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
在大学教经济学
这个权威的卷提出了一个经典和当代研究文章的集合,检查所有学术经济学家共享的共同点:大学课堂。本汇编涵盖了现代经济教育研究的所有方面——从建立学生学习的理论模型,到评估经济知识对个人行为的长期影响。这些文章被组织起来作为对进行课堂研究感兴趣的研究人员的全面指南。对评估现代技术和替代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有效性的日益增长的文献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通过编者的原创介绍,这本书第一次汇集了该领域主要作者的经济教育研究的基本集合。
更多的信息
的一致好评
贡献者
内容
更多的信息
这个权威的卷提出了一个经典和当代研究文章的集合,检查所有学术经济学家共享的共同点:大学课堂。本汇编涵盖了现代经济教育研究的所有方面——从建立学生学习的理论模型,到评估经济知识对个人行为的长期影响。这些文章被组织起来作为对进行课堂研究感兴趣的研究人员的全面指南。对评估现代技术和替代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有效性的日益增长的文献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通过编者的原创介绍,这本书第一次汇集了该领域主要作者的经济教育研究的基本集合。
的一致好评
作为经济学教育的编辑、学者、教师和倡导者,格莱姆斯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他熟练地将文献提炼成一本指导手册,供那些想要用证据提供的技术进行教学的深思熟虑的教师使用。这本书包含了经济教育研究领域的瑰宝,也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全面概述过去工作的入门读物,并为他们在该领域的学术追求提供了起点。
- Gail Hoyt,肯塔基大学,美国
- Gail Hoyt,肯塔基大学,美国
贡献者
73篇文章,从1968年到2017年
贡献者包括:W.E. Becker, D. Colander, C.R. McConnell, P. Navarro, M.K. Salemi, P. Saunders, J.J. Siegfried, G. Stigler, W.B. Walstad, M. Watts
贡献者包括:W.E. Becker, D. Colander, C.R. McConnell, P. Navarro, M.K. Salemi, P. Saunders, J.J. Siegfried, G. Stigler, W.B. Walstad, M. Watts
内容
内容:
致谢
保罗·w·格兰姆斯
第一部分,经济教育研究的性质和范围
答:教经济学:为什么?,如何?
1.George J. Stigler(1970),“经济素养的案例,如果有的话”,《经济教育杂志》,1(2),春季,77-84
2.Michael K. Salemi和John J. Siegfried(1999),“经济教育的现状”,《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89(2),5月355-61
3.David Colander(2004),《经济学教学的艺术》,《经济教育国际评论》,3 (1),63-76
二、经济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4.John J. Siegfried和Rendigs Fels(1979),“大学经济学教学研究:一项调查”,《经济文献学报》,第17期(3),9月923-69
5.威廉·e·贝克尔(1997),《大学生经济学教学》,《经济文献学报》,XXXV(3), 9月,1347-73
6.Sam Allgood, William B. Walstad和John J. Siegfried(2015),“大学生经济学教学研究”,《经济文献学报》,53(2),6月,285-325
第二部分,经济教育研究范式
A.认知和态度工具
7.William B. Walstad(1987),“测量工具”,在William E. Becker和William B. Walstad(主编),经济教育研究中的计量经济学建模,第5章,波士顿,MA,美国:Kluwer-Nijhoff出版社,73-98
8.William B. Walstad和Ken Rebeck(2008),“理解大学经济学的测试”,《美国经济评论:论文和进展》,98(2),5月547-51
9.William B. Walstad和Jamie Wagner(2016),“增值测试分数对经济学课程学习结果的分解”,《经济教育学报》,47 (2),121-31
10.John C. Soper和William B. Walstad(1983),“论衡量经济态度”,《经济教育杂志》,14(4),秋季,4 - 17
B.模型经济学教学
11.戴尔·范·米特(1976),“经济学教学发展的学习理论”,《经济教育杂志》,7(2),春季,95-103
12.William E. Becker, Jr.(1983),“经济教育研究:第一部分,问题和问题”,《经济教育杂志》,14 (1),Winter, 10-17
13.William E. Becker, Jr.(1983),“经济教育研究:第二部分,理论模型构建的新方向”,《经济教育学报》,14(2),春季,4-10
C.实证分析中的问题
14.William E. Becker, Jr.(1983),“经济教育研究:第三部分,统计估计方法”,《经济教育杂志》,14 (3),Summer, 4-15
15.William E. Becker, Jr.(1982),“给定测量不确定性的教育过程与学生成就”,《美国经济评论》,72(1),3月229-36
16.William E. Becker和William B. Walstad(1987),《经济教育研究中的统计方法》,《经济教育研究中的计量经济学建模》,第1章,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Kluwer-Nijhoff Publishing, 1 - 17
17.William E. Becker和William B. Walstad(1990),“数据丢失从前测到后测作为一个样本选择问题”,《经济与统计评论》,72(1),2月184-88日
18.Nan L. Maxwell和Jane S. Lopus(1994),“学生自我报告数据中的沃比根湖效应”,《美国经济评论》,84(2),5月201-5日
第三部分教学:传统方法和替代方法
答:传统的讲座
19.菲利普·桑德斯和阿瑟·l·威尔士(1998),“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讲座”,在威廉·b·沃尔斯塔德和菲利普·桑德斯(编辑),教学本科经济学:教师手册,第12章,纽约,纽约,美国:欧文·麦克劳·希尔,167-83
20.艾伦·格林(2014),“传统课堂的案例”,《国际经济教育评论》,16 (B), 5月,87-99
b .课堂技巧
21.Scott Simkins和Mark Maier(2009),“使用教学变革来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在David Colander和KimMarie McGoldrick(编辑),教育经济学家:Teagle讨论重新评估本科经济学专业,第3部分,第8章,切尔滕纳姆,英国和北安普顿,马萨诸塞州,美国: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83-91
22.Mark H. Maier, KimMarie McGoldrick和Scott P. Simkins(2012),“起点:教学与学习经济学的教学资源”,《经济教育学报》,43 (2),215-20
23.William E. Becker和Michael Watts(1996),“粉笔和谈话:对本科经济学教学的全国性调查”,《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86(2),5月,448-53
24.William B. Walstad(2010),“经济学教师教学创新项目的发现”,Michael K. Salemi和William B. Walstad(编辑),经济学教学创新:互动教学的策略和应用,第11章,切尔滕纳姆,英国和北安普顿,马萨诸塞州,美国: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243-61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创新评价
A.课堂实验和游戏
25.伊冯·达勒姆,托马斯·麦金农和克雷格·舒尔曼(2007),“课堂实验:不仅仅是乐趣和游戏”,经济调查,45(1),1月162-78
26.Tisha L. N. Emerson和Linda K. English(2016),《课堂实验:教学特定主题还是促进经济思维方式?》,《经济教育学报》,47 (4),288-99
b .翻转教室
27.Rita A. Balaban, Donna B. Gilleskie和Uyen Tran(2016),“经济学原理大讲堂翻转课堂的量化评价”,《经济教育杂志》,47 (4),269-87
28.尼尔·h·奥利茨基和莎拉·b·科斯格罗夫(2016),《更好的融合?》《翻转微观经济学课堂原理》,《国际经济教育评论》,1月21日,1-11日
C.合作和团队学习
29.艾默森(Linda K. English)、金玛丽·麦戈德里克(KimMarie McGoldrick)(2015),《合作学习中合作成分的评估:一个准实验研究》,《经济教育学报》,46 (1),1 - 13
30.Paul L. Hettler(2015),“学生人口统计与团队学习的影响”,《国际经济研究进展》,21(4),11月413-22
D.学生评估策略
31.KimMarie McGoldrick和Peter W. Schuhmann(2016),“挑战测验对学生知识的影响”,《美国经济评论》,106(5),5月,373-77
32.William Lee, Richard H. Courtney和Steven J. Balassi(2010),“在线作业工具能提高学生在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成绩吗?”,《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100(2),5月,283-86
33.Trien Nguyen和Angela Trimarchi(2010),《经济学导论中的主动学习:MyEconLab和Aplia有什么不同吗?》,国际教学学术杂志,4 (1),1 - 18
E.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替代方法
34.Elisabeth Allison(1975),“自定步调教学:一个评论”,《经济教育杂志》,7(1),秋季,5-12
35.Kim P. Huynh, David T. Jacho-Chávez和James K. Self(2010),“合作学习背诵课堂对学生产出的影响”,《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100(2),5月287-91
36.Vincent G. Munley, Eoghan Garvey和Michael J. McConnell(2010),“同伴辅导对大学水平学生成绩的有效性”,《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进展》,100(2),5月,277-82
37.Paul W. Grimes和Paul S. Nelson(1998),“社会问题教学法vs.传统经济学原理:实证检验”,《美国经济学家》,42(1),春季,56-64
38.Donna B. Gilleskie和Michael K. Salemi(2012),“经济素养的成本:有针对性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如何为学生准备中级理论课程?”,《经济教育学报》,43 (2),111-32
f .混合教室
39.Aaron Swoboda和Lauren Feiler(2016),“测量混合学习的效果:来自择优文科学院的证据”,《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106(5),5月,368-72
40.Carlos J. Asarta和James R. Schmidt(2017),“比较混合课程和传统课程的学生表现:先前的学业成绩重要吗?”,《互联网与高等教育》,1月32日,29-38日
第五部分,技术的作用
A.电视和视频
41.坎贝尔·r·麦康奈尔(1968),《电视在初级课程中的实验》,《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进展》,58(2),5月,469-82
42.Elisabeth K. Allison(1976),“视频在经济教育中的应用”,《经济教育杂志》,8(1),秋季,27-36
43.Paul W. Grimes, Timothy L. Krehbiel, Joyce E. Nielsen和James F. Niss,(1989),“经济学对学习和态度的有效性”,《经济教育杂志》,20(2),春季,139-52
44.卡罗琳·艾略特和大卫·尼尔(2016),“使用揭示偏好方法评估课堂捕捉的使用”,《高等教育中的主动学习》,17(2),7月,153-67
B.计算机辅助和计算机管理教学
45.唐纳德·w·帕登、布鲁斯·r·达尔加德和迈克尔·d·巴尔(197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十年”,《经济教育杂志》,9(1),秋季,14-20
46.詹姆斯·w·马林和詹姆斯·f·尼斯(1982),“高级学习系统,一个计算机管理的、自定步调的教学系统:在经济学原理中的应用”,《经济教育杂志》,第13(2)期,Summer, 26-39
47.Paul W. Grimes和Margaret A. Ray(1993),“经济学:大学课堂中的微型计算机——学术文献综述”,《社会科学计算机评论》,11 (4),Winter, 452-63
C.互联网和在线教学
48.彼得·纳瓦罗(2015),“经济学教师如何在美丽的新网络世界中生存(并可能繁荣)”,《经济展望杂志》,29(4),秋季,155-75
49.拜伦·w·布朗和卡尔·e·利德霍尔姆(2002),《微观经济学原理中的网络课程能取代课堂吗?》,《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92(2),5月444-48
50.Dennis Coates, Brad R. Humphreys, John Kane和Michelle A. Vachris(2004),“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之间的“无显著距离”:来自经济学原理的证据”,《教育经济学评论》,23(5),10月,533-46
51.Abhijit V. Banerjee和Esther Duflo(2014),“(Dis)经济学MOOC的组织与成功”,《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进展》,104(5),5月514-18
D.播客和社交媒体
52.丽贝卡·莫瑞尔(2013),“t恤、私酒和解剖:使用播客来接触微观经济学的本科生”,《国际经济教育评论》,5月13日,67-74
53.Abdullah Al-Bahrani, Darshak Patel和Brandon Sheridan(2015),“让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学生的视角”,《国际经济教育评论》,5月19日,36-50
第六部分学生
A.能力和行为
54.Peter W. Schuhmann, KimMarie McGoldrick和Robert T. Burrus(2005),“学生数量素养:重要性,测量,与经济素养的相关性”,《美国经济学家》,49(1),春季,49 - 65
55.William Bosshardt(2004),“学生在原则课程中的下降和失败”,《经济教育杂志》,35(2),春季,111-28
56.Carlos Dobkin, Ricard Gil和Justin Marion(2010),“大学逃课和考试成绩:回归不连续课堂实验的证据”,《教育经济评论》,29(4),8月,566-75
57.Joe Kerkvliet(1994),“经济学学生的作弊:调查结果的比较”,《经济教育杂志》,25(2),春季,121-33
58.Wayne A. Grove和Tim Wasserman(2006),“激励和学生学习:经济学问题集的自然实验”,《美国经济评论:论文和进展》,96(2),5月447-52
B.性别和种族
59.William B. Walstad和Denise Robson(1997),“差异项目功能与经济学选择题测试的男女差异”,《经济教育杂志》,28(2),春季,155-71
60.Elizabeth J. Jensen和Ann L. Owen(2000),《为什么女性是如此不情愿的经济学家?》来自文理学院的证据,《经济评论》,90(2),5月466-70
61.苏·k·斯托克利(2009),《种族是学生经济表现的决定因素吗?》,《黑人政治经济评论》,36(3-4),12月- 1月,181-95
c .心理因素
62.Andrea L. Ziegert(2000),“人格气质与学生学习在经济学原理中的作用:进一步证据”,《经济教育杂志》,31(4),秋季,307-22
63.Paul W. Grimes(2002),“经济学学生的过度自信原则:元认知技能的检验”,《经济教育杂志》,33(1),冬季,15-30
64.(2010),《成就目标、控制点与经济学学术成功》,《经济评论》,第2期,第272-76页
65.玛丽·艾伦·本尼迪克特和约翰·霍格(2002),《谁害怕他们的经济学课?》为什么学生对经济学导论课程感到担忧?《实证调查》,《美国经济学家》,46(2),秋季,31-44
66.保罗·w·格莱姆斯、梅根·j·米勒和托马斯·w·伍德拉夫(2004),《成绩——谁的责任?》“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与控制源”,《经济教育学报》,35(2),春季,129-47
第七部分教师
67.Florian Hoffmann和Philip Oreopoulos(2009),“教授素质和学生成就”,《经济与统计评论》,91(1),2月,83-92
68.埃里克·p·贝廷格和布里吉特·特里·朗(2005),《教师是榜样吗?》教师性别对女学生学习的影响,《经济研究》,第2期,第52 - 52页
69.William B. Walstad和William E. Becker(2010),“经济学研究生的教学准备:调查结果和建议”,《经济教育学报》,41 (2),202-10
70.Georg Schaur, Michael Watts和William E. Becker(2008),“本科经济学课程的评估实践和趋势”,《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98(2),5月552-56
71.(2013),“经济学家如何分配教学和研究时间”,《美国经济评论》,103(3),5月654-58
第八部分经济学教学的长期效应
72.William B. Walstad和Ken Rebeck(2002),“评估成年人的经济知识和经济观点”,《经济与金融季刊评论》,42 (5),921-35
73.Sam Allgood, William Bosshardt, Wilbert van der Klaauw和Michael Watts(2011),“经济学课程和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和个人理财中的长期行为和经验”,经济调查,49(3),7月,771-94
指数
致谢
保罗·w·格兰姆斯
第一部分,经济教育研究的性质和范围
答:教经济学:为什么?,如何?
1.George J. Stigler(1970),“经济素养的案例,如果有的话”,《经济教育杂志》,1(2),春季,77-84
2.Michael K. Salemi和John J. Siegfried(1999),“经济教育的现状”,《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89(2),5月355-61
3.David Colander(2004),《经济学教学的艺术》,《经济教育国际评论》,3 (1),63-76
二、经济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4.John J. Siegfried和Rendigs Fels(1979),“大学经济学教学研究:一项调查”,《经济文献学报》,第17期(3),9月923-69
5.威廉·e·贝克尔(1997),《大学生经济学教学》,《经济文献学报》,XXXV(3), 9月,1347-73
6.Sam Allgood, William B. Walstad和John J. Siegfried(2015),“大学生经济学教学研究”,《经济文献学报》,53(2),6月,285-325
第二部分,经济教育研究范式
A.认知和态度工具
7.William B. Walstad(1987),“测量工具”,在William E. Becker和William B. Walstad(主编),经济教育研究中的计量经济学建模,第5章,波士顿,MA,美国:Kluwer-Nijhoff出版社,73-98
8.William B. Walstad和Ken Rebeck(2008),“理解大学经济学的测试”,《美国经济评论:论文和进展》,98(2),5月547-51
9.William B. Walstad和Jamie Wagner(2016),“增值测试分数对经济学课程学习结果的分解”,《经济教育学报》,47 (2),121-31
10.John C. Soper和William B. Walstad(1983),“论衡量经济态度”,《经济教育杂志》,14(4),秋季,4 - 17
B.模型经济学教学
11.戴尔·范·米特(1976),“经济学教学发展的学习理论”,《经济教育杂志》,7(2),春季,95-103
12.William E. Becker, Jr.(1983),“经济教育研究:第一部分,问题和问题”,《经济教育杂志》,14 (1),Winter, 10-17
13.William E. Becker, Jr.(1983),“经济教育研究:第二部分,理论模型构建的新方向”,《经济教育学报》,14(2),春季,4-10
C.实证分析中的问题
14.William E. Becker, Jr.(1983),“经济教育研究:第三部分,统计估计方法”,《经济教育杂志》,14 (3),Summer, 4-15
15.William E. Becker, Jr.(1982),“给定测量不确定性的教育过程与学生成就”,《美国经济评论》,72(1),3月229-36
16.William E. Becker和William B. Walstad(1987),《经济教育研究中的统计方法》,《经济教育研究中的计量经济学建模》,第1章,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Kluwer-Nijhoff Publishing, 1 - 17
17.William E. Becker和William B. Walstad(1990),“数据丢失从前测到后测作为一个样本选择问题”,《经济与统计评论》,72(1),2月184-88日
18.Nan L. Maxwell和Jane S. Lopus(1994),“学生自我报告数据中的沃比根湖效应”,《美国经济评论》,84(2),5月201-5日
第三部分教学:传统方法和替代方法
答:传统的讲座
19.菲利普·桑德斯和阿瑟·l·威尔士(1998),“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讲座”,在威廉·b·沃尔斯塔德和菲利普·桑德斯(编辑),教学本科经济学:教师手册,第12章,纽约,纽约,美国:欧文·麦克劳·希尔,167-83
20.艾伦·格林(2014),“传统课堂的案例”,《国际经济教育评论》,16 (B), 5月,87-99
b .课堂技巧
21.Scott Simkins和Mark Maier(2009),“使用教学变革来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在David Colander和KimMarie McGoldrick(编辑),教育经济学家:Teagle讨论重新评估本科经济学专业,第3部分,第8章,切尔滕纳姆,英国和北安普顿,马萨诸塞州,美国: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83-91
22.Mark H. Maier, KimMarie McGoldrick和Scott P. Simkins(2012),“起点:教学与学习经济学的教学资源”,《经济教育学报》,43 (2),215-20
23.William E. Becker和Michael Watts(1996),“粉笔和谈话:对本科经济学教学的全国性调查”,《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86(2),5月,448-53
24.William B. Walstad(2010),“经济学教师教学创新项目的发现”,Michael K. Salemi和William B. Walstad(编辑),经济学教学创新:互动教学的策略和应用,第11章,切尔滕纳姆,英国和北安普顿,马萨诸塞州,美国: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243-61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创新评价
A.课堂实验和游戏
25.伊冯·达勒姆,托马斯·麦金农和克雷格·舒尔曼(2007),“课堂实验:不仅仅是乐趣和游戏”,经济调查,45(1),1月162-78
26.Tisha L. N. Emerson和Linda K. English(2016),《课堂实验:教学特定主题还是促进经济思维方式?》,《经济教育学报》,47 (4),288-99
b .翻转教室
27.Rita A. Balaban, Donna B. Gilleskie和Uyen Tran(2016),“经济学原理大讲堂翻转课堂的量化评价”,《经济教育杂志》,47 (4),269-87
28.尼尔·h·奥利茨基和莎拉·b·科斯格罗夫(2016),《更好的融合?》《翻转微观经济学课堂原理》,《国际经济教育评论》,1月21日,1-11日
C.合作和团队学习
29.艾默森(Linda K. English)、金玛丽·麦戈德里克(KimMarie McGoldrick)(2015),《合作学习中合作成分的评估:一个准实验研究》,《经济教育学报》,46 (1),1 - 13
30.Paul L. Hettler(2015),“学生人口统计与团队学习的影响”,《国际经济研究进展》,21(4),11月413-22
D.学生评估策略
31.KimMarie McGoldrick和Peter W. Schuhmann(2016),“挑战测验对学生知识的影响”,《美国经济评论》,106(5),5月,373-77
32.William Lee, Richard H. Courtney和Steven J. Balassi(2010),“在线作业工具能提高学生在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成绩吗?”,《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100(2),5月,283-86
33.Trien Nguyen和Angela Trimarchi(2010),《经济学导论中的主动学习:MyEconLab和Aplia有什么不同吗?》,国际教学学术杂志,4 (1),1 - 18
E.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替代方法
34.Elisabeth Allison(1975),“自定步调教学:一个评论”,《经济教育杂志》,7(1),秋季,5-12
35.Kim P. Huynh, David T. Jacho-Chávez和James K. Self(2010),“合作学习背诵课堂对学生产出的影响”,《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100(2),5月287-91
36.Vincent G. Munley, Eoghan Garvey和Michael J. McConnell(2010),“同伴辅导对大学水平学生成绩的有效性”,《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进展》,100(2),5月,277-82
37.Paul W. Grimes和Paul S. Nelson(1998),“社会问题教学法vs.传统经济学原理:实证检验”,《美国经济学家》,42(1),春季,56-64
38.Donna B. Gilleskie和Michael K. Salemi(2012),“经济素养的成本:有针对性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如何为学生准备中级理论课程?”,《经济教育学报》,43 (2),111-32
f .混合教室
39.Aaron Swoboda和Lauren Feiler(2016),“测量混合学习的效果:来自择优文科学院的证据”,《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106(5),5月,368-72
40.Carlos J. Asarta和James R. Schmidt(2017),“比较混合课程和传统课程的学生表现:先前的学业成绩重要吗?”,《互联网与高等教育》,1月32日,29-38日
第五部分,技术的作用
A.电视和视频
41.坎贝尔·r·麦康奈尔(1968),《电视在初级课程中的实验》,《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进展》,58(2),5月,469-82
42.Elisabeth K. Allison(1976),“视频在经济教育中的应用”,《经济教育杂志》,8(1),秋季,27-36
43.Paul W. Grimes, Timothy L. Krehbiel, Joyce E. Nielsen和James F. Niss,(1989),“经济学对学习和态度的有效性”,《经济教育杂志》,20(2),春季,139-52
44.卡罗琳·艾略特和大卫·尼尔(2016),“使用揭示偏好方法评估课堂捕捉的使用”,《高等教育中的主动学习》,17(2),7月,153-67
B.计算机辅助和计算机管理教学
45.唐纳德·w·帕登、布鲁斯·r·达尔加德和迈克尔·d·巴尔(197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十年”,《经济教育杂志》,9(1),秋季,14-20
46.詹姆斯·w·马林和詹姆斯·f·尼斯(1982),“高级学习系统,一个计算机管理的、自定步调的教学系统:在经济学原理中的应用”,《经济教育杂志》,第13(2)期,Summer, 26-39
47.Paul W. Grimes和Margaret A. Ray(1993),“经济学:大学课堂中的微型计算机——学术文献综述”,《社会科学计算机评论》,11 (4),Winter, 452-63
C.互联网和在线教学
48.彼得·纳瓦罗(2015),“经济学教师如何在美丽的新网络世界中生存(并可能繁荣)”,《经济展望杂志》,29(4),秋季,155-75
49.拜伦·w·布朗和卡尔·e·利德霍尔姆(2002),《微观经济学原理中的网络课程能取代课堂吗?》,《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92(2),5月444-48
50.Dennis Coates, Brad R. Humphreys, John Kane和Michelle A. Vachris(2004),“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之间的“无显著距离”:来自经济学原理的证据”,《教育经济学评论》,23(5),10月,533-46
51.Abhijit V. Banerjee和Esther Duflo(2014),“(Dis)经济学MOOC的组织与成功”,《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进展》,104(5),5月514-18
D.播客和社交媒体
52.丽贝卡·莫瑞尔(2013),“t恤、私酒和解剖:使用播客来接触微观经济学的本科生”,《国际经济教育评论》,5月13日,67-74
53.Abdullah Al-Bahrani, Darshak Patel和Brandon Sheridan(2015),“让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学生的视角”,《国际经济教育评论》,5月19日,36-50
第六部分学生
A.能力和行为
54.Peter W. Schuhmann, KimMarie McGoldrick和Robert T. Burrus(2005),“学生数量素养:重要性,测量,与经济素养的相关性”,《美国经济学家》,49(1),春季,49 - 65
55.William Bosshardt(2004),“学生在原则课程中的下降和失败”,《经济教育杂志》,35(2),春季,111-28
56.Carlos Dobkin, Ricard Gil和Justin Marion(2010),“大学逃课和考试成绩:回归不连续课堂实验的证据”,《教育经济评论》,29(4),8月,566-75
57.Joe Kerkvliet(1994),“经济学学生的作弊:调查结果的比较”,《经济教育杂志》,25(2),春季,121-33
58.Wayne A. Grove和Tim Wasserman(2006),“激励和学生学习:经济学问题集的自然实验”,《美国经济评论:论文和进展》,96(2),5月447-52
B.性别和种族
59.William B. Walstad和Denise Robson(1997),“差异项目功能与经济学选择题测试的男女差异”,《经济教育杂志》,28(2),春季,155-71
60.Elizabeth J. Jensen和Ann L. Owen(2000),《为什么女性是如此不情愿的经济学家?》来自文理学院的证据,《经济评论》,90(2),5月466-70
61.苏·k·斯托克利(2009),《种族是学生经济表现的决定因素吗?》,《黑人政治经济评论》,36(3-4),12月- 1月,181-95
c .心理因素
62.Andrea L. Ziegert(2000),“人格气质与学生学习在经济学原理中的作用:进一步证据”,《经济教育杂志》,31(4),秋季,307-22
63.Paul W. Grimes(2002),“经济学学生的过度自信原则:元认知技能的检验”,《经济教育杂志》,33(1),冬季,15-30
64.(2010),《成就目标、控制点与经济学学术成功》,《经济评论》,第2期,第272-76页
65.玛丽·艾伦·本尼迪克特和约翰·霍格(2002),《谁害怕他们的经济学课?》为什么学生对经济学导论课程感到担忧?《实证调查》,《美国经济学家》,46(2),秋季,31-44
66.保罗·w·格莱姆斯、梅根·j·米勒和托马斯·w·伍德拉夫(2004),《成绩——谁的责任?》“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与控制源”,《经济教育学报》,35(2),春季,129-47
第七部分教师
67.Florian Hoffmann和Philip Oreopoulos(2009),“教授素质和学生成就”,《经济与统计评论》,91(1),2月,83-92
68.埃里克·p·贝廷格和布里吉特·特里·朗(2005),《教师是榜样吗?》教师性别对女学生学习的影响,《经济研究》,第2期,第52 - 52页
69.William B. Walstad和William E. Becker(2010),“经济学研究生的教学准备:调查结果和建议”,《经济教育学报》,41 (2),202-10
70.Georg Schaur, Michael Watts和William E. Becker(2008),“本科经济学课程的评估实践和趋势”,《美国经济评论:论文与论文集》,98(2),5月552-56
71.(2013),“经济学家如何分配教学和研究时间”,《美国经济评论》,103(3),5月654-58
第八部分经济学教学的长期效应
72.William B. Walstad和Ken Rebeck(2002),“评估成年人的经济知识和经济观点”,《经济与金融季刊评论》,42 (5),921-35
73.Sam Allgood, William Bosshardt, Wilbert van der Klaauw和Michael Watts(2011),“经济学课程和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和个人理财中的长期行为和经验”,经济调查,49(3),7月,771-94
指数