marianne Bertrand and Antoinette Schoar(2003),“风格管理:管理者对公司政策的影响”
4.Raaj K. Sah和Joseph E. Stiglitz(1991),“集中式组织与分散式组织的管理者素质”
第二部分协调机制
5.雅克·克兰莫(1995),《一臂之遥的关系》
6.克劳德·梅纳德(2004),《混合组织的经济学》
7.Walter W. Powell(1990),《既不是市场也不是等级:组织的网络形式》
8.乔治·p·贝克、罗伯特·吉本斯和凯文·j·墨菲(2008),《战略联盟:“意识力量岛屿”之间的桥梁》
第三部分:层次结构和内部组织
9.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75),《激励、风险和信息:对等级理论的注解》
10.Jean Geanakoplos和Paul Milgrom(1991),“基于有限管理注意力的等级理论”
11.罗伊·拉德纳(1992),《等级制度:管理经济学》
12.马克·卡森(1994),“为什么公司有等级制度?””
13.Oliver Hart和John Moore(2005),“论等级的设计:协调与专业化”
14.Dilip Mookherjee(2006),《分权、层级和激励:机制设计视角》
15.钱颖毅、g
第四部分组织设计
16.Alfred D. Chandler, Jr.(1962),《引言——战略与结构》
17.Henry Ogden Armour和David J. Teece(1978),“组织结构与经济绩效:对多部门假说的检验”
18.尼尔·弗利格斯坦(1985),《1919-1979年大公司中多部门形式的传播》
19.David Thesmar和Mathias Thoenig(2000),“创造性破坏与企业组织选择”
20.青木雅彦(1990),《日本企业经济模型研究》
21.Raaj Kumar Sah和Joseph E. Stiglitz(1986),《经济系统的架构:等级制度和多archies》
第五部分权力政治与权威
22.詹姆斯·马奇(1962),《作为政治联盟的商业公司》
23.Philippe Aghion和Jean Tirole(1997),“组织中的正式和真正的权威”
24.George Baker, Robert Gibbons和Kevin J. Murphy(1999),《组织中的非正式权威》
25.Raghuram G. Rajan和Luigi Zingales(1998),《企业理论中的权力》
26.Wouter Dessein(2002),“组织中的权威与沟通”
第三卷
致谢
编辑对所有三卷的介绍出现在第一卷
第一部分:文化和领导力
1.雅克·克拉西莫(1993),《企业文化与共享知识》
2.Julio J. Rotemberg和Garth Saloner(1993),《领导风格与激励》
3.Benjamin E. Hermalin(1998),《走向领导的经济理论:以身作则》
4.Eric Van den Steen(2005),《组织信念与管理愿景》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和做法
5.James N. Baron(1988),《作为社会关系的雇佣关系》
6.Donald W. Griesinger(1990),《经济组织的人性面》
7.Edward P. Lazear(1991),《劳动经济学与组织心理学》
8.Julio J. Rotemberg(1994),“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
9.保罗·奥斯特曼(1994),《监督、自由裁量权与工作组织》
10.乔治·贝克、迈克尔·吉布斯和本特Holmström(1994),《企业内部经济学:来自人事数据的证据》
11.Casey Ichniowski, Kathryn Shaw和Giovanna Prennushi(1997),“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生产率的影响:钢钓线的研究”
12.Canice J. Prendergast(1996),《组织责任理论》
13.马蒂亚斯·德瓦特里庞特和让·梯若尔(1999),《倡导者》
第三部分批判性视角
14.Edwin G. Dolan(1971),《异化、自由与经济组织》
15.塞缪尔·鲍尔斯(1985),《竞争经济中的生产过程:瓦尔拉斯、新霍布斯和马克思模型》
16.Charles Perrow(1986),《组织的经济理论》
17.William Lazonick(1991),《企业组织与经济理论》
第四部分官僚主义经济学
18.William A. Niskanen(2001),“官僚主义”
19.朱利叶斯·马戈利斯(1975),《评论》
20.阿尔伯特·布雷顿和罗纳德·温特罗布(1975),“预算最大化局的均衡规模:尼斯卡宁官僚制理论注释”
21.Thomas McGuire, Michael Coiner和Larry Spancake(1979),“预算最大化机构和政府效率”
22.小威廉·尼斯卡宁(1994),《重新评估》
23.Brian Levy(1987),《公共企业行为理论》
第五部分:复杂性和组织性
24.伊利亚·普里高津(1987),《探索复杂性》
25.菲利普·安德森(1999),《复杂性理论与组织科学》
26.Peter Howitt和Robert cloer(2000),《经济组织的出现》
27.Haridimos Tsoukas(1998),《导论:混沌、复杂性和组织理论》
28.Bill McKelvey(1997),《准自然组织科学》
29.丹尼尔·a·列文塔尔(1997),《崎岖地形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